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


雙冠龍

雙冠龍

基本介紹
又名「蜥龍」,學名意思為「雙脊蜥蜴」,綽號「侏儸紀早期惡魔」,是當時最大型的獸腳類。 由牠雙腳的特徵不難猜測牠能敏捷追逐獵物,長牙、利爪能乾淨俐落的進行獵殺任務。
特徵
身體長而柔軟度佳,體重比角鼻龍輕,而體型類似較小的表親-虛形龍,但不同的是雙冠龍長著高而薄、互相平行的兩骨脊組成的頭冠。
發現歷史
雙冠龍的第一個標本是由古生物學家Samuel Paul Welles在1943年夏天發現的。這個標本被送到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清理並架設,當時被認為是斑龍的一個種, 魏氏斑龍。在1970年,Samuel Paul Welles重回化石發現處並測定該地的年代,並發現了一個新的標本。這個新標本具有明顯的兩個冠飾, 牠才被確認是獨立的一個屬,被命名為「Dilophosaurus wetherelli」,中文譯為月面谷雙冠龍。之後在1984年,他再次完整地重新描述雙脊龍。


角鼻龍

角鼻龍

基本介紹
學名的意思為「有角的蜥蜴」,是角鼻龍類中體型最大、最原始的恐龍,牠的名稱由來就是在牠的口鼻部上有一個骨質的角。 頸部短而厚實,手臂短小,腿長而肌肉發達,但是體重可能並不太重;尾部硬直笨重,可能只有末端可以自由擺動。 化石證據顯示雄性的體型較雌性為大且強壯,四肢構造顯示牠可以突然加速,以爪子和利牙獵捕食物。
特徵
口鼻部上有一個骨質的角,顎部巨大長著彎牙,頸部短而厚實,手臂短小,腿長而肌肉發達
發現歷史
角鼻龍的化石是在美國猶他州中部的克利夫蘭勞埃德採石場,及科羅拉多州的乾梅薩採石場所發掘出來。模式種是角鼻角鼻龍, 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於1884年所描述、命名,並由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於1920年所重新描述。在2000年,兩個另外的物種被描述,分別是大角角鼻龍及丹提氏角鼻龍。 與角鼻角鼻龍相比,大角角鼻龍的鼻角較圓,其他部分則相當相似。丹提氏角鼻龍的體型較為強壯、更為衍化,但鼻角形狀則未知。


異特龍

異特龍

基本介紹
學名意思為「不同的蜥蜴」,是當時最大型的肉食恐龍之一,直至白堊紀出現暴龍為止。異特龍靠著長而肌肉發達的兩腿,支撐著重達兩公噸以上的身軀, 巨大而質輕的頭顱大多由骨質支架所組成,眼睛上方有骨脊;在超大的顎部裡長著長而彎曲的、具有鋸齒邊緣的牙齒。有點S型彎曲的頸子支撐著頭部,長厚的尾巴可以平衡牠沈重的身軀。
特徵
前肢具有三隻彎曲而尖銳的指爪可作武器;後肢共有四趾,其中三趾帶爪,拇趾短小略朝後方。異特龍在獵食時可能單獨行動,也或許會結伴跟隨獵物一起進行攻擊。
發現歷史
早在1869年,科羅拉多州格蘭比郡附近的中央公園當地居民將一個恐龍化石誤認為是一個「馬蹄化石」,並交給了費迪南德·范迪威爾·海登;該地可能屬於莫里遜組。 海登將這標本交給約瑟夫·萊迪,萊迪發現這個「馬蹄化石」其實是半節尾椎骨。 約瑟夫·萊迪起初暫時將牠歸類為歐洲雜肋龍的一個種(Poicilopleurodon valens)。後來在1873年,萊迪將牠建立為一個新的屬,腔軀龍。


梁龍

梁龍

基本介紹
又譯「樑龍」,學名意思為「雙梁」,是目前找到最長、最完整的恐龍骨架。雖然梁龍的體型非常的長,但脊椎骨中有深而大的空洞, 估計牠的體重可能不比兩、三隻大象的重量來的重。演化成梁龍這樣體型的恐龍,整天除了進食大量的葉子外,可能什麼事也不做。 集體行動可能免除被肉食性恐龍攻擊。在化石的足跡中顯示沒有尾巴拖行的痕跡,顯然尾巴事懸在空中行走的。
特徵
前肢比後肢略長,尾巴甚至比頸子還要長,並且逐漸變細,形成像鞭子般容易彎曲長尾。
發現歷史
梁龍的幾個物種是在1878年至1924年期間被描述、命名。在1878年,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在懷俄明州的科摩崖發現梁龍的第一副化石, 並且於同年由古生物學家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命名為長梁龍。之後,在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州、猶他州、蒙大拿州及懷俄明州的莫里遜組陸續發現梁龍的化石。 梁龍的化石十分常見,雖然已發現較完整的骨骼,卻很少發現頭顱骨。雖然卡內基梁龍並非模式種,但已發現最接近完整的骨骼,而且其骨架模型在世界上的許多博物館中展出,而最廣為人知。 同樣在莫里遜組發現的梁龍及重龍,有著非常相似的四肢骨頭。以往一些個別的四肢骨頭,會被編入梁龍屬中,但其實有可能是屬於重龍的。莫里遜組發現的劍龍化石,都發現於第5地層帶。


