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天師

從文獻中,我們查到了,天師這個用詞,最早是《莊子.徐無鬼》是黃帝對牧馬童子的尊稱,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一般而言,我們所稱的第一代天師,就是正一教主張道陵,是道教創始教主。張道陵宣稱太上老君授予他天師之位,並其任命他為人間驅鬼捉妖法術的執行者。張天師名諱道陵(公元三四至一五七年),字輔漢,尊稱為張道陵。《清微仙譜》《歷代神仙通鑑》和《列仙傳》述為漢留候張良之八世孫,沛國(今江蘇豐縣)人。

張天師其父張翳,字太順,曾客居於天目山。其母一夜夢見北斗魁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即有孕在身。回沛後,於漢光武帝建武甲午年五月十八日生天師。生時黃雲籠室,紫氣盈庭,空中光如蛋。張天師從小聰明穎慧,七歲時遇河上公,得授《道德真經》通曉五千言精微義理。成年相貌奇異,身長九尺二寸,龐眉廣顙,朱頂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通四書五經,曉天文地理、河洛圖緯之書。曾入太學,博學諸經。年二十六,舉賢良方正極諫科。東漢明帝時(公元五八至七六年)曾為巴郡江卅(今重慶市)令。後遁隱於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北)修長生不死之道。朝廷徵為博士,稱病不赴。和帝(公元八九至一0五年)徵為太傅,封冀縣侯,三詔不出。其志在精誠修煉,得黃帝九鼎丹法及太上丹經。後攜大弟子王長天君、二弟子趙升天君,從鄱陽逆流入雲錦山修玄玄之道,煉龍虎大丹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又居嵩山靜心冥思,得《三皇內文》《九鼎太清丹經》。

東漢順帝時(公元一二六至一四四年),連入蜀地,在鶴鳴山(一名鵲鳴山,在今四川大邑縣境內)修煉九鼎神丹,歷三年而丹成。服後返老還童,又訪西仙源璧魯洞,得五嶽攝召萬靈神龜祕文。據《列仙全傳》稱:張道陵擅用符水治病,功瀆漸著。感太上老君於漢安元年正月十五日,親授正一盟威秘籙二十四品,三五斬邪雌雄劍,陽平治都功印,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王,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會盟於青城山黃帝壇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牢獄變成二十四福庭。即為二十四治,二十四治居葛憒、湧泉、北平諸山,每治立陰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別掌管人事禍福,定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名山。命人處明陽,鬼處幽陰。每治設祭酒、男官、女官,以贊玄化,復遊各郡,斬妖孽,奪鹹池,大利於蜀民。

後到蒼溪縣雲台山修九還七返之功,準備昇天,但因其殺鬼太多,終未成功,太上老君又讓張天師謝過,仍居留人間。於是返回鶴鳴山,著作道書二十四篇,創立五斗米道,後世又稱天師道、正一道。功成,蒙太上老君冊封「正一天師」,至雲台治,見絕壚下桃熟,命王長、趙升二弟子投身取之,繼則師亦飛下,援王長、趙升而起。遂以餘丹及印劍,授二代祖(名諱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五步罡,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我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是日同王長天君、趙升天君,千乘萬騎,於蜀中雲台山,白日上昇,時漢永壽二年九月九日也。」則降世至飛昇,住世有一百二十三歲,另有言天師飛昇為漢靈帝光和二年,則住世有一百五十七齡也。    

張天師為道教的創始教主,教民信奉黃老之道。從學者出米五斗以利行旅之需。號稱「天師道」,常以符咒治病,患者多癒。或書病者姓名,自首服罪之詞意,凡三通。揭其一於山上,謂上之天;埋其一於地中,謂下之地;沈其一於水裡,謂入之水,稱為祈禱三官,著有疾驗。又於各地建免費旅邸曰:義倉,以利行旅之人,並供免費之米肉,任行旅者自由量腹取食,若有貪心過分多取者,則輒疾病!蓋教以徒眾誠信不欺,並嚴禁其徒飲酒;又依月令,每春夏禁民殺牲釀酒。教民修心、懺悔、祈禱,以善道教化,故百姓樂奉,其道大行,從者日眾乃遍及全地,後復結合方仙道、黃老道、太平道等各教派,承襲上古祭祀制度而制定「道教」儀軌,創訂規律,正式成立固有的全民道教信仰,因此道教徒均奉道陵天師為教主而與黃帝、老子,合稱「道教三祖」。

