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sitemap    

巴洛克式建築

老街上的巴洛克式建築代表:◎顏宅 ◎陳宅 ◎東芳樓

(一)『巴洛克』(baroquo)一詞的由來
巴洛克是16世紀到18世紀流行於歐洲的藝術型式,源由可能有三:
1. 義大利語的baroco 嘲笑中世紀黑暗粗鄙的神學。
2. 義大利語的barocchio可疑的買賣活動。
3. 葡萄牙語的barocco指變形的珍珠(畸形的珍珠)。
因此,巴洛克一詞原義有奇異古怪的意思,古典主義者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風格。這種風格意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型式,追求自由奔放和表達世俗情趣。
(二)『巴洛克』興起的原因:
1. 對文藝復興時代那種講究平衡、莊重、邏輯及理性的反抗。藝術家常使用較突出的手法來表現平衡的效果。
2. 處於君主專制政體發達的時代,需要莊嚴而富麗的風格以表現帝王的權威。
3. 公教對抗改革以後,激起了宗教的熱情,此風格能夠表現宗教運動的特質,因此有人說巴洛克為對抗宗教改革的產兒。
(三)『巴洛克』的特質:
1. 具有動感,追求戲劇性、誇張、透視的效果。
2. 立圖表現或暗示無窮感,運用變換透視效果使其變得撲朔迷離的鏡面手法。
3. 強調光線,設計一種人為光線,而非自然的光,產生一種戲劇性氣氛,創造比文藝復興更有立體感,深度感,層次感的空間。
4. 將建築,繪畫,雕塑型式融為一體。
(四)『巴洛克』建築
指異於古希臘羅馬的建築風格,是17世紀至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被譏諷為過度繁複與過度華麗,反映出極致的藝術概念和優質的工藝技術。巴洛克建築那時最醒目的建築物是教堂和宮殿。第一座巴洛克建築:耶穌會教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的建築。
(五)『巴洛克』建築的特色
1. 建築雄偉、雕琢裝飾華美,外型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
2. 廣泛大量的運用古典的因素,如:柱子、圓頂、拱門和神話故事的雕塑。
3. 色彩極強烈,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從複雜的幾何圖形中變化出更複雜的圖形或空間。

................................................................................................................

◎顏宅
(一)住址:光平里員鹿路二段242號,坐東朝西
(二)建造時間:日治昭和初期
(三)資金:日幣2000元所建
(四)建造者:顏成財
(五)歷史:當時開設『自利號』麵店,生意興隆,遠近馳名。顏世後代較著名,為子湖東國小退休老師顏清田,孫子輩仍居住在此。
(六)建築特色:
1.為二層樓紅磚洗石子,仿巴洛克式的日式建築。
2.二樓頂端的女兒牆,有四根直立的洗石子方柱,上面放置四顆圓球。
3.中間為仿洋式半圓形山牆,牆面為卷花吊草的泥塑,中間為圓形勳章泥塑,其間為紅底白字的『顏』,非常醒目。
4.半圓形山牆上的菊花瓣卷草紋飾破損。
5.二樓為直條式三開窗,外層鐵欄杆被橫切一半,應該也是戰爭末期捐鐵愛國運動捐出。

顏宅街屋竟然只花了2000元就能蓋成,不難想像當年的幣值之高。也許花個幾毛錢就能買碗麵了。顏宅的山牆雕花好細緻,顏字周圍的顏色雖歷盡滄桑也不減它的風華。讓人實在敬佩師傅的巧手,只是可惜這些老房子怎麼都無法好好的保存舊貌。

<top>

........................................................................................................................................................

