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北賓館修了四年,花了三億元 , 一共辦了兩次國際研討會,其中一次是解體調查,另一次則是再使用的規定 。

跨過一個世紀的台北賓館,見識過無數次的國家盛宴。但由於年久失修,功能減弱,外交部決定進行全面修復。在多次會議討論之後,確立了這次賓館改建的主軸:一是維護國家一級古蹟,儘量保持臺北賓館原來的風貌。二是考量現代社會的需要,在不破壞古蹟原貌的前提下,為台北賓館增加新的施設。

我們小組訪問林正雄建築師時,他談到當時修復臺北賓館時,對這座古蹟的建築痕跡及形貌必須做深入的調查,也就是所謂的「解體調查」。解體調查就是對建築物進行全身體檢,然後會在某些小部份切一點組織去化驗,以確定它的特性。古蹟修復比喻成一個人的話,就像是年紀大的人,很多器官都老化了,我們修古蹟的建築師像是醫生,要先幫他做全身體檢才能知道器官老化的情形,這種體檢就叫做解體調查,然後才能找出修復的方法。例如這次臺北賓館大廳的地板,經過我們挖了它的基礎,拆掉表皮的地毯,發現鋪了很漂亮的磁磚,但是因為加裝冷氣造成破損的情形,而且出現好幾個孔,這也是造成漏水的原因。後來找了許多資料才發現,這種地磚來自英國。屋頂部份後來看到的是銅板瓦,但是找了許多資料才發現原來是石板瓦。做了許多部份的解體調查才能開始動手修復。臺北賓館可以說是國內第一個古蹟修復進行解體調查的個案。

我們對於這項工作深感好奇,林正雄建築師提供了我們許多資料,讓我們了解原來「解體」本身就是一種設計與計畫,這是需要專業的技術,而非只是單純的拆解工程。


1.「解體調查」的原意是針對古蹟的隱蔽部分及需要檢測及試驗的項目,做進一步的細緻調查,同時也對歷次修建的痕跡及形貌作深入的調查。 在實務診斷後,可以對修護的方式做出更準確而有效的判斷與決策。

2.「解體調查」的性質是透過事先的推測「局部」的必要拆解,再來研判其拆解範圍,若無必要,不應作全面性的拆解,因此「解體」的意義較接近「解剖」而非「解構」,如果依中文字義,則易誤解為「全面性的解體」。但對於已遭全面破壞不克保存或者後期作了全面的改裝,而這些「改裝」,在歷史技術或藝術方面並無斷代保存的價值,即會將其移除,將有助於更有意義的調查進行。

初步了解「解體調查」的意義後,我們理解臺北賓館在修護工程開始前必須進行更進一步的資料蒐集。以下是解體調查對臺北賓館修復的重要性。


國定古蹟「臺北賓館」為日治時期臺灣官邸洋風建築之重要典範,無論在構造技術、工法、材料及建築形式、室內裝修、各方面皆有極複雜的多樣性及複雜度。解體調查的目的就是在施工前,針對修護的內容及程序作深入的了解與探查,以彌補第一階段調查研究無法揭除表面狀況所做的基礎研究的資訊。

解體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要達成︰

一、 對未來修護之方式、工法、材料及修護範圍,建立更具體之資料,作為支持修護決策及施工計畫之基礎。
二、 針對損壞部份,對其破壞範圍,成因作更詳細之評估,以增加修護時估計數量及修護對策之準確性。
三、 對隱蔽部份之構造方式,材料有更進一部檢視及分析之機會,作更深入之理解及記錄,儘可能正確而客觀的掌握文化資產現況。
四、 對構造體之材料性質、構造強度作近一步之檢測及分析,並對修護之補強決策及修護工法、程序可作較正確模擬及選擇。
五、 對歷次修護的痕跡及階段,可作較有依據的考證及原貌研判。

損壞調查 以能充分掌握損壞狀況及原因、範圍為基本原則。
構件及部材之調查 針對各特定構件及部材,調查其表面或內部材質、尺寸及構成狀況。
接合部調查 調查各種接合部位之規格,包括接頭構造、搭接方式,及其時代及材質之特色。
拆解調查 於特定位置或區域之拆解,必須對拆解前之狀況、解體準備、痕跡判別作出記錄。
挖掘調查 對於建築附近之敷地,作必要性之挖掘,以探查隱蔽於地下之基礎形式、地下埋管、化糞池等資料。
測量及試驗 對於損壞狀況及材料,將其重要者,作出測量記錄及必要之識驗,包括材料之強度分析及試驗。
針對臺北賓館解體計畫的流程如下圖:

