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困境

一、港口淤積

  港道出入的通暢與否,維繫著商人貿易的命脈,然而鹿港港口受到濁水溪泛濫的影響而嚴重淤積,康熙56年(西元1717年)已有淤沙記錄,到了嘉慶末年,港路狹窄,停船不易,商船改由王功出入,道光年間,王功港淤塞,商船改從番仔挖(今芳苑鄉)出入,咸豐10年(西元1860年)北京條約訂定之後,清廷開放淡水、基隆、安平、打狗四個港口與外國通商,鹿港的貿易商船量更是每下愈況。同治年間番仔挖港口淤積,大船不能出入,於是在港西二里處設沖西港;光緒24年濁水溪再次氾濫,沖西港淤塞,於是在洋仔厝溪口設福隆港,但帆船只能靠漲潮時進出,從港口到鹿港街必須靠竹筏運輸;到了日據末期,鹿港港道狹淺,連小型船隻也無法停泊,至此鹿港已成文人筆下的「已無估客停船舶,剩有眠鷗傍渚堤」的情景。

 

二、戴潮春事件

  同治元年(1862)三月,戴潮春起事,攻陷彰化各地,各富戶紛紛拋棄田廬,四散逃離。但陳耀(陳宗潢長子)則積極作防禦準備,招募壯勇,屯積器械,開壕溝,建銃櫃。並邀阮姓、林姓聯盟拒敵。同治元年七月,戴潮春認為陳耀是勁敵,所以先分派一股兵力牽絆陳耀,使他沒辦法救援鄰莊,再以大部兵力攻林、阮二姓的村莊,結果二莊都被攻破,盡成灰燼。陳耀奮力抵禦,揮舞利劍,陳姓親丁隨後,又召三家春陳清泉帶二百人來助;往新港召募柯、姚二姓丁壯數百名,阮、林二姓的村眾也收集餘兵,分出夾殺,剛好鹿港又運到四尊火炮,終於擊退戴軍。這場戰役成功,保全了鹿港和沿海村莊,當時人認為他能戰能守,非常佩服。

  一開始,林、陳、阮三姓聯盟,相約共同負擔軍費,並立有約文,沒想到大亂經三年才平定,軍費共二十多萬元;事平後,林、阮反悔,造成陳家獨自扛下重擔,慶昌行的財力大損,陳家後代以「用金銀煉槍炮」來形容陳家在此戰役所付出的代價。

 

(文字內容整理自《鹿港發展史》、《宜樓掬月意樓春》、「莊研育老師部落格」)

 

 
 

 

● 最佳瀏覽效果:解析度1440x900 ● 瀏覽器:Chrome、IE、Firefox ● 開啟  JavaScript ●

◆ 2019 鹿港國中 製作團隊:蜂蜜檸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