此後,張天師的子孫世襲天師道法,歷代皆受朝廷封號,唐天寶六年冊封天師為「太師」;唐僖宗封天師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宋理宗冊封天師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靜應顯佑真君」;元成宗加封天師為「正一沖元神化靜應顯佑真君」;明洪武元年改封天師為「真人」。

張天師因創正一天師道尊為祖天師,證位玉帝四相之一的「泰玄上相」,並主教法中心之三省的都省,道諱稱曰「降魔護道天尊」。故在道教的神階中地位十分崇高。

(引用自"張府天師聖紀")

道教的歷史

對於道教的歷史,我們簡單的整理如下:

先秦時期神仙思想對道教產生和發展有很大影響。戰國時許多地區出現了鼓吹長生不老和不死之藥的方士,這成為了道教服食丹藥成仙的思想淵源,在東漢,還出現了以修道煉養解釋《道德經》的著作《老子想爾注》,這被認為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論過渡的一個標誌。東漢末年後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早期道教團體開始興起,以教團領袖個人魅力,並利用各種咒禁、符籙、禳祓等手段作為解救民間各種問題傳布教義的早期道教團體遍布於中國各地。到了三國兩晉時期,天師道更廣泛流傳,東晉後期又產生了上清派和靈寶派。葛洪、陸修靜、陶弘景、寇謙之等人將重新將散布於各地的道教經典、科儀重新整理,使得道教開始有較為完整的體系。在北周,道教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扶持,新興的樓觀道也由此大興,成為直到唐朝以來的最大道派。隋唐之時,受到皇室的推崇,道教大興。北宋時,由於皇帝的支持,經常做法事,使符籙派系得到了一定發展。明朝時,道教派別被官方正式分為正一全真兩大道派。正一道更受到官方的重視,並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對道教的管束。

 

道士

道教中的神職人員稱為道士,男的又可稱作乾道、黃冠、羽士、羽客、道人;而女性則稱為坤道、女冠,俗稱道姑。

道士一詞,最早在漢代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所撰的《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就有所記載:「古之道士有言曰:『將欲無陵,固守一德。』」意指此古以來的道士所指的都是固守道德的有道之士。而在東漢末道教興起之後,其開始出現將教徒稱為道人、方士。而到魏晉南北朝的道教經典,如《洞真太上太霄琅書經》稱:「入行大道,號為道士,即是指願意奉行大道而修行的人,可以稱為道士。

唐代因老子姓李的緣故,道教一度受皇室的推崇因而興盛,開始對於道士有了明確的定義。如在《太上靈寶昇玄內教經中和品述議疏》中,則認為道士是指能夠堅守道教戒律,並且檢束自己行為,不受色欲誘惑的人;而在《道典論》卷二中所提的「道士」條例,為道士下了定義:「以道教為職事者,稱為道事。弘揚道事有功者,號為道士。身為道士,處事與俗人相異,如眼神篤定,不東瞻西望,耳不聽讒言,不聽淫亂之聲,心不想欲,手不奸用,足不惡行。能當道士者,都是先天注定的。如不累世積善,終究無法成為道士。道士必須專心於修道,才能有感應。有感則能通神。道士必須看破欣喜與幽悽之情緒,日夜勤於修煉,勇猛精進而不退轉。人行大道,號為道士。因此,道士一詞,在古代可以指的是一般學道、務道、宏道之士,是學道之人的泛稱,並且自願性的受到道教的教義、戒律所規範。也正因唐代推崇道教緣故,對於道士的管理逐漸納入官方管理制度當中,當時一個人要想成為道士,必須先拜師學藝,後經官方考核發給度牒才算合法道士,自此之後的官方朝廷大抵以度牒的核發做為道士的認定。在歷史上著名的道士甚多,如張道陵、葛玄、寇謙之、陸修靜、孫思邈、呂洞賓、王重陽、丘處機等等代表。

道士的日常生活,所行的宗教活動如持齋戒、誦經、上香點燈、懺悔、講經說道等都是為弘揚道的教化,不以個人的利益為優先考量。道士在日常的穿著稱為「道袍」,是一種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頭上戴冠巾,腳踏雲履。一般來說,道士平日所舉行宗教活動,或是行住坐臥之處稱為宮、道觀、道院或者廟 。

