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機廠向前走

歷史



開辦時間

廠區興建於日治時代中期的1935年,1939年落成啟用,原本位於臺北府城北門西北邊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北工場遷入此處。二戰後成為臺鐵首要的車輛基地,並持續至今。現今臺北機廠的廠區位於臺北市信義區新仁里,占地19公頃(目前為17公頃),北臨市民大道,位於京華城對面,南臨臺北市東西向快速道路高架道,與松山菸廠相隔。


(右方圖片來源:http://syrustoys.pixnet.net/)

經歷事件

目前為 2 層樓,一樓為 1935 年建廠時啟用,二樓則是在 1965-1966 年間加蓋。機廠光是建築就已是臺灣百年來的工業縮影,更遑論是1889年大清臺北機器局使用過的蒸氣錘,以及棄置在臺北機廠內,於1978年自英國引進,為臺灣第一代電聯車的EMU100型電聯車組,走到哪裡都是工業遺產的珍貴寶物。

        


相關人物

臺北機廠是由劉銘傳臺北機器局開始,一脈相傳演化至今臺灣工業發展最重要與最完整的歷史現場,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文化歷史古蹟與地景。由總督府鐵道部速水和彥技師主導設計。


(右圖資料來源:http://www.exploretaiwan.info/2013/10/2013-10-26.html)

維修設備

總辦公室 (歷史建築)
目前為 2 層樓,一樓為 1935 年建廠時啟用,二樓則是在 1965-1966 年間加蓋。總辦公室是北廠的歷史門面,前院有水池造景,右側則有建廠技師速水和彥的銅像基座 (銅像保存在文物室)。

柴電工場 (歷史建築)
柴電工場與內燃機工場建築完成於1962年,由大陸工程承攬,建築改由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構成。原稱內燃機車工區,美援時期確立動力柴油化時成立,以應付新購柴油客車 (飛快車)、柴電機車的維修需求,目前工區業務以柴電機車的維修為主。

客車工場 (歷史建築)
電聯車進入客車工場後隨即拆解,車身與車廂內設備留下繼續維修、裝配,卸下的零件送往其他工場檢查、更新。車件工場與客車工場之部分廠房於建廠初期即存在,風格類似組立工場,為挑高的鉚接鋼構建築,屋頂同樣以鋼桁架撐起平頂與突出的採光頂。值得一提的是,室內還有一組美援天車,也是珍貴文化資產。

遷車臺 / 移車臺 (歷史建築)
建廠時即使用至今,位在客車工場與油漆場間,可用來平行移動車輛更換軌道,以便利各項維修程序之進行。

東露天吊車 (歷史建築)
建廠時即使用至今,設置在材料廠旁,可用來搬運各種零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