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裡的精靈∼寄居蟹                            § 計畫簡報

競賽類別:地方環境議題

地方社區

臺北市立中山國小附近是住商混合區,附近的林森北路是以商業、飲食為主,附近有晴光市場、行天宮、美術館、文昌宮、新生公園、新興國中、中山社區大學等等單位,八大行業在本區亦是到處林立,社區型態較複雜。學生家長各行各業都有,學生背景多元。部分家長是外籍人士,以大陸、越南、印尼、泰國、日本、美國為多數;本國國籍中,原住民、客家、閩南族群也占也相當的比例。

計劃概要

寄居蟹需貝殼的保護,長大時需換貝殼,若沒有貝殼的保護,寄居蟹會被其他生物傷害或導致死亡,寄居蟹自己也會為了爭奪貝殼而打鬥。寄居蟹面臨的危機有:貝殼被撿光,寄居蟹以垃圾為家;沒有殼的寄居蟹被天敵吃掉。我們希望透過問卷調查、訪問等方式,讓大家了解寄居蟹目前的危機,也請大家不要再撿貝殼,在海邊亂丟垃圾,不要抓寄居蟹去變賣,也請大家不要買寄居蟹來養或吃。讓寄居蟹有安全的家。

背塑膠瓶蓋的寄居蟹 背水龍頭的寄居蟹 背燈炮頭的寄居蟹 背破酒瓶的寄居蟹
◎背塑膠瓶蓋的寄居蟹   ◎背水龍頭的寄居蟹   ◎背燈炮頭的寄居蟹   ◎背破酒瓶的寄居蟹
◎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作者:于立平 (公共電視記者)、中國時報

topTop

網路環境

  • 作業情形學校環境:我們使用學校的3樓E化專科教室上網,校內用光纖網路與教育局的網路連接。E化專科教室中有1台教師用電腦,5台學生用電腦,但1台壞了,還沒修好,所以老師只好讓我們用E化專科教室的教師用電腦,老師自己用4樓自然教室的電腦,所以,我們常要跑上跑下,有時是老師跑下來,有時是我們跑上去。

  • 家中環境:組員中只有1人能在家中作業,其他同學在家裡都不能用電腦,但能用手機上網,所以老師開了一個專題的Facebook社團,讓我們可以知道彼此的消息與進度,做好的檔案也都先上傳到這個社團中,再製作成網頁。

topTop

遭遇難題

  • 查詢資料: 我們不太會查資料,常找不到自己次主題所需的資料,或找到的資料太少。老師教我們用兩個以上不同關鍵字的組合來換關鍵字,就可以查到很多了。

  • 作業時間:由於大家都有參加不同社團,學期中每週只能有二次午修進行討論與製作,其他時間只能在家裡作業;寒假有人要上安親班、補習班,只能免強用第一週的時間製作。有些同學在家裡都不能用電腦,甚至電腦壞了,整個寒假到開學了,電腦都還沒修好,以致於進度常常落後。只好在開學第一週的早自修、午修、週三下午,都到E化專科教室去製作、趕工,也顧不得誰做得多、誰做得少?大家只想趕快做完。

  • 專家學者:我們需要專家學者來替我們解答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問題,但我們沒有認識的專家學者,於是我們網路查詢到的相關資料中發現鄭明修博士、施習德教授、陳天任教授,再運用e-mail聯繫專家學者,厚著臉皮拜託他們讓我們做訪問,原本很耽心沒有人願意讓我們訪問,還好鄭明修博士讓我們到他的研究室進行訪問,施習德教授直接在e-mail中簡單回覆了我們的訪問問題,陳天任教授雖然表示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還是請他的研究學生協助我們解決查不到的資料。
    塑膠寄居蟹   寄居蟹資訊網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塑膠寄居蟹」影片   ◎台灣產寄居蟹名錄
    ◎圖片來源:擷取自「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塑膠寄居蟹」影片、寄居蟹資訊網網頁畫面

topTop

心得箴言

原來,亂丟垃圾,也會傷害寄居蟹;撿走海邊的貝殼,也是會傷害寄居蟹;間接還會影響整個海洋資源與海洋生態。這次的專題研究,讓我們深刻了解到不只寄居蟹有生命,牠身上揹的殼也是有生命的,牠的殼上有許多共生的生物,海洋的生命鏈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要好好保護與珍惜寄居蟹。

top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