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寶溯源 墨的品種 墨的優劣 墨的名稱 製墨名人 墨之札記
 

 

墨師改姓

徽墨究竟是誰發明的?走遍江南,人們都說是一個叫李廷國的人,李廷國本不姓李,姓奚,那姓是南唐皇帝李煜下令叫他改的。

李廷珪墨奚廷國祖藉河北易縣。唐朝時,那裡也是產墨的勝地,由於戰火連?,製墨業受到嚴重摧殘,系廷國便隨著父親逃到南方,先在杭州九里山燒煙製墨,但做出的墨很不理想。杭州離徽州數百里,他聽說黃山一帶漫山谷松,於是一家又遷往杭州。這時奚廷國已長大成人,跟父親學得一手製墨的好手藝。天長日久,他發現徽州大山裡的透明松脂,是燒煙製墨的極好原料,便決心不離開這裡。他還捎信讓河北的親朋好友也到江南來,和他一起壘灶造墨。年復一年,終於造出全國一流的徽墨。後來,他對自己的墨又不如意了,覺得黃山松煙固然好,但必須有上等的調料才行,為此,父子倆傷透了腦筋。父親臨終還睜著眼說:「廷國,我不行了,你得想辦法,快想辦法呀!」

辦法想盡了,還是不行。

一天,奚廷國的妻子病了,郎中說他身體虛,得用阿膠補,廷國將阿膠炖在火上,用熱水沖調。他發現阿膠溶化後很黏,心理一亮,何不用這做松煙的調料呢!他越想越激動,竟忘了臥床不起的妻子,只顧把松煙往阿膠裡倒。妻子不知丈夫的用意,大聲問他,他才清醒過來,一面向妻子說明緣由,一面不停地往阿膠裡倒松煙。伴勻了,做成一塊塊墨團,再放到墨坯凳捶打,製出幾塊墨錠,一試果然稱心。在掌握用阿膠調料的基礎上,奚廷國又不斷改進,使原來的徽墨變得「豐肌膩理,光澤如漆」。

李唐後主李煜聽說此事,叫人去要了兩塊,畫了兩條鯉魚,那畫上的魚跟活的一樣。李煜萬分得意,傳旨在徽州設「墨務」,委任奚廷國當墨務官,並賜他與皇室同姓。從此,奚廷國就叫李廷國了。李廷國就是徽墨的創始人。

到了宋代,李廷國的子孫們繼承他的事業,不斷鑽研、改進,使得徽墨年年出新。他們的成功吸引了許多人。大批能工巧匠不斷湧現。有的較潘谷的怪人,不但會製墨,還會賞墨、辨墨。只要用手隔著袋子一摸,就能一口報出是誰家的墨。後來,潘谷溺水而亡,蘇東坡寫詩悼念,把他與李白並想,稱之為「墨仙」

那時,除了李家後代外,徽州出現數百家墨坊,有的整個村莊都是製墨的,走進村莊來,香煙裊裊,錘聲不絕。我們從蘇東城「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的詩中,足以領略到當時製墨的盛況。徽墨的影響越來越大。唐宋以來,無論哪個皇帝即位,都將墨列為貢品。宋仁宗就是用李廷國的「龍鳳墨」賞賜群臣的,名為「新安墨香」。受賜者都為能得到一錠李廷國的寶墨感激涕零,三拜九叩。

※資料來源:詳見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