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社區的曙光》

        一個團體或組織形成的過程中,「精神」的形塑與「意象」的建立,影響著這個團體是否能長久地發展。正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必須經由不斷的淬鍊,才能流傳千古、為世人所讚嘆。而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的形塑過程中,主要經由三個階段的淬鍊,從創業、承續、守成,最後營造出富有動態的生命體。

        平和社區發展協會自從民國八十一年八月十一日成立之後,歷經了九個年頭的草創階段。所有社區內的軟硬體設施皆是由上而下、經由上級機關所審定的相關經費、計畫來辦理。但自民國九十年起平和社區開始產生蛻變,在郭加圖理事長四年的帶領下,平和社區發展協會開始尋找它的「本心」。

        在訪談中我們發現三個要素在這個階段產生,成為平和社區的核心價值所在,分別是「樹大乘涼」、「紅磚藝術」「文案活動」,也是這個階段的平和社區發展協會目標下的經營重點。

        在地古早的傳統產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陀螺,但是要製造陀螺就必須要砍樹,平和社區在此時轉念成為多種樹,因此推展了「河堤彩繪綠美化」、「賞鳥步道」、「火金姑來照路」等活動。以「綠美化」為社區營造的中心價值,種植了不少柳樹、欒樹,而後來的「家家戶戶是花園」、「花樹銀行」等皆是由此「樹大乘涼」概念延續而來。

        其次為「紅磚藝術」,此一階段開始即引進全國性的砌磚比賽,主要在於彰顯在地的產業特色。紅紅的磚土是大村地下的瑰寶,雖然產業已經沒落轉而被鋼筋水泥取代,但在平和社區在地人的眼中,「紅磚」是亙古不變的顏色。而今日僅有的大合順磚廠雖是碩果僅存的代表,但它對於大村鄉的意義是不容小覷的。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後來平和社區的紅磚在社區多個景點中不斷出現,從「紅磚綠廊道」、「花樹銀行」、「聖瑤宮」、「家家戶戶是花園」都充滿了「紅磚」的意象,而這個意象在平和的社區營造階段中早已播下種子且發芽成長。

        最後是「文案活動」,所有的社區活動只要有人參與就會熱熱鬧鬧,但活動之後是否能留下寶貴的記憶與生命的意義呢?「文案」工作的重要性因此產生,要向各單位爭取經費、要集思廣益,皆必須要有文字為討論。要使活動更加精采而有豐富的意義,必須要有文案加以呈現。平和社區之所以不同於其他社區,其他社區願意遠從宜蘭、高雄等全國各地來取經,其中一項潛在不為人所察覺的神奇力量,就是將社區活動與文案結合的能力。社區所舉辦的「千人焢窯」、「端午龍舟」等各項活動,或是無中生有的「何家花園」、「盧家花園」等社區營造皆是由此而生。


資料來源:

照片:平和社區發展協會提供

文:本小隊訪談整理撰寫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