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燥過程是製墨步驟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成敗端繫乎此。
關於墨條斷裂、龜裂等現象亦多肇因於乾燥不佳。古人說墨「寧小不大」,一方面是擣練容易,二來也是乾燥度易於控制。
愈大的墨愈不易達到裡外乾燥度一致的條件。今市面所售日本古梅園所製墨條,其乾燥度之控制技術可說是世界之冠,親訪該園,直接詢問其製作師傅得知,該園產品在脫模後,先置於木灰中,視墨條大小,乾燥日數約一週至數週不等,然後取出懸掛室內通風處,再經自然乾燥約數月之久,此時可取下進行外觀修磨、上色修飾等程序,製妥後再存入庫房,視墨之大小放置一至三年後,才能取出包裝銷售,此所以其產品不易發生龜裂現象之故耳。
在中國大陸之製墨廠家,據悉,其乾燥過程僅止自然乾燥而已,且自墨條成型以至銷售,其間甚短,而大陸上製墨工廠多設在氣候乾燥的地帶,在乾燥過程中,墨條外層很容易被吹乾,但內部的水份含量仍高,日後逐漸蒸發出來,才是造成易裂的主因。
至於日本人所用之乾燥方法過程,相信也是傳自中國,容或有些改良,卻能秉承傳統,反觀中國大陸,如今所製之墨反而不如日本,令人喟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