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sitemap    

戰後時期

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撤遷來台,同年頒布戒嚴令,並開始進行土地改革。此時的溪湖鎮仍以農業為主,工業並不發達,商業圈在中街一帶.和日本統治時期相比,並無顯著的變化。由於糖廠仍是重要產業,每逢甘蔗收割季節,會吸引許多臨時工前來,這些來自鄰近鄉鎮的臨時工會到中街消費,因此光復初期的溪湖中街仍十分繁榮。

民國60年代後,溪湖的商業圈逐漸有變化,彰水路也是南來北往的主要幹道,商業也逐漸繁榮了起來,再加上溪湖國中成立,形成文教圈,因此銀行、郵局、眼鏡行、服飾店、小吃店…等相繼出現,彰水路商圈逐漸形成。
民國67年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經由溪湖東邊的巫厝經過,連通員林交流道的員鹿路也隨之繁榮了起來。

1980年代後,隨著國內經濟開始快速發展,溪湖鎮的工商業也快速成長,東環路與西環路的開發,聯繫了員鹿路、彰水路、二溪路三條對外的主要道路,商業重心也逐漸移至新興地區,原來為商業中心的中街因為街道狹小停車不易,反而逐漸沒落。除了道路的開通帶動其他商圈地區的繁榮外,糖業的沒落也是原因之一。1980年代國際糖價下跌,使糖廠的製糖量逐漸縮減,而糖廠的沒落也連帶的影響了溪湖鎮的農工商業發展。在製糖量減少之下,溪湖及鄰近地區的甘蔗種植面積減少,導致鐵道幹線的甘蔗運輸量也隨之大減,導致鐵道幹線陸續被拆除,從全盛時期的288公里,遞減至今的125公里,於是溪湖糖廠的鐵路業務逐漸由公路運輸所取代,糖廠失去傳統農業成長中心的功能,無法再有效聚集周邊賴以生活與生產的人口,老街光環逐漸淡去。

 

資料來源:溪湖鎮公所、照片:施榮懋先生提供

與日治時期相比,福安宮員鹿路及太平街的店舖減少了非常多,從日治到現今仍在營業的店鋪僅剩一二家,溪湖戲院和泰山戲院也於民國80年代相繼結束營業。平和街因有傳統市場,影響不大,目前仍是市聲鼎沸的地方,兩旁的老房子也多數保留下來,是最感受老街熱鬧的地方。
中街雖然沒落了,但其保存良好的巴洛克式建築,完整而素樸雅致的溪湖庄役場,街頭藝陣的鄉土文化,皆是溪湖寶貴的歷史文化資產。鎮公所在2007年農曆節前首度舉辦年貨大街活動﹔2007年3月和2008年元宵節更舉辦「春之頌-街頭拚街尾活動」,再現日治時期的「街鬥」,喚起鎮民對老街的情感和記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