造成運動傷害的原因   運動傷害的種類   運動傷害的處理原則   運動傷害的預防   復健


什麼是復健 
復健的設備

 

什麼是復健

  「復健」,英文名稱為Rehabilitation,在香港稱為「復康」,在中國大陸又普遍稱為「康復」,復健醫學就是利用醫療團體的各種專業人員,如復健科醫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義肢裝具師、心理復健師,社會工作師等,針對生理殘障者如偏癱、截癱或截肢等,加以治療或訓練,使殘障者將其剩餘肢體能做最高限度之使用,以求生活之自立,並發揮其生產力。在醫學領域中,疾病發生後告一個穩定的段落,可能留下後遺症或造成身心的障礙,如何讓病人剩下來好的部份與殘留功能發揮到最好的程度,讓他能夠回到家庭,回到社會,回到工作,讓他能獨立自主的生活,這就是復健醫學的實質意義。

復健醫學的發展

   在醫學的發展過程中,復健醫學算是較慢發展的一門專業,目前在醫學領域中,除了預防醫學 (常被稱為第一醫學) 與治療醫學 (常被稱為第二醫學) 外,復健醫學已逐漸成為另一個醫療的模式,所以復健醫學又可稱為第三醫學。最早的復健醫學概念起源於1910年代,美國陸軍的軍事基地醫院為了傷患官兵設置重健單位開始復健工作,而復健醫學的成長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戰後的大量傷兵殘障問題,必須投入醫療與各項復健的工作,緊接著在19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更多的大量傷兵殘障,如何鼓勵這些病患不要臥床太久,如何廣泛的實施殘障的醫療照顧,如何幫助這些殘障病人重新回到社會,回到工作,造成了復健醫療的大量需求,同時也由於這方面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整個復健醫學教育與醫療相關工作的茁壯發展。世界各地也在1960-70年代起紛紛設置復健醫療機構並在教育體系中培養復健專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復健師、義肢支架裝具師和社會工作等專業人員。
   另一方面復健醫學的發展也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壽命的延長、慢性疾病的增加、殘障照顧的重視、社會福利的推展以及經濟的發達等,逐漸受到重視與推展,在復健醫療需求的逐漸增加之下,目前在全世界大多數的先進國家都設有復健醫療機構,且大多數國家的高等教育也大都設有復健專業人員的培植訓練機構,一個國家的先進與否,可由其對社會福利的重視程度得知,而社會福利的進步與否又與復健醫療的水準有相當密切的關聯。

復健團隊與整體醫療

  復健醫療是一個團隊工作,除了復健科醫師外,醫療團隊的成員尚包括護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復健師、義肢支架裝具師、社會工作人員與就業輔導員等,每種人員都有其專職的角色與工作,互相之間不能代替,所以必須分工合作、互助、互相尊重,共同為同一目標而努力,復健醫療團隊的成員雖然學經歷背景各有不同,但其專業與知識必須受到尊重與信任,在病人的醫療過程中,整體的復健治療與全方位的復健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對於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等的醫療,對於環境適應、心智狀況、體能狀況以及家庭問題、經濟問題等都需作全方位的評估,在醫師的主導下,有病人及家屬的參與,以及復健治療師和其他專業人員的合作,才能決定復健的目標與達成完整的復健醫療。
   以台灣地區常見的腦中風疾病為例,有將近百分之四十的病人會留下明顯的後遺症,如半身癱瘓、語言障礙等,腦中風病人在復健醫療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團隊人員的合作,醫師除了對於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關節炎等的治療外,需要負責病人整體復健醫療的規劃,護士則協助醫療的照顧,而物理治療師負責加強病人的整體活動能力,如肌力的增強、關節活動度的增加和走路能力等,職能治療師則強調於動作與功能訓練,如進食、穿衣、盥洗等日常生活能力,病人如有語言或吞嚥障礙,則需要語言治療師訓練其溝通能力及吞嚥功能,而許多腦中風病人常有肢體障礙或是腦部受損引起的心理障礙,或智能與認知能力失常,都需要心理復健師的協助,在防止肢體的變形與姿勢的校正上,也需要義肢支架裝具師的協助,社會工作人員與就業輔導員則對於病人的家庭、生活、工作及經濟狀況等給於適當的輔導與協助,團隊成員之間的協調合作才能使病人的復健醫療達到最好的程度與最完整的目標。

資料來源: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206101310871加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