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概要
彰化縣 和美鎮的「犁盛里」為明代開闢之地,以福建平和縣人最多,面積有十二張犁〔一張犁等於五甲地,共有六十甲地〕,因早期農業社會,所以當地居民信奉「五穀大帝」,以祈求風調雨順有利豐收,於清朝同治四年由葉姓祖先獻地,隔年搭蓋公廟奉祀保祐庄民,五穀大帝在此庇祐已長達二百六十一年,而高香宮建廟的歷史也有一百多年,可算是彰化地區的歷史古蹟,只有在地的耆老比較清楚,至於其他地區大部分供奉媽祖、關聖帝君、土地神等,供奉五穀大帝〔神農大帝〕的廟宇較少。
另外,當年村民葉海永的女兒葉金花中邪,聽說柬埔納〔現竹山延平沙東宮〕有尊神明─「國姓公」醫術精湛,所以藉乩醫治好,高香宮於民國二十七年安國姓公的金身於本庄濟世,而且曾展現法力掃除稻穀的黑龜蟲害,使五穀豐收……所以,高香宮除了是地方古蹟之外,還充滿濃濃的歷史與神話故事,包括裡頭供奉的「蘇府王爺」、「劉府千歲」等神祇,都結合當地民間傳說,是我們寶貴的傳統文化資產,值得深入研究。 首先,我們透過高香宮主委提供的【高香宮史誌】、相關書籍與網路蒐集資料,來認識「十二張犁」、「高香宮」、「五穀大帝」與其他供奉的神祇之民間傳說,並了解歷史沿革、廟宇建築特色等,以深入研究我們的主題;再進行高香宮的主委葉海軍先生的人物專訪與擔任「小小記者」,以清楚高香宮更多歷史淵源、廟會活動與經營廟宇的模式等,並拍攝廟宇內外的建築、彩繪等藝術特色;然後設計幾道題目,到人潮眾多的彰化地區進行問卷調查,經由統計製成圓餅圖或柱狀圖來分析與探討傳統文化的興衰。 希望藉由這次的研究,跟大家傳達農業社會對神明的尊敬、民俗宗教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地方歷史古蹟的特色等,也希望藉由我們的力量,讓更多民眾以謙卑的心尊重傳統宗教文化與建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