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 專題簡報 | 回首頁
 
生平事蹟 民俗技藝 社區營造 人物採訪 線西踏查 未來規畫 問卷調查 參考資料 製作團隊
 

皮影戲

捏麵人

童玩

 

民俗技藝>捏麵人

圖片引用【註6】


興武老師與捏麵人
捏麵人是興武老師從小就接觸的東西,從興武老師奶奶的「雞母狗仔」,到哥哥努力發展的民俗技藝,讓捏麵人活在興武老師的生活周遭,現在,興武老師正把捏麵人發揚光大,以最傳統的材料和最簡單的做法來教導大眾與同學。
 
「捏麵藝術」,顧名思義是以手「捏」的技法為主,將屬於「麵」類的製品,捏塑成各種造型作品的一種「藝術」行為。它是一項非常具有中華民族色彩的傳統技藝,起源自中國的北方,以當地所盛產的麵粉為主要材料,將之製成麵土後,再以手捏技法為主的方式,將之捏製成各種人物、花、鳥、魚、獸…等造型作品,以作為宗教祭儀的供品之用,並兼具賞玩及食用的功能。而傳承此項技藝的人,大都是一些漢餅舖裡的製餅師傅,或專門跑江湖賣藝的小販,由於這些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低微,故而被叫做「捏麵人」,這就是「捏麵人」這三個字整個意義的原由。

後來「捏麵藝術」傳至中國的南方,由於江南一帶所盛產的「江米」(也就是現在所稱的糯米),具有較佳的黏性,非常適合捏塑上的需要,因此於麵土的製程中,再摻入一些糯米粉為材料;所以當時從事「捏麵藝術」創作的人,也被叫做「江米人」。而學術上則將此項技藝稱為「米雕」,並將從事「米雕」創作的人叫做「雕江米人」。【註4】

捏麵人在台灣的發展:

捏麵人早期通稱為“糯米尪仔”,是可以吃的,有一種是以糯米為外皮,裡面包餡(如地瓜),加一根竹籤,再用木製的模型刻一些魚蝦動物:另外有一種只以有色的糯米刻成簡單的圓形再沾黑糖水來吃,而依造型、習慣、和民俗風情的不同,捏麵人可以分為北、中、南三個不同的發展系統。 中部的發展以鹿港為中心,早期鹿港為一繁華通商口岸,常接受外來的新事物,因而成為捏麵人最早的起源地,中部捏麵人主要的融入節慶用途中,因此大多捏一些雞鴨魚肉做為祭品,尤其是冬至時,家家戶戶都會在木板或紙板上捏一些三牲來祭拜,祭拜完後,還可以煮來當湯圓吃,所以,中部還稱捏麵人為“雞母狗鴨”(台語)。此外,也有以捏麵人做為童玩之用的;至於北部則因城街繁華,捏麵人的發展就較具商業化,許多跑江湖的捏麵貨郎,會在節慶及夜市中,捏出很多漂亮的捏麵人來吸引顧客,除了可以吃外,這些捏麵人的造型通常也較新潮和進步; 南部因為民風純樸再加上天氣炎熱,捏麵人的饀容易發霉、裂開。因此這裡的捏麵人主要以鹹鴨蛋為主體,再加上頭、尾作各種動物或蔬菜的造型,放在供桌上,作為裝飾之用。以鹹鴨蛋為主體,一則可以省麵粉材料,二則麵粉乾了之後,裡面的鹹鴨子還可以會來吃,顧客也會覺得很有價值。因此南部的捏麵人又稱“鴨蛋尪仔”(台語)。 發展至今,捏麵人在材料上的製作及保存方面,也漸有改良,這使得作品可以長期保存不發霉、裂開,有效於作品價的提昇。 【註5】

捏麵祖師的由來:

三國時代諸葛亮率兵攻打南蠻,七擒七縱蠻將孟獲,孟獲終於臣服,孔明班師回朝,途中須經瀘水溝,正當軍隊準備渡江之時,突然狂風大作,浪激千尺,鬼哭神嚎,大軍無法渡江。此時孔明招來孟獲問明原因,孟獲回報:「兩軍交戰,戰亡將卒無法返回故里與父母妻兒團聚,故在此將興風作浪,阻撓回程,軍師若要順利渡江,須用四十九顆人頭祭江,方可風平浪靜。」孔明心想兩軍交戰死傷難免,哪有太平之時,再殺四十九條人命,遂心生一計,即命廚子用米麵為皮,內包黑牛白馬之肉,捏塑出七七四十九個頭顱,算準時辰,陳設香案,灑酒祭江,剎那風平浪靜,萬里無雲,大軍順利渡江。所以捏麵人又稱之為「江米人」,後人並尊孔明為捏麵人的祖師爺。【註2】

