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研究所>研究結論
研究結論
       機器人是學習未來科技的起點,能夠激發學習的動機、想像力與創造力,我們夠學習用程式解決問題及運算思維的能力,即使科技進步的再快,都能輕 鬆駕馭自如。我們對機器人產生高度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也能提升對數學和科學的興趣。台灣機器人教育與鄰近國家相比較還是落後許多,如黃博弘董事長所說, 日、韓高中生都有能力做出一台機器人了。台灣還停留在寫程式階段。台灣機器人教育要急起直追,想要跟鄰近國家並駕齊驅,目前除了靠民間力量在積極力推之 外,政府的力量需要多加導入。STEM教育指的是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Mathematics, 簡稱 STEM)。尤其是STEM教育更加適合機器人教育。利用機器人學習,推動STEM教育其實也是近年一直在推動的方向。
 我們的研究建議如下:
一、了解機器人的原理,更能掌握學習目標
       從一開始接觸人形機器人來說,老師就要我們去研究跟機器人有關的知識與領域,我們發現機器人的領域非常廣泛有電學、力學、結構、程式、動作等 等,甚至馬達的運作與結構都需要了解,因為,機器人不是永遠都不會損壞的東西,而是相反需要時時刻刻都需要維修的東西。這跟我們印象中的不太一樣,這並不 表示他的品質不好,而是它的性質就是這樣,例如:馬達與螺絲之間的關係,一但鬆脫就會影響動作,如果無法去維修校正,機器人就無法行走。因此,會機器人有 動機,你就必須去學相關領域知識,就能更知道要學的技能了。
二、學習機器人的課程,由政府帶動做起
       機器人的課程目前都是民間主動帶動相關課程,例如:各地的機器人教育中心等等,政府載這一方面的協助比較少。機器人產業要能帶動起來與人才培 育有很大的相關,政府應該要積極介入課程規劃與設計,目前教育部108課程綱要已經將程式教育列入國、高中課程,相信陸續的政策與措施經會慢慢推動。
三、降低機器人購置成本,帶動學習的普及性
       學習機器人當然要有一台機器人作為學習載具,但是依照我們之前的調查,一般家庭一開始能夠投入的金額約是5000元到1萬5000元之間,很多高階的機器 人都要好幾萬以上,所以價格上是不利於普及性的。但是如同黃博弘董事長所說的機器人的用途各有不同,價格需求自然也會有所不同,就像腳踏車與BMW汽車是 兩個不同的交通工具,端看顧客如何去做選擇。我們希望未來價格能夠降低,大家都能買一台機器人自然普及率就會提升,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曾幾何時從零到現 在多的令人不知如何選購。
四、程式設計多領悟,培養邏輯思維創意多
       學習機器人的過程中我們也學會了很多程式應用,就如Jimmy老師所說的用超音波來當作控制感測,門有沒有關的一個工具,這就是一種創意,思考 的過程中我們為了解決問題想出利用蜂鳴器當作警報器。門沒有關的時候,超過多少距離就發出警報!而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邏輯思考也需要創意。當我們能夠把學 會的程式延伸到別的地方使用,這就是一種有創意的表現。
五、程式設計做中學,參與比賽驗證能力強
       程式在寫出來之後並不是一定十全十美,機器人也是如此,胡哲瑋先生也是透過不斷的比賽來修正超級安東尼的功能與程式,因此,老師帶領我們參觀 各項比賽,也是讓我們明白比賽的目的除了團隊合作之外,機器人的實力就是在比賽當中不斷去思考任務解謎所培養出來的。
(圖片來源:我是機器格鬥家拍攝)
六、機器人的學習,從生活當中做起
        原本我們以為mbot機器人只是一種玩具式的機器人。後來我們發現它可以拿來運用在智慧家庭監控,例如:監控家中火焰、瓦斯或者是智慧電動車加裝超音波感 測器偵測障礙物,來協助行動不便的人。從生活當中思考這些問題,以後才能利用機器人所學的知識改變世界。
七、機器人的學習載具,要更符合使用需求
        我們看過很多機器人學習的載具,希望它能夠符合我們學習上的需求,像是程式軟體的簡單與便利性,程式用積木拖拉的方式比較易懂好學。機體結構 方便擴充模組、結構也要安全好維修。更重要的是容易方便取得兼顧教育及娛樂性。
結語
        目前台灣機器人比賽項目大多是以輪型套件來進行任務型比賽,包括了樂高的EV3、德國慧魚、或是 mbot,台灣的足球機器人也經常於國際競賽中奪冠。只是怎麼樣整合這些人力資源,讓在學習樂高機器人後,找到進階、可銜接的教材與機器人教具,就需要有 相對應的師資與資源,有待大家一同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