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詩人

生平

春秋五伯

  • 年少無知
  • 青年從戎
  • 桃李天下
  • 周遊列國
詩圖

姚植老師的父親─「海廷公」,年輕時因家境貧窮,所以,去學習木工,年紀輕輕就過著櫛風沐雨的日子,辛苦地賺取酬勞提供家裡使用。並在適當的年齡娶了姚植老師的母親,生育了一女四子。

姚植老師在民國十四年二月六日出生,字化龍,號孤松,乳名培成,譜名紹補。另外又稱蕉溪山人,為什麼叫做蕉溪山人呢?姚植老師在來台灣之前,是住在內陸湖北地區,家門前剛好就有條「芭蕉溪」,因此而得此名。

民國二十九,姚植老師到了來鳳縣第二區署地,到了民國二十七年,因為甲午戰爭,所以日本人攻陷武漢,湖北省政府西遷來到了來鳳。民國二十九年一月,青年的姚植老師和侄子孫權一起到了來鳳,由家君及權父陪伴相送,考入了湖北省立來鳳第二區小學讀書。民國三十一年,姚植老師被校方派任代二年級導師,專教國文,那時的老師,年紀僅僅十八歲。

在民國三十一年的九月,姚植老師考進初中,在五百位的考生中,考中了第二名,在當時,這真的是相當不簡單的,可見,姚植老師的才能,可說是在少年時期,就非常傑出了。在後來,更以此驕傲的成績到了湖北省的第七行政區專員公署。

詩圖

民國三十七年三月十四日,那時的局面很混亂,人民都舉臂反抗。則姚植老師離開自己的故鄉後,經過了宜昌抵達到武漢。在此日,入青年軍二零六師駐紮南京到淞滬並隨師來到了台灣。

民國三十八年,在軍中的姚植老師在路途中經歷過了生死離別的情形。而在民國三十八的春天,陸軍第四軍訓班中的十八期在高雄鳳山招生,那時的姚老師因為是民國三十七年的入伍生。在那年報名時,遭到師部壓制,因民國三十五年的入伍者還須服士兵役。

後來沒多久姚老師重病因而遭到台南四總院拒收。就這樣糾纏了半年,病情才逐漸好轉。在民國三十八年的秋天,師部在新營招考政工幹事,姚老師參加此試後,團幹事曹秉海先生及老師的連長段文賢先生,曾在施政工處聽聞到姚老師錄取的消息,也和姚老師道過喜,卻沒想到這個命令卻取消了,真的很可惜原本可以錄取的,卻遭到如此的結果。

民國三十九年的冬天,國防部在青年軍營考試,那時姚老師獲得了陸部少尉適任證書的榮耀,這可是至上的榮耀,我想應該沒有像姚植老師那麼的幸運吧。到了民國四十年的春天,陸軍官校二十四期,在高雄招生時姚老師試時遭封殺出局,因此而沒考上。

一直到民國四十年的春天,政工幹校一期在台南招生,卻沒想到姚老師在體檢這關中因舊病復起,而被因此打退。

因此,申請獲得高雄二總院證明,入聯勤療養隊療養。

詩圖

民國四十四年,姚老師在高雄解甲。在高雄縣的一間牧馬場療養,療養得的過程中姚老師每日在此騎馬,在這清幽的地方養傷,對姚植老師來說是最好的療傷地方吧。因在民國四十一年的冬天,聯勤成立了療養總隊在駐紮此。民國四十二年,姚老師因在軍中勞瘁,於是赴此地療養了兩年。

在民國四十四年的五月,姚老師奉命退伍,離開了高雄來到了花蓮玉里落腳,就此展開他的新生活。

詩圖

過去姚植老師曾經在花蓮縣宜昌國小教社會科並兼任生活輔導組長,教職時期的他非常熱愛國劇,不管是當時台視中視或是華視的國劇他都喜歡。當時的花蓮縣縣長吳水雲也同樣的在推廣國劇,所以宜昌國小的黃榮欽校長接受了縣長的請命,成立了「花蓮縣青少年國劇社」,姚植老師因而兼職中心總幹事並負責寫出劇本給學生們去演,在那期間,老師寫出了幾齣好劇本呢!門弄斧,但也至少表現出文人為提倡藝術所表現的一股衝勁。

國劇社辦理期間,曾遇到許多的困難例如:人事、經費......等,但是就在許多人的支持下,姚植老師努力的排除了許多困難,就在大家都如此努力的情況下,民國七十三年的「台灣區各級學生國劇競賽」中,花蓮縣青少年國劇社因為在四十四項比賽中獲得了十三面的金牌,而被邀請至台北市國劇文藝活動中心(今國家劇院)進行公演,這可是個令人刮目相看的殊榮呢!

訪談照片

姚植老師和國劇比賽得獎學生合影

然而,日後姚植老師,又另寫了幾齣的劇本,也提出不少半調子的意見,不管是對是錯,姚植老師都勇敢地寫了出來,雖被行家批評,姚植老師卻沒有因此放棄對於國劇的熱愛,此熱愛並不是為了寫劇本來賣錢因此也不去行家面前班門弄斧。

時代總是不斷的在改變,經過了風風光光的洗禮後,潮流已過,有些人、事、物,總有一天會漸漸被人遺忘。宜昌國小國劇團在民國六十八年春在花蓮縣長吳水雲卸任後,失去了一個重要貴人的支持,加上時代的變遷,「花蓮縣青少年國劇社」就這樣的漸漸被人遺忘了。時間總是如此的不留情,時代的變遷和進步,讓許多美好的事物都只能成為回憶了。

詩圖

姚植老師退休後的生活十分的平淡風順,更加的全心全意投入詩的世界中。更時常與三五好友一同造訪世界各地,去看遍世界的美好,進而將所見所聞加以修飾,成為一首又一首新的創作。

姚植老師為了自己遠大的目標─完成萬卷首詩,更加的融入詩的領域,一本又一本的詩集,是姚植老師用心創作唐詩的象徵。而姚植老師目前也已經完成了九千餘首,與完成目標的距離,又更加拉進了些。

姚植老師在退休之後,積極從事推廣活動。每逢有空之時,總不忘到洄瀾詩社指導後輩。從詩社社長的口中,我們得知了姚植老師對於指導後輩的細心,在不隨意更改學生的詩的情況下,又要讓詩符合規則,可見姚植老師造詣之深。

詩圖

在這一天一天的的規律生活中,姚植老師悠哉的度日,或許有一天,他也會入土長眠。但是,就算他受了上天恩召,他的每一首詩卻不會從此成為歷史;他的努力不會就此變成幻影。一定會有繼承他意志的人,將他的意志傳達給後世的人知道,而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在後頭默默的支持,絕不會讓如此優美的唐詩,從此從世界的舞台上落幕。我們期待姚值老師能有更多令大地為之震撼,令蒼穹為之吶喊的詩,讓後世的人知道,使他的名字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