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遷居至禮納里後可以獲得安全居住環境,但部落人們的心中難免還是會想起過去的日子,山上雖然有交通不便、地層滑動等等不理想的地理環境因素,但卻是祖先居住的地方,自己真正的故鄉。

   為了能夠更深入探討遷村至禮納里後,新環境對部落文化造成的影響,我們不僅再度探訪禮納里、而且尋訪瑪家部落的原鄉,藉由導覽行程,讓大家能更加認識禮納里,了解部落的原先景觀與變化,了解環境變遷對原住民部落生活及文化的衝擊、影響。

  瑪家部落是居住於禮納里的三個部落中距離原鄉最近的,從禮納里出發,大約30∼40分鐘左右車程就可以到達瑪家舊部落所在地。往瑪家的道路是暢通的,繞著蜿蜒山路而上,終於來到瑪家部落的舊地。

部落入口的歡迎牌示默默矗立山路旁

往部落的道路牆面略顯斑駁的雕刻圖案,但百步蛇依然額首

  部落對面的山頭還遺留著土石崩落的痕跡,讓人不禁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莫拉克風災後,瑪家舊部落被勘定為不安全、不適合居住的地區,經過政府和部落多次的協商,終於決議部落集體遷村至禮納里。而今走在部落街道,巷道中不見人跡,只看到一戶戶鎖著大門的房屋。

部落對面山上,土石崩落痕跡清晰可見

部落中,街道上杳無人跡

每戶人家都是大門深鎖,不見人蹤

部落中常可看見的石板建築依然留存

教堂雖然廢棄,但已經都在禮納里重建完成

學校、政府機構都已搬離,人去樓空

  車子停在已廢校的瑪家國小,因為再進去的山路更狹小、顛簸,加上路況不熟,所以我們安排換搭當地接駁小貨車,深入山區進行一場瑪家原鄉生態之旅。山中道路曲折,隨著車子一路搖晃,終於到達步行的起點,協助導覽解說的Lambau早已經在路旁等候。站在海拔約1000公尺高的路旁向對面望去,雄偉的大武山清晰可見,更看到難得的雲瀑現象。下車後,首先Lambau帶領大家進行了一場部落祭拜山神和過火的傳統儀式。

下車了,終於到達步行起點,對面山頭上出現難得看見的雲瀑景觀

祭拜山神是部落傳統習俗,過去當部落的人回到部落時

為了怕一些邪靈會跟隨而來,所以會在部落出入處用檳榔、米酒等物祭拜山神

祭拜山神後,還要過火驅邪(用腳跨過火堆),以便消除惡靈、祈求保佑

  接著展開山林的生態探訪,一路上,Lambau為我們介紹瑪家部落的原鄉植物和傳統風俗,透過詳細解說,不禁發現:山,是那麼的迷人,一草一木也代表了部落老祖先的生活智慧!

月桃

月桃葉除了可以編織做成草蓆、包包外,還可以用來包裹食材,例如:奇拿夫(Chi Na Vu)的最外層就會用月桃葉鞘絲來綑綁。除了原鄉可見外,部落的人也已經在禮納里種植月桃。

相思樹

相思樹是瑪家舊部落主要林木,此地的原生林是日治時期造林的結果,當初主要是拿來做成煤炭,供火車使用。

象草

外來物種,起初引進山中是要養魚用,但效果不佳就隨意丟棄。但象草擴散力強,具侵佔性,難免造成原鄉的生態破壞。

芒草

芒草不僅可拿來包裹部落傳統食物奇拿夫的食材,也可說是過去原住民的手電筒呢!以前夜晚外出時,通常就會拿曬乾的芒草束(去除芒草葉只留下莖的部分, 再曬乾捆紮成束)點燃成火把,當作照明工具。如果芒草火把快燃燒完時也不用擔心,因為家家戶戶門外皆備有芒草束,需要的人可以自行隨手取用。

颱風草

往昔老人家相信從颱風草葉片上的褶紋數目可預知這一年颱風侵襲次數!

油桐

油桐子可以榨取桐油,主要用在工業上。在舊瑪家部落大約四、五月時可以賞桐花。

腎蕨(羊齒)

腎蕨生長於地下的圓球形塊莖含有豐富汁液,吃起來有些酸澀,但卻是部落族人登山迷路缺水時的救急植物!腎蕨莖葉通常還拿來編織成花環(兩片葉子為一束,再將三束葉片交叉編織成條狀)。

李樹

據說詩仙李白的名字即是由「李花怒放一樹白」一句而來,山上的李樹主要是生長紅肉李,往昔因人力外流,李樹林也逐漸減少,但這幾年來有族人回山耕作,已經慢慢復育。

馬告

又稱山胡椒,果實是一種原生香料,可以用來蒸魚。

熱帶水蜜桃

近幾年引進熱帶水蜜桃,種植成功後,為族人帶來許多經濟利益。

   佛手瓜

佛手瓜的嫩莖即為龍鬚菜。

咖啡樹

瑪家部落目前不少人回原鄉種植咖啡樹,咖啡樹至少要成長四年才開始有收成,咖啡果實收成後必須先去皮才烘焙,去皮方式有水洗法和日曬法兩種。

水鴨腳秋海棠葉

長在陰暗潮濕地方,山上迷路缺水時,除可利用腎蕨的塊莖外,也可以利用水鴨腳秋海棠葉的莖來補充水分,莖有白色與紅色,去皮後可食用,味道微酸,白色酸度較高。

筆筒樹

又叫做蛇木,可以說是台灣蕨類物主中最為高大的,葉子脫落時會在樹幹上畫出圓形的葉痕。

沙欏

沙欏和筆筒樹都屬於蕨類,長得很類似,主要分辨方式:桫欏的葉子不會掉落,會留在樹幹上,而筆筒樹的葉子會脫落,留下一圈圈葉痕。

冇骨消(冇,音同某)

蜜源植物之一,嫩莖葉及果實都可以食用,但莖葉帶有異味。根與葉曬乾後是治療跌打損傷、消腫毒的中藥材。

農地旁的小智慧,鐵絲網的矮牆上排放了用鐵絲串連的鐵鋁罐,當山豬竄入碰觸到圍牆時,會牽動鐵鋁罐互相碰撞發出聲響。

綁在樹幹上的鐵絲陷阱是用來獵捕山豬,通常看到芒草上打結,代表附近可能設有捕獵陷阱。

  一場風雨讓瑪家原鄉土地變成了危險之地,部落也因而不得不遷村,但是對故鄉的懷念,對山的眷念,卻是難以遺忘!從禮納里到瑪家部落原鄉的路上,隘寮溪依然蜿蜒在群山間,只是河中的清澈溪水卻已經乾枯一空,只剩下層層堆積的土石,令人觸目心驚,大自然是美麗的,但反撲的力量卻也是驚人的!來到山上,山依然挺立,但地層變動的危險讓部落族人被迫遠離家鄉,村落內不見人蹤。風災帶給大家的不僅是傷痛,更是警惕:愛護山林、維護自然,不要再有人為破壞!

往瑪家舊部落的山路,只見隘寮溪的河床整個都堆積了土石,令人怵目心驚。

站在瑪家原鄉的山上,山依然挺立、樹依然翠綠,愛護山林、維護自然,美麗山林永遠存在!

《照片拍攝:頑固鷹群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