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茶歷史

 
 

  台灣早有野生茶,根據諸羅縣誌(1717年)記載:「台灣中南部地方,海拔八百到五千呎的山地,有野生茶樹,附近居民採其幼芽,簡單加工製作,而做自家飲用。」
  而根據淡水廳誌記載:「貓螺山產茶,性極寒,蕃不敢飲。」這種野生茶就所謂的「山茶」,目前仍可以在台灣中南部山區發現這種野生茶樹,但與目前台灣農民栽種的茶樹在品種上並無相關。
  清朝後期的台灣,茶葉是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品,也促進了台灣北部的發展,將農業重心從原本的南部移轉到了北部,對後來台灣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清末時期

 
 

  真正讓臺灣茶葉揚名於世界的為英國人約翰杜德氏(John Dodd),杜氏於 1865 年來臺視察樟腦產地,目擊北部所產茶葉品質不差,且土質適宜,認為茶葉在臺發展頗具前途。
  隔年即由福建泉州府安溪縣購置大量茶籽、茶苗,分配農民種植,並貸款獎勵栽培,加速臺灣茶葉的推廣種植發展。 1867 年約翰杜德收購臺灣茶,運往福州加工精製,並試辦運銷澳門,因茶具有芳香馥郁、特殊風味頗受好評,因而深具信心。1868 年杜氏在艋舺(今萬華)設精製茶廠,採購精製設備與器具,聘請福州技師指導,臺茶始免於運往福州或廈門精製之勞費,為臺灣自行精製之創始。
  1869 年杜氏將臺灣茶以「Formosan Tea」之名輸出美國紐約大受歡迎,從而奠定臺茶外銷之基礎, 加上洋行紛紛設立,以高價收購烏龍茶,使臺茶出口盛況空前,故清末臺灣烏龍有「茶業黃金時代」之稱。

 
 

同治時期

 
 

  此時期是台灣茶葉史上最重要的時期,台灣茶品種除了原本從福建省傳入的以外,又經過日本人歷年的試驗,最後天選青心烏龍、青心大冇、大葉烏龍與硬枝紅心等四大塚品種作獎勵推廣種植。
  1866年因出口關係,出現了烏龍茶名,此後十五年烏龍茶幾乎是臺灣茗茶的同位語,外銷成長迅速。 在 1895 年以前,臺茶生產的茶類以烏龍茶和薰花包種為主,日據初期球形的鐵觀音竄起,中期以後素包種和東方美人茶、紅茶才逐漸發展成型,成為地區性的特色茶。
  1940年(昭和15年)總督府推動紅茶推廣補助計畫在魚池鄉成立紅茶試驗支所,新井耕吉郎主要工作是負責研究、改良讓來自印度阿薩姆地區的茶苗能在南投日月潭旁的貓蘭山上生根,並透過農業技術早日達到量產的目標。新井到臺灣履新的前一年,印度阿薩姆茶種才在南投魚池鄉試種成功 。

 
  國民政府時期  
    隨著台灣經濟起飛,人們對於生活飲食有了新的追求,於是各地茶藝館分成立,成為現代人們生活重要的品茗空間。振興了茶類的生產,復原茶種、改良茶葉、改進各種製茶法、茶產品多元化和推廣觀光茶園。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台灣茶文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