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饋家鄉
● 您現在所在位置:首頁 > 公務深耕 > 鼓舞人才

美術人才

鼓舞人才
促進國內外文化設施
籌募基金
策辦活動

  文化人類學家將文化區分為三個領域:常民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緻文化。漢寶德先生發表於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中國時報的文章說:「未來文化建設的成敗,要看社會大眾對精緻文化的吸納力而定。」然而愈是精緻的藝術,一般人愈看不懂、聽不懂,愈不敢接觸。為突破心理障礙,林金悔先生喜歡在熱鬧的聚會夾帶精緻藝術,讓一般人很自然地接觸欣賞,耳濡目染,當能開拓眼界和耳界,進而喜歡精緻藝術。

  公餘服務藝術家,項目繁多林金悔先生熱心服務藝術家,因為藝術人「憂道不憂貧」,為著興趣,不怕餓肚子。他們長期為政府所忽略、受到社會輕視,甚至在走上這條路之前,還遭父母反對,如此有理想性的弱勢族群,怎能不全力支持呢?

  林金悔先生公務初辦全省美展,不時聽到得獎者很興奮地說:「有了這筆獎金,要為家人添購電視。」或「添購電冰箱。」令人感慨!民國七十一年年底,受託安排文建會主委陳奇祿、教育部常務次長施金池,為億載畫會在省立博物館的展覽剪綵,卻發現請柬未印上兩位長輩的姓名及頭銜,覺得失禮,乃匯款壹萬元請負責佈展的畫家王國和兄重印。畫家收入有限,能省則省,只好自掏腰包挹注。文人雅士愛看書、買書,也愛出書、送書。利用公務餘暇,圓滿蘇雪林教授百齡心願,出版《蘇雪林山水畫集》後,又收到蘇教授寄來一份贈書清單,要我將畫集持贈林海音、吳延環、張漱菡等文友及武漢大學校友會等,由於那時候文學業務不是我職掌,只好利用晚上或假日處理。

  早期藝術家的困苦真使人畢生難忘。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八日林金悔先生代表國立歷史博物館赴韓策辦「張大千畫展」,國立故宮博物院江兆申副院長則以專家學者身分受史博館之邀一同赴韓主持張大千學術講座。十月十四日赴韓任務大致完成,當晚我等一行接受駐韓大使館文化參事葉乾坤晚宴招待。江副院長酒興大發,痛快喝酒、勸酒,可能酒喝多了,在餐後回旅館的車子,一直對他傾訴早年的窮困。往日積壓的苦水通通吐在小老弟林金悔的身上。或者,這也是服務藝術家的另類模式吧!

  林金悔先生是個熱心過度的人,利用公餘,服務藝術家的項目,委實超乎常情,包括付錢為未婚的畫家陳小姐安排相親餐會,為某旅美畫家物色續弦對象,王壯公酒癮發作迅速提供美酒,為前輩畫家林玉山定期提供歌仔戲錄影帶,為《暢流》雜誌總編輯吳裕民老先生申請急難救助,為柯錫杰安排攝影對象印順導師,協助皮塑家詹鏐淼申請提早退休獲准,協助畫家蒐集碩士論文資料,幫任教畫家趕辦教育廳核准出國公函,為某聲樂家謀得國立花蓮師院教職,為畫家楊鄂西安排寫生錄影,並為她的助理找代課教師職缺,為畫家吳瑞麟尋得低租生產高梁酸白菜的場所,助畫家陳某的弟弟升上派出所主管,促成畫家的太太調動任教縣市,關心畫家的孩子入學的各種需求,陪藝術家就醫診治,安排藝術家皈依佛門,代藝術家尋找圖書資料及國外友人等,服務項目有數十項之多,幾乎有求必做,但不見得必成,也不可能涉及不法。

  熱心服務藝術家,難免冷落家人,體力透支,招惹閒話,甚至間接導致晉升處長受挫。十幾年前,有畫家朋友以為我熱心,必有所期求。這種口吻很令人傷心,從此不敢和藝術家太接近,服務項目和次數就減少了。

  俗話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其實藝術家也幫林金悔先生幫很多忙,即使在他從公務系統退休,仍然是他在民間推展文化工作的重要憑藉。開創佛教事業新紀元的星雲大師說:「在不傷害自己而於人有利的情況下,給人因緣越多越好。給人一些好因好緣,就是自己廣結善緣之道,也是自我成就之道;給人一些好因好緣,不但利人,而且利己,何樂而不為呢?」他幫助藝術家往往奮不顧身,傷害自己不少,但整體而言,他從藝術家得到的助益,幫助他推展文化工作甚多。

 

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