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住在山上的日子是緩慢的、悠閒的,部落族人熱愛親近土地與大自然,習慣於住屋附近種植經濟作物或傳統作物,家庭生活的食材取之於大地,耕地往往成為全家生活的主要依靠。如今卻因房屋毀損或原居地不安全,部落遷村至禮納里,大家雖然有了家,卻沒有了地,無法像往昔在山上一般,有寬闊土地可以自由耕作,部落的人始終難以捨棄過去在原鄉耕作的習性,更因遷居導致生活環境的變遷,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應與遺憾,尤其是老一輩的長者更是備感失落!只是就算想回原鄉耕種也是路途遙遠,因此部落也一再提出耕地的需求。行政院重建會體認居民此項需求,協調各相關部會及屏東縣政府,為禮納里的居民規劃出所謂的「心靈耕地」。

瑪家部落導覽員王雅馨說到:

  剛來到禮納里時並沒有田地,這是很不符合原住民的「家」的概念。而且老人家剛搬來時,沒有田可以耕作,就等於沒有運動,很常生病。透過重建會、世展會、屏東縣政府各單位評估、討論,覺得需要給大家一塊耕地。

  心靈耕地是屬於非經濟型耕作空間,主要分布於禮納里周遭兩側的綠色廊帶,是由屏東縣政府向台糖租用土地,讓部落的老人家可以自行耕作小米、紅藜、芋頭及樹豆等傳統作物,恢復傳統土地勞動的生活方式,慰解原鄉情懷。

綠色、黃色、藍色線段分別代表禮納里三個部落的心靈耕地分布地點

主要分布於禮納里外圍兩側的綠帶

《圖片來源:取自Google Earth地圖,頑固鷹群修改》

  心靈耕地的分配以戶為單位,每一戶分配10公尺乘10公尺的面積(0.01公頃), 因為每個部落戶數不同,所以各部落分配到的總面積也不一樣,各部落對分配到地耕地要如何分配族人使用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例如:好茶、大社都是分配給各戶自行耕作,瑪家則共同管理,做為部落共同使用的一個生態教室。

禮納里的心靈耕地,各戶栽種方式不盡相同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走訪禮納里的心靈耕地,隨處可發現 一些部落老人家耕作上的智慧,例如:耕地 通常是多種作物混合耕種植(雜種),同一塊耕地上會栽種不同類作物,避免氣候等因素導致某些作物損失時,還可有其他一些作物可供採食。作物栽種位置有其順序,耕地中間部分栽種根莖類作物為主,周圍才栽種樹豆、木瓜等較高的作物,讓塊莖類作物能夠有足夠空間生長。耕作前通常會先翻土,並將土中的石塊挑出,因為根莖類作物生長時碰到石頭會容易變形,挑出的石頭也可以利用堆做矮牆。作物收成後,通常原株會砍除,有些老人家會將其堆集成堆後點火燒掉,但有些人則是會直接堆在耕地旁邊,這些作物殘餘因此變成有機肥料,耕地就不用另外再施肥。此外,種小米的地方通常都會掛放一些鐵罐或寶特瓶,這是因為小鳥或麻雀常會來吃小米,所以在耕地周遭布置一些瓶瓶罐罐,還有一條繩線,老人家不用一直跑來跑去地趕鳥,只要拉動繩線,那些瓶罐就會撞擊產生聲音,就會把小鳥嚇走。

耕地通常是多種作物一起栽種

一旁矮牆的石塊是耕地播種前翻土時挑出的石頭

周圍栽種其他樹種

中間種植根莖類作物,給予充足生長空間

利用繩子拉動瓶罐發出聲響趕走小鳥啄食小米 砍除的作物堆積後燃燒,或放置一旁做成堆肥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雖然心靈耕地分配的土地面積不大,而且缺少灌溉水源(只能來回從家裡提水灌溉),但大家還是盡量利用,栽種各種傳統作物。透過心靈耕地的規劃,讓部落的人,尤其是老人家可以找到跟原鄉生活相接近的氣氛與生活模式,也藉由栽種傳統作物,紓解思鄉情懷,進而親近並認同禮納里這片土地,因為過去部落在山上的生活態度就是:「動手做土地」,透過土地耕作才會覺得在這塊土地上生活!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除此,位於禮納里的長榮百合國小為了讓學生們增加對土地的親近感,也利用學校前後空地,打造「心靈耕地」,邀請部落族人擔任耕作老師,讓小朋友在參與耕種過程中,認識部落文化、學習傳統耕作技術。

禮納里的心靈耕地

《照片來源:頑固鷹群團隊拍攝》
 

《參考資料》

網站

行政院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