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麻薏由來


     麻薏(芛)為黃麻的嫩葉,盛產於夏季,台灣中部地區常用來煮湯。而黃麻是台中地區的特產之一,因台中的地形與氣候較適合種麻,所以在台中的南屯區是主要的產地,在彰化以南、豐原以北較少有栽種。

黃麻特色

說明

型態

一年生草本或小灌木,分為圓果種及長果種全株光滑無毛,高約1.0- 2.5 m,多分枝,莖為紫色。葉橢圓形、卵形至披針形,長約4- 14 cm,寬約0.75– 5.5 cm,膜質。單花,花辦五片,黃色,著生莖節上或節間,花期十月到隔年一月。蒴果圓形至倒卵形,直徑約0.7- 1.3 cm,表面有深縱溝和皺褶。

功效

據中山醫學大學教授王進崑研究發現,中部地區盛產的麻芛可阻擋致癌物質自由基生成,效果是維生素E的五倍、維生素C的七倍。自由基是種不穩定的物質,一旦生成就會攻擊人體組織、DNA等,導致發炎和致癌,麻芛中含有植物性化合物,研究顯示,可成功阻擋自由基生成,具有防癌、治療發炎的效果。


(二)麻薏歷程

年代

用途發展

日治時期

日本以殖民政策的方式,在台灣發展現代化農業,採取「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策略發展農業,大量出口稻米和蔗糖,以生產日本所需的糧食,來支持日本對世界的侵略戰爭,因應運銷的需求,需要大量的麻袋故對麻布袋的需求大增。

光復後

農業因在戰時遭到破壞,因此農業生產嚴重退步。台灣光復以後,在民國四十二年為配合米糖增產,黃麻生產列入第一期經濟建設四年計劃內,以自給自足為目標。不過到50年代,因為人造纖維的使用普遍,取代了黃麻的地位,黃麻的產量隨之銳減。

現在

民國四十六年,台中區農業改良場以黃麻種子研發名為『台中特一號』的新品種,開啟麻芛在台中盆地大量種植的歷史。南屯是目前台中市農地面積最大的地區,地形及氣候最適合種麻,而號稱「麻芛的新故鄉」。
麻製品因需求逐漸漠落,而開始了麻芛文化的保存運動。保存運動
不單只著重於日常生活的面向,在飲食文化以及醫療功效方面也開始被研發,包括地方農會及地方社團辦理的麻芛手染、編織研習以及陸續由學界、醫界發表的麻芛相關研究等,「麻芛」文化產業並獲行政院文建會遴選為『地方產業視覺形象設計規劃』專案之一。


  麻芛文化的保存,不單只著重於日常生活的面向,在飲食文化以及醫療功效方面也開始被大力研發,包括地方農會及地方社團辦理的麻芛手染、編織研習以及陸續由學界、醫界發表的麻芛相關研究等,「麻芛」文化產業並獲行政院文建會遴選為『地方產業視覺形象設計規劃』專案之一。

(三)麻薏製成


  在麻薏田中用鐮刀割下黃麻,因為葉脈食用起來的口感不好、苦味較重,所以割下來的黃麻需用手工把葉子跟葉脈分離,分離過後的嫩葉集中在白色棉布袋中,再透過大量的水擠壓搓揉把裡面的苦汁擠出來,整個過程需要花費半天的時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