◎ 陳宅
(一)住址:光平里員鹿路248號,坐東朝西。
(二)建造者:陳潭,陳氏原是福興鄉外埔人,與鹿港富紳辜顯榮為姻親,乃取得溪湖庄的食鹽專賣權利。
(三)建造時期:昭和2年興建(1927),已有86年歷史。
(四)由來:民眾稱陳宅為『鹽館』,稱陳氏為『鹽館潭』。
(五)歷史:長子陳在南日治末期曾與此經營計程車,光復後在男子貞南曾在此經營元成油行兼營雜貨生意。現在此地產權為陳氏三子在南、在福、乾德的後代所有,已經無人居住。現在子孫較著名者孫貞南,為彰化著名國泰遊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六)建築特色:
陳宅為二層樓洗石子,仿巴洛克的建築。
1.二樓為直條式三開窗,外層鐵欄杆切除,為戰末捐鐵運動捐出,沒有回補。
2.二樓的女兒牆採三角形,左右柱子造型簡潔。
3.三角山牆以卷花吊草泥塑成勳章狀,中間楷書「陳」字。
4.山牆角尖處以雲朵配三片葉子,用一串珠子吊著勳章紋飾,寓意不凡。
走過陳宅,仰望二樓頂上的山牆,感受到它的素雅,想像當年的泥水師傅是如何細心的施作?在當年,它有著什麼樣的風光?舉步間,彷彿自己也成了來此買鹽的小客人呢。

<top>

........................................................................................................................................................

◎東芳樓
(一)住址:位於光平里員鹿路三段246號,坐東朝西。
(二)建立時間:建於日治昭和初期。
(三)建立者:由日治時期擔任保正的仕紳陳老成所建。
(四)歷史:東方樓是日治時期溪湖鎮著名的酒家。
(五)建築特色:
1.為兩棟街屋合併。
2.是清水磚洗石子的牌樓式街屋,二樓以上為洗石子的立面和直條式的三開窗,外層為鐵欄杆,被橫切一半,亦為戰爭末期捐鐵運動所拆。
3.二樓窗上一排四葉紋裝飾,二樓頂端的女兒牆,分置四根方柱,上面放置四個圓球。
4.兩側為短女兒牆面,上面有連續菱形圖案,中間的女兒牆挑高如梯型牌樓,上面泥塑『東芳樓』三個大字,『芳』字的草字頭已經掉落。
5.上層牆面為卷花吊草泥塑紋飾,彷如兩條綬帶,中間置一圓形鑲珠子的勳章泥塑,紅底白字『陳』代表主人家之宅。
6.兩側各塑一根仿希臘式的半圓柱,柱上放置四角泥塑桌,桌上有兩隻如龜兔的泥塑,相當有創意。
7.『陳』字上面為半圓突出山牆,泥塑三隻石獅子,中間一隻較大帶角的靈獅咬住勳章綬帶,兩旁小獅子面帶微笑,往下觀看,神情相當愉快。
東方樓之創作:彰化知名秀才施梅樵一首〈首憂望日過菱香吟社彤雲邀會及傳心秋陽策強飲於東芳旗亭〉的古詩,記錄當時酒樓盛況。
「娟娟月色逢三五。菱香詩壇誰盟主。循例望夜共攤箋。一詠一觴聚吟侶。風流叔度惠然來。主賓聯歡忘溽暑。攜手同登東方樓。紅粉兩行心得所。開懷暢飲且飛觥。惜非其時罷歌舞。佳人拇戰逞奇才。發聲如雷汗如雨。座客敗北默無言,娘子一軍洵勇武。吁嗟乎,男兒莫漫誇剛強。一怒直欲震四方。疾趨應早防蹶足。驊騮未敢恃騰驤。」
原來這是間酒家呢,日治時期也有「夜店」呢!只是這間的水準高多了。站在員鹿路的這角落望過去,想像當年此樓的盛況,在車水馬龍、熙來攘往的人群裡,有文人雅士,有富商巨賈這些人聚在這兒把酒談笑,也許還談論著國家大事,哇,實在令我心嚮往不已。真想時光倒流,親身走入這縱身數十公尺、寬兩棟街屋的酒樓。

<top>

資料來源:溪湖鎮誌、台灣的老街, 黃沼元著, 遠足文化出版社、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