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踏東河>東河的景點   
 
東河的景點

東河景點地圖(張廷嘉繪製)

登仙橋遊憩區:

       位於泰源幽谷內,馬武窟溪流經此處,經過了千萬年的侵蝕作用,將堅硬的岩層切割,形成壯麗的峽谷景觀,可媲美中部橫貫公路。沿著東富公路北行可以到達登仙橋,而登仙橋有分舊橋與新橋,兩橋相連形成一個環景步道,可以一覽碧綠溪水與陡峭峽谷的美麗景觀。每到晨昏時段,登仙橋附近會有一群臺灣彌猴出沒覓食,是台東賞猴的最佳地點。

登仙橋遊憩憩區(浪來了團隊拍攝)

金樽陸連島遊憩區:

       與海岸平行的離岸島,會對前進的波浪產生繞射作用,繞射波最後在島與海岸之間相撞,因能量的消滅,逐使扐攜帶的沙礫沉積下來,形成連島沙州,退潮時,沙州露出水面連接離島即為「陸連島」。金樽陸連島是臺灣唯一正在生成的陸連島,深具學術 價值,又因形狀頗似船錨,亦稱「錨島」或「錨狀礁」。
  由觀景休憩區有一步道可直抵海灘,美麗的林間景緻及海岸風光盡收眼底,迷人的細緻沙灘,是許多情人最喜愛踏海駐足之處,遊玩了沙灘,回到觀景休憩涼亭,喝一杯香濃的咖啡,十足愜意。

金樽陸連島遊憩區(浪來了團隊拍攝)

東河橋風景區:

       東河舊橋建於民國19年,由日本籍工程師吉田課長設計,為了因應地形並且保留溪中巨石景觀,將其一半設計成拱型結構,另一半則是支架式的橋墩,兩邊形成有趣的對比,是極為罕見的橋墩設計,堪稱一座與自然環境最佳結合的橋樑,更被文建會列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舊橋早已功成身退,禁止車輛通行,但優美的造型及周遭迷人的景色,使得東河舊橋依然退而不休,繼續粉墨登場,在休閒觀光上重新出發。橋下散布的許多形狀不一的白雲母石,與碧綠的溪水相映成趣,形成美麗的自然景觀。

東河橋風景區(浪來了團隊拍攝)

東河遺址群:

       馬武窟溪源自海岸山脈東坡,在臺東縣東河附近進入太平洋,出海口附近的南北兩岸的海階上,共發現有八處的史前遺址;年代上從舊石器時代跨越到金石併用時代,直至現代這裡也有兩個阿美族聚落,東河的阿美族地名「舊日」即為大小馬武窟社所在。馬武窟溪南北兩岸遺址亦可泛稱為「東河遺址群」。
       當地史前文化延續甚久,最早為長濱文化,見於東河北Ⅲ遺址(或稱小馬洞穴遺址)下層;當時人口不多,利用天然的海蝕洞穴為棲身之處,形成遊團式的小型社會,主要以漁獵與採集維生,以礫石偏鋒砍器、石片器和小型石英刮削器作為日常生活工具,尚不知磨製石器,陶器的製作與使用亦未出現。

東河遺址群及文物(圖片擷取自東河遺址群網站)

東河部落屋:

       東河部落屋位於東河橋旁,緊臨著馬武窟溪口的河岸,部落屋是由當地阿美族人用傳統的茅草、竹子、木頭搭蓋而成,周圍種植了很多椰子樹,夏天時可以感受到熱帶的南洋風情。    
       東河部落屋現在是由瑪露阿瀧文化發展協會經營管理,除了可以讓遊客了解阿美族傳統的建築與文化之外,還經營了民宿、原住民風味餐及用竹筏遊馬武窟溪等體驗活動。

東河部落屋(浪來了團隊拍攝)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前有絕佳的視野可以眺望美麗的太平洋,後有高聳的海岸山脈,可以說是依山傍海,園區裡有管理處,是掌管花東海岸線的行政單位,園內有很多提供給遊客的旅遊資訊,還有一些原住民的文物展覽活動,還會不定期地舉辦體驗活動,內容非常多元豐富。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浪來了團隊拍攝)

     
 
返回最上面
 

2015 第十六屆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 台東縣立成功國民小學‧浪來了團隊製作
最佳瀏覽環境:chrome  網頁最佳觀賞解析度:1024 X 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