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老街

建築特色

從淡水捷運站走出來右轉,中正路及延伸的重建街、清水街一帶,就是鼎鼎大名的淡水老街。位於山坡上的重建街由於發展較早,因此兩旁仍有許多木造與磚造的老房舍,走到街底還能從高處遠眺淡水河口。後來因商業發展關係,形成另一條與重建街平行的街道,主要是以米店、碾米業為主,因此稱「米市仔」(現在清水街的北段),直到清水祖師廟興建後,米市街才改名清水街。

老街上零星可見一些局部保留舊建築趣味的屋舍,加上古董藝品店林立,更顯其古樸風味。沿街可欣賞精雕細琢的石藝、木雕作品,店家細心收藏多年的古董文物,飄逸優雅的詩詞字畫,以及各色裝飾藝品。

發展歷史

滬尾街的發展最早從崁仔腳開始,那邊有個哨所稱做北港塘,有士兵駐守。乾隆47年,淡水福佑宮開始興建,滬尾街的商業就從崁仔腳轉移到以福佑宮為中心,沿山坡發展到形成街肆的崎仔頂一帶,嘉慶之後,先是永吉和頭北街,然後協興,再繼續向北發展到城仔口;而下面則到米市。道光年間,東興隨著公館口的發展形成了市集,即俗稱的下街,而崎仔頂一帶就稱為頂街。頂街和下街的商業競爭,相當激烈。

直至日治時期,淡水港積沙淤淺,貿易船隻入港日益困難,貿易活動受到影響,臺灣總督府遂將港務重心轉移至基隆港,明治43年(1910年),淡水港的地位已經逐漸被基隆港所取代,中正路的繁榮程度亦逐漸走下坡,登記於中正路上的商家依舊在120家以上,到了昭和年間剩下不到80家。

戰後,為了保存滬尾街的歷史價值及淡水的風光美景,政府遂將滬尾街改建,以淡水美景及老街為其亮點,將滬尾老街發展為觀光勝地。

為全台知名熱門景點,吸引不少外國人慕名而來。淡水老街分成外側靠淡水河岸的部分(金色水岸步道)與內側的老街,四處可見此區著名的古早味現烤蛋糕、烤魷魚、阿婆鐵蛋、魚酥、巨無霸冰淇淋還有淡水魚丸等等,都是來到此地必吃不可的美食。傍晚時,在金色水岸步道還可欣賞夕陽落入海面的美景。

▲圖片為本組自行拍攝

淡水漁人碼頭

建造起源

淡水漁人碼頭法定為名稱「淡水第二漁港」,淡水漁人碼頭是臺灣西北部海岸自桃園竹圍漁港,至新北市萬里漁港間之重要避風港及漁業基地。而淡江夕照更是名列台灣八景之一,淡水暮色曾經留下多少詩情與畫意,「流浪到淡水」更是人人琅琅上口。

漁人碼頭完成於民國76年,原本是為替代日漸淤塞的舊滬尾漁港,發展近海漁業而設,於1978年(民國67)動工分七期施工、76年完工。

近年在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與新北市政府的聯合推動下,將漁港功能多元化,讓漁人碼頭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兼具遊憩功能的港區公園。在捷運通車、週休二日的實施和藍色公路的發展,漁人碼頭成為知名的旅遊景點。2003年情人節,跨港的船形景觀大橋取名「情人橋」完工。

建築特色

漁人碼頭為一浮動碼頭,有別於傳統結構的固定碼頭,可隨海水漲退潮而上下浮動,可同時容納150艘漁船停泊,相當壯觀。沿防波堤架高舖設的原木棧道,為眺望海景與落日的絶佳場地。

白色風帆造型的人行跨海大橋是漁人碼頭的招牌地標,橫跨港區,連接木棧道與觀光漁市,入夜後橋身會變換五彩燈光。為了充分發揮漁人碼頭的遊憩功能與振興地方文藝,新北市府團隊也在此舉辦了不少文化活動,諸如漁人碼頭藝術市集、水岸文化音樂祭等。

▲圖片引自網路

情人橋

在2003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正式啟用,由時任總統陳水扁先生題名為「情人橋」,白色的橋身傾斜的曲線橫跨淡水河,每到太陽西下時,橋頓時間成了最佳的觀景台,夕陽美景盡收眼底,使遊客每每到黃昏時總是流連忘返。到了傍晚更有白、藍、粉、綠四種燈光輪替上演燈光秀,更添加幾分浪漫的氣氛,也是情侶約會的聖地。

地方傳說

  • 傳說相戀的情侶在走完這座橋後,若真的沒有緣分,不久將會分手。
  • 另一說法是在橋墩的燈光轉換至綠色時,千萬不能相互直視,否則將逃不了分手魔咒。

▲圖片引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