捏麵製作手法:

傳統捏麵人的做法,是將數種基本形加以變化組合,並沒有想像中困難。而基本形有圓形、橢圓形、水滴形、梭形四種,初學者應勤加練習,並善加利用工具。捏麵作品的良莠,取決於捏法與工具。捏麵藝人將麵團在手中捏、搓、揉、掀,搭配各種工具加以點、切、刻、劃、塑,頃刻之間,人物成形,栩栩如生。除了靈巧、熟練之外,尚需各種創意,其使用的工具包括:墨筆,用來繪製人物的細部;剪刀,剪裁出各種花葉、手腳等;竹籤,作為作品的骨架支撐。【註3】

圖片來源【註6】 圖片來源【註6】

手工技法:【註4】


揉:利用雙掌相合,或使用雙手在其他的平面上,將麵土經由不同的角度一再地對折、推擠,如此反覆數次,使其材質達到均勻、緊密結合的效果,並使麵土逐漸變軟,以增加其黏性及可塑性的方法。
搓:利用雙掌相合,或使用手掌在其他的平面上,將麵土慢慢地搓圓、搓尖、搓細、搓長,使其表面達到細緻、光滑效果的方法。
壓:將已成型的麵土放在手掌或其它的平面上以手施壓,並藉由不同的施壓角度與力道的輕重,來達成所需之造型的方法。
捏:將已成型的麵土放在手上,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端為施力點,對其再作適度的修飾與調整,使其達成所需之造型的方法。基本上並沒有固定的方式,只要能作出所需的造型即可。
捲:將片狀或條狀的基本元件彎曲、捲起一圈至數圈,使其達成所需之造型的方法。例如:海浪、雲朵﹍﹍等作法。
點:將小點狀的基本元件附著於零配件或零組件上,使其緊密結合的方法。一般常藉用按壓填補的方式,使其更為固定、牢靠,以防 止脫落。例如:眼睛、珠花﹍﹍等作法。

貼:將片狀的基本元件覆裹在零配件或零組件上,使其產生疊層或包裹效果的方法。一般均須再將之局部或全部抹合,使其更為牢靠。例如:衣服、動物腹部的膚色變化﹍﹍等作法。

黏:將各種零配件相互組合成零組件,或將零組件相互組合成完整作品的方法。一般可分為:以麵土本身的聚合性直接貼合的「土黏」;以竹籤或鐵絲來接合的「插黏」;以白膠或快乾來接合的「膠黏」等三種方法。

包:在製作大件作品時,利用各種適宜的填充材料,將之包覆在麵土裡面,以節省大量的麵土材料的方法。而這些填充材料慨略又可分為:天然素材(如:木塊、石頭、﹍﹍等)、環保素材(如:、陶瓷、塑膠、﹍﹍等製品)及一般素材(如:紙張、布料、﹍﹍等)三種。原則上以較不易受潮者為佳,並採頂輕底重為宜。

工具技法:【註4】

擀:「桿」,使用圓柱型桿棒(如:桿麵棒、圓棒形筆身及細工棒棒身﹍﹍等),以均勻施力的方式,將麵土壓成平面造型的法。

按:使用具有尖頭(如:細工棒、梳子﹍﹍等)或細薄平面(如:美工刀的刀背、塑膠尺的尺背﹍﹍等)的工具,或具有形狀的管、棒 板(如:圓形、角形筆管,ㄇ字、ㄥ字棒,波浪、花紋板﹍﹍等),在 麵土上直接按壓出所需的線條紋路或圖案的方法。

抹:在兩塊或數塊造型麵土相連接的間隙中,使用細工棒不斷地 來回推擠、敷抹,使其消除紋路,達到完全融合的方法。
切:在某些造型麵土需作局部或完全分開時(如:片塊、條塊﹍ ﹍等),使用美工刀或圓刀將之切開的方法。

