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祈後裔

  陳祈後代中,較常參加藝文活動的有三子陳質芬、四子陳藻雲,及長孫陳子敏。

 

一、陳質芬

  陳質芬(1873~1926),字織雲,陳祈的第三子。他在公職之餘,也常参與藝文活動,相對於陳懷澄的積極,陳質芬的表現含蓄許多,目前從鹿港詩社的名單未見陳質芬,只能從合影留念中發現他的蹤影,另外,在櫟社的部分,除了可以從《沿革志》看到陳質芬以「客」的身分出現在社員聚會之中。

  莊雲從有〈呈十宜樓主并織雲藻雲嘯陵伊若諸兄〉的詩作,詩題中的織雲,即為陳質芬,可知他和叔叔陳懷澄常邀詩友聚於十宜樓。陳質芬的〈聚星樓觀海〉:「故國波平浪未銷,興亡舊事憶前朝。登高我欲觀龍變,爭奈蜃樓海市遙。」與當時土紳一樣,藉著漢詩抒發異族統治之痛。

(陳正剛提供)
照片翻拍自《宜樓掬月意樓春》

二、陳藻雲

  陳藻雲(1879~1950),字祖筠,陳祈的第四子。受家學影響,雖不是櫟社詩友,卻常以「贊襄社員」的身分,與兄質芬及叔懷澄,參與聚會。明治43年(1910),與叔懷澄及鹿港詩人共赴臺中瑞軒,參與櫟社、南社及灜社一年一度的總會。在梁啟超訪台時,與詩友聚於台中唱和。林癡仙曾有五首〈乙巳(1905)首春得鹿港陳君槐庭藻雲沈君笛亭書詩以奉答〉,二首「答贈藻雲步原韻〉:「不上吟樓又幾年,風帆煙樹景依然。主人酒美魚蝦足,我欲江鄉作醉仙。」「十幅鸞箋五鳳樓,新詩索和木瓜投。自慚才盡江生筆,得句難於入海求。」都可看出他與詩人交遊的情形。

(陳碩峰、陳澤昭提供)
照片翻拍自《宜樓掬月意樓春》

三、陳子敏

  陳子敏(1887~1948),陳祈的長孫,工詩文,通經史,為施梅樵的門生,是鹿江詩社的主要成員,又是大冶吟社的健將,常於詩友聚會於十宜樓。他的朋友王竹修曾作〈和子敏君五秩晉一述懷瑤韻並以書感〉:「樓署十宜傍水鄉,平生心緒為詩忙。半輪皓月明於鏡,一片青氈冷似霜。投筆有懷空落落,請纓無分竟茫茫。硯田到處皆荊棘,悔不躬耕學種桑。」另一詩友作〈過洛江訪子敏先生〉:「洛江江畔十宜樓,結伴登臨作勝遊。更得主人能好客,不須投轄也勾留。」可看出他參與十宜樓詩文酬唱、雅集遊宴的盛會。

(文字內容整理自《宜樓掬月意樓春》、《鹿港鎮志.人物篇》)

 

 
 

 

● 最佳瀏覽效果:解析度1440x900 ● 瀏覽器:Chrome、IE、Firefox ● 開啟  JavaScript ●

◆ 2019 鹿港國中 製作團隊:蜂蜜檸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