現存結構分析
現存銅皮屋面有賓館兩側之塔家與角家,西側之角家半球形屋面因外側排水不良常造成堵塞,其下緣與磚牆交接部份襯板木料腐蝕而致漏水,目前其銅製排水管已更換成PVC管,另在東側塔家於現天花板上方之煙囪管道壁面發現蟻道,推斷其銅皮屋面下方之襯板可能已遭蟻蛀。
解體計畫
因銅皮屋面係由銅片一塊一塊相互勾搭組立而成,若做局部拆解似不太可能,因其牽動整個銅皮屋頂且銅皮底層所在位置長期受天候影響已有材料劣化現象、其損壞程度實非能以局部拆解即能檢視或推斷,塔家瓦舖其瓦棒內層木料已遭蛀蝕,必須更換,外層銅片部份亦需解開方可對其底下之木構材料檢視,故擬全面拆除銅皮屋瓦對屋頂作全面性檢視與評估。
現存結構分析

石板瓦屋面於民國81年因漏水修繕,原馬薩屋頂上舖之石片屋瓦已全數拆除改舖仿魚鱗型之防水毯,現只剩原有之石板瓦數片,若要恢復原貌尚有原材料形狀、大小尺寸可供比對及複製。
其組構方式乃在屋架(鋼構)適當間距架橫木並固定於鋼構上,再於橫木舖釘木板以為屋面材之底襯板,襯板上再舖防水材料後再舖最外層之石板瓦或銅瓦,但因更換屋面瓦時並未更換其底板部份,現底板有多處已遭蟻蛀蝕嚴重,須作全面性之檢查,方克了解其損壞情形及範圍。

 
工人拆除石板瓦片情形
 
現存石板瓦片

解體計畫
對屋面石片瓦之掛著固定方式及構造之研究,依黃俊銘報告分析及民國81年拆除原石板瓦改舖防水毯之施工照片研判,原構造乃於屋頂襯板上舖有防水材後置石板瓦以尾釘方式直接固定。


鐵網灰泥天花板

二樓現存鐵網灰泥天花版,其構造方式為以木料組構成天花版外型,再於所搭構之木料模組中鋪設鐵網,以鐵絲固定於水平角材之上鐵網外層覆以灰泥,水平角材再固定於垂直向角材,垂直向角材則固定橫跨在鋼骨構架的木梁,依據大正二年(1913)改建的圖面,二樓現存鐵網灰泥天花版均與圖面相同

搭構之木料模組中鋪設鐵網,以鐵絲固定於角鋼之上,鐵網外層覆以灰泥,水平角材與垂直角材均為L型角鋼,與二樓的木料角材不同。

一樓鐵網灰泥天花版,其構造方式為以木料組構成天花版外型,再於所搭構之木料模組中鋪設鐵網,以鐵絲固定於角鋼之上,鐵網外層覆以灰泥,水平角材與垂直角材均為L型角鋼,與二樓的木料角材不同。

版編夾灰泥天花板

將木板條固定於水平向角材上,外表覆以平整灰泥,水平角材則固定於垂直向角材上。

木夾板天花板

木夾板固定於水平向角材上,再以垂直向角材固定於樓版,外表以油漆裝修粉刷,此類天花版都為後期更換。

木企口板天花板

以12㎝寬的木企口版拼組,固定於水平角材上,以垂直向角材懸吊水平向角材,同時於每區的四個角落留設天花版通氣孔。

總督官邸於明治三十二(1899)年4月開始動工興建,於明治三十四(1901)年9月26日完工,大正二(1913)年因白蟻問題進行改建工程。將現況調查與大正二(1913)年改建時設計圖相比較,可瞭解目前樓版變更之情形。

大正二年(1913)改建一樓天花平面圖與現況比較圖

   
目前部分空間天花板已因年代久遠,更換為輕鋼架礦纖天花板或木夾板天花板,徐裕健建築師團隊於初期現況調查中,掀開G1VkYa所搭之輕鋼架礦纖天花板,發現有部分鐵網灰泥天花板之殘蹟。

 

 
感謝「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提供本網頁資料
 
2007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古蹟小偵探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