巴洛龍

巴洛龍

基本介紹
又譯「重型龍」,學名意思是「笨重的蜥蜴」。與近親梁龍很像,兩者的身軀很長,站立時身體的最高點都在臀部; 但兩者頸部和尾巴的比例不同,巴洛龍的尾巴比例上較短,由極細長的頸部來平衡,頸部由肩膀伸出達9公尺之長,使得牠幾乎是北美洲最高的恐龍。 這樣的長頸設計似乎是為了吃高處的植物,但是科學家估計要將血液送上腦部,心臟必須有1.6公噸重才做得到。 然而心臟愈大,心跳就會愈慢,慢到血液還沒有送上頸部就開始往回流。於是有科學提出一個構想:巴洛龍有八個心臟。一對在胸部, 另三對排列在頸部,以接力的方式將血液送上高高的頭部。但也有科學家不支持這種說法,認為巴洛龍在頸部有動脈膜能阻止血液回流, 這樣加上強大的心臟和肌肉收縮作用也能達到相同的目的。至於巴洛龍長長的尾巴末端雖然結構尚未完全清楚,但其餘部份讓科學家相信牠的尾巴末端應該很容易彎曲,有如鞭子一樣。
特徵
嘴部前段具有牙齒,牙齒呈釘狀。
發現歷史
梁龍的幾個物種是在1878年至1924年期間被描述、命名。在1878年,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在懷俄明州的科摩崖發現梁龍的第一副化石, 並且於同年由古生物學家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命名為長梁龍。之後,在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州、猶他州、蒙大拿州及懷俄明州的莫里遜組陸續發現梁龍的化石。 梁龍的化石十分常見,雖然已發現較完整的骨骼,卻很少發現頭顱骨。雖然卡內基梁龍並非模式種,但已發現最接近完整的骨骼,而且其骨架模型在世界上的許多博物館中展出,而最廣為人知。 同樣在莫里遜組發現的梁龍及重龍,有著非常相似的四肢骨頭。以往一些個別的四肢骨頭,會被編入梁龍屬中,但其實有可能是屬於重龍的。莫里遜組發現的劍龍化石,都發現於第5地層帶。


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

基本介紹
學名意思為「馬門溪蜥蜴」,是來自中國的大型恐龍。牠的頸脊椎骨節是已知龍腳類恐龍中最多的,整體的頸部重量應該不會很重。馬門溪龍的鼻孔部位在頭頂的高處,與腕龍類似。 在馬門溪龍出土的同一層岩層中,還有兩種肉食性恐龍:四川龍和永川龍,科學家推測馬門溪龍應會保護牠的子代免於此類恐龍的攻擊。 早期科學家將馬門溪龍的復原圖畫成在水中覓食,以水的浮力來減輕身體重量。但目前則傾向支持牠是在陸上生活,原因是牠並不重的頸部要抬起來並不困難,且靠頸部的地方有兩塊相連的背部脊椎骨節,明顯呈現一個角度,有助於頸部從肩膀上彎起; 象腿般粗狀的四肢也是陸地生活的暗示;強壯的牙齒更無須進食水中軟軟的植物。
特徵
擁有目前所見最長的頸子,某些個體的頸子可能長達15公尺,不過有些頸骨非常的薄。
發現歷史
馬門溪龍的第一具化石,是在1952年於四川省宜賓的馬鳴溪渡口旁的公路建設工地上發現。這個部份骨骸在1954年被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命名為馬鳴溪龍。 但由於研究人員的口音問題,被誤作為馬門溪龍。因為馬門溪龍的化石是在建設工地中出土,因此楊鐘健將模式種命名為建設馬門溪龍。


腕龍

腕龍

基本介紹
學名意思為「臂蜥蜴」,是已知最長、最重的恐龍之一。前肢比後肢長,因此肩膀比臀部為高。和大部分的龍腳類恐龍相比,腕龍的尾巴算是短的了。有些科學家認為腕龍缺少一些肌肉, 使得牠無法像長頸鹿一樣將脖子伸的高高的,且在此狀況下,他們也懷疑腕龍的心臟是否夠強,強到能將血液輸送到達頭部。
特徵
長頸部、長尾巴,腦部相當小。
發現歷史
在1900年,埃爾默·里格斯(Elmer S. Riggs)等人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西部的大峽谷發現腕龍的第一個標本。


異齒龍

異齒龍

基本介紹
學名意思為「有不同牙齒的蜥蜴」,牠銳利的上前齒和無齒的角質嘴喙咬合,長長的犬齒牙嵌入顎部的上下凹槽, 及高牙冠的頰齒。牠也是最早出現、體型也最小的鳥腳類恐龍之一。五指中的前三隻長且具鈍爪,第四和五指則短而小。肩膀、手腕、手部關節顯示牠能挖開沙土或耙開白蟻的巢穴以尋找食物。
特徵
擁有三種不同的牙齒。
發現歷史
一般大眾將異齒龍聯想是恐龍的一份子,但異齒龍其實並不是恐龍。更確切地說,牠們被歸類為盤龍目。 異齒龍的化石在北美與歐洲等地均有發現。二疊紀時北美與歐洲的氣候大概像大陸性氣候一樣乾燥,所以異齒龍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 with CLVSC D.P grou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