現今,主要將道士分為「出家道士」與「火居道士」兩大類。前者需受持戒律,出家皈依才可被稱為道士,平日居住於道觀之內,不許娶妻,類似佛教僧侶。出家道士常留鬚蓄髮,頭頂挽髻,以內丹修鍊為主,中國大陸的全真道,多是出家道士。而火居道士可以結婚,平日居住於家中,設立道壇,於齋醮儀式時,才有守持齋戒,平日可葷食,髮型大多也是一般的現代髮型,其對道士身分認定無明確界定產生方式,多由世代相襲或是拜師學藝;主要從事道教儀式活動,尤其強調畫符、持咒、請神、驅鬼,臺灣尤多屬於此類。

(節錄自"全國宗教資訊網")

張道陵

葛玄

寇謙之

陸修靜

孫思邈

呂洞賓

王重陽

丘處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正一嗣漢張天師府

訪問了張天師府的李道長後,我們得知了張天師府為民服務的三大方向:

宗教服務

例如為國為民祈福,或為道士法師陞職。為廟宇開香及監壇。舉辦上中下元節功德齋會。舉辦科儀及法會。

贈送民眾天師鎮宅符,平安符,文昌符。提供另5種神符供民眾擲筊索取。

文教服務

與各級學校合作,開辦各式道教課程,提供清寒獎學金,參與演講及文化活動,出版道教經典期刊,贊助道教學術研究。

慈善服務

重大災難捐助,物資贊助,喪葬補助,育幼院贊助。

 

歷代張天師系譜

第一代:張道陵天師,張良八世孫
第二代:張衡天師,道陵之長子
第三代:張魯天師,衡之長子
第四代:張盛天師,魯之三子
第五代:張昭成天師,盛之三子
第六代:張椒天師,昭成之長子
第七代:張回天師,椒之長子
第八代:張迥天師,回之長子
第九代:張符天師,迥之長子
第十代:張子祥天師,符之長子 

第十一代:張通玄天師,子祥之長子
第十二代:張恆天師,通玄之長子
第十三代:張光天師,恆之弟
第十四代:張慈正天師,光之長子
第十五代:張高天師,慈正之長子
第十六代:張應韻天師,高之長子
第十七代:張頤天師,應韻之長子
第十八代:張士元天師,頤之長子
第十九代:張修天師,士元之長子
第二十代:張諶天師,修之長子

第廿一代:張秉一天師,諶之長子
第廿二代:張善天師,秉一之長子
第廿三代:張季文天師,善之長子
第廿四代:張正隨天師,季文之長子
第廿五代:張乾曜天師,正隨之長子
第廿六代:張嗣宗天師,乾曜之長子
第廿七代:張象中天師,嗣宗之長子
第廿八代:張敦復天師,象中之長子
第廿九代:張景端天師,敦復之姪子
第三十代:張繼先天師,景端之弟 

第卅一代:張時修天師,象中之孫
第卅二代:張守真天師,時修之叔
第卅三代:張景淵天師,守真之長子
第卅四代:張慶先天師,景淵之嫡子
第卅五代:張可大天師,景淵之次子
第卅六代:張宗演天師,可大之次子
第卅七代:張與棣天師,宗演之長子
第卅八代:張與材天師,與棣之弟
第卅九代:張嗣成天師,與材之長子
第四十代:張嗣德天師,嗣成之弟

第四十一代:張正言天師,嗣德之長子
第四十二代:張正常天師,正言之弟
第四十三代:張宇初天師,正常之長子
第四十四代:張宇清天師,宇初之弟
第四十五代:張懋丞天師,宇清之嫡子
第四十六代:張元吉天師,懋丞之長子
第四十七代:張元慶天師,元吉之堂弟
第四十八代:張彥頨天師,元慶之長子
第四十九代:張永緒天師,彥頨之長子
第五十代 :張國祥天師,永緒之姪子

第五十一代:張顯祖天師,國祥之長子
第五十二代:張應京天師,顯祖之長子
第五十三代:張洪任天師,應京之次子
第五十四代:張繼宗天師,洪任之長子
第五十五代:張錫麟天師,繼宗之長子
第五十六代:張遇隆天師,錫麟之長子
第五十七代:張存義天師,遇隆之長子
第五十八代:張起隆天師,存義之堂叔
第五十九代:張鈺天師,起隆之次子

第六十代 :張培源天師,鈺之長子
第六十一代:張仁晸天師,培源之長子
第六十二代:張元旭天師,仁晸之長子
第六十三代:張恩溥天師,元旭之長子
第六十四代:張源先天師,恩溥之堂姪
第六十五代:張意將天師,2009年在台北陞座襲職天師位。

 
 

最佳解析度 1280*1024 內容由"咒是好神奇"隊伍 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