剪:在某些造型麵土需作局部或完全分離時(如:動物的嘴形、 植物的花瓣﹍﹍等),使用剪刀將之剪開的方法。

鑽:在某些造型麵土需作穿孔效果時(如:項鍊、耳環﹍﹍等),使用鑽孔棒由上而下,徐徐往下旋轉穿透到底,使其形成一個孔洞的方法。
刮:將麵土置於手掌或其他的平面上,以手將之推擠成細薄的平 片狀,再以尖銳的刀具(如:細工刀、刮刀﹍﹍等),沿其邊緣小塊小 塊地連續刮起,使之成為綴花狀的方法。一般常用在:草坪、動物的捲毛﹍﹍等的造型上。

畫:使用畫筆沾上水性或油性的顏料,在作品中繪上各種圖案, 或塗上各種顏色的方法。

捏麵材料:【註4】

  • 中筋麵粉:軟硬度適中,是用來捏麵的主要材料。
  • 糯米粉:黏力很強,可加強麵糰的韌性。
  • 食鹽:在使麵糰不易硬化、具有保濕的做用。
  • 色料:讓白色麵團變為其他顏色加上黃、紅、藍、綠、桃紅、黑
  • 明礬:可以防潮也可以防虫。(可不加)
  • 防腐劑:要用水性的也可以防止發霉。(可不加)
  • 乾淨的水:用來調合以上所有的各項材料。

製作步驟:【註4】

  1. 首先將中筋麵粉和糯米粉以4:1的比例(可視黏度之需要,適當予以增減比例)調配好,並將之置於不銹鋼鍋內攪拌均勻。
  2. 加入適量的水下去調合,並將之攪拌成麵泥狀,使其硬度較蒸式練麵法的麵糊狀稍硬些。
  3. 將攪拌好的麵泥取出置於覘板或桌子上,以雙手不停地搓揉均勻,並試探其硬度,如 過硬時,則再加入適量的水下去揉合,使之變軟;如過軟時,則再加入適量同比例的 中筋麵粉和糯米粉下去揉合,使之變硬;使其達到軟硬適中的程度,再將之做成一個 個與手掌一般大小的圓形麵餅狀待用。
  4. 準備一只不銹鋼鍋,內盛好適量的水加熱煮沸;等水煮沸時,再將圓形麵餅逐個置入 鍋中煮至熟透。
  5. 取出已煮熟的麵餅,將之置於溫室中,待其冷卻至比常溫略高之溫度時,再將之切成 碎片(愈碎愈佳),同時加入適量的食鹽、明礬粉(可不加)和水性防腐劑(可不加),並趁熱將之揉勻, 使之成為麵糰狀,待麵糰冷卻後,成為無色的麵土。
  6. 冷卻後的麵糰(冷卻後較容易著色),可按所需的顏色加入水性色料,經攪拌、揉勻 之後,即成為有色的麵土。

捏麵特點:

  1. 顏色豐富
  2. 體積教小、便於攜帶
  3. 材料便宜,製作成本比較低廉。

經過長期摸索,現在的捏麵人作品不霉、不裂、不變形、不褪色,因此為旅遊者喜愛,是饋贈親友的紀念佳品。外國旅遊者在參觀面人製作時,都為藝人嫻熟的技藝、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傾倒,交口讚譽,稱德志面人為「中國的雕塑」。 【註1】

捏麵人之材料比較: 【註7】

用途 \ 材料

現在的樹脂土
(適合捏塑做品)

傳統的材料
(適合教學材料用)

黏貼性

色澤

亮麗
普通
乾的速度
快(不適合初學者)
慢(適合初學者)
作品保存
永久
約兩個月(通常會噴上透明漆)
安全性
含大量化學
可用食用色素安全性高
取材
一般化工場
自己可動手做具有傳統價值

興武老師為了保持傳統技藝,還是依然使用傳統的材料。


參考資料:(本頁圖文除註記引用外,皆由團隊自行撰寫及拍攝)

註1:百度百科-捏麵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225814.htm

註2:名堂才藝坊-捏麵人
http://www.mingtong.com.tw/art/

註3:台灣大百科全書-捏麵人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9362

註4:巫家捏麵館-原料技法
http://www.wu-art.com.tw/stock.htm

註5: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細說捏麵人
http://www.ntcri.gov.tw/Kids/Story/Content.aspx?Para=1

註6:精心民俗工藝社-捏麵人-材料製作
http://www.fromheart.com.tw/mbantreef.asp?BBanNo=I&MBanNo=I07

註7:捏麵人部落格-捏麵人的材料
http://tw.myblog.yahoo.com/terrierwu/article?mid=53&sc=1

彰化縣立線西國中 翔空之藝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