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神將骨架是由竹篾所編成的橢圓狀中空的竹架子,南部地區稱為『將爺骨』或『將爺架』。蘆洲地區則稱為『篾籠仔筐』。做骨架的材料則以秋末所砍的孟宗竹最好,因為這個時節的竹子比較不容易被蟲子蛀蝕。砍下之後的竹子就開始要做神將的骨架,其製作流程如下:
二、製作步驟
步驟一:先將竹子晾乾。
步驟二:劈成寬度適中的小竹條,組裝前要先把竹條邊緣清乾淨,這樣才不會刺到人。
步驟三:將彎曲的竹子彎曲的地方用火爐燒烤一下,就可以弄出想要的形狀。
步驟四:加強固定,黏上黏漆。
步驟五:加強墊肩。加強墊肩是為了讓神將的肩膀墊高的製作技巧,因為大型神將與凡人一樣,如果肩膀下垂,就變成是『垂肩』,就會顯得是無精打采,因此,在組裝神將的時候第二個步驟就是用大張的海綿在正中央先剪出一個頭圍大小的大洞,然後平鋪在骨架的頸部上。這樣看起來就會英姿煥發,威武的樣子。
三、我們的觀點
王柏鴻:以前我都不知道神將骨架也可以叫作將爺骨、將爺架,也不知道骨架是竹子做的(因為我以為是塑膠做的,以減輕重量),而且還讓我知道骨架最好是用孟宗竹,(不知道我外公的竹子可不可以做,那是用來產綠竹筍的),還讓我了解製作骨架的人苦心。
曾元廷:以前我以為神將的骨架是用塑膠製的,現在才知道原來是師傅使用經過多次篩選的竹子慢慢編出來的,真是太令人佩服了。沒想到神將不只需要露在外面的地方需要費功,連裡面也馬虎不得,看來神將真的是所有師父的心血結晶呢!
吳品諭:原來,好的神將,是需要非常多好的材料,例如:孟宗竹.....我想:「這麼上等的材料,一定需要許多的費用,也一定需要許多的人力,因為,也需要有許多的人種植孟宗竹、砍伐孟宗竹。所以,製作一尊完整、好的神將,一定非常耗時、耗工呢!」
李欣諭:我本來想說骨架應該不會是竹子做的(因為這樣背起來會很重),沒想到真的是竹子,而且還是用高級的孟宗竹做的呢!沒想到在骨架的部份也要這麼的費工,內部的細節也不放過,這讓我體會到了那些製作神將的師傅的辛苦!
許銘顯:之前,我還以為神將的骨架就只能這樣叫,現在才明白能叫做將爺骨、將爺架、篾籠仔筐等這些名詞,而且,我非常的驚訝,神將的骨架要這麼耗費精神、人力、時間與金錢,如果沒有這些條件,就沒辦法製作神將,能將神將製做成在繞境時的樣子,一定要花更多手藝和精神吧!
黃順威:哇!製作一尊神將的骨架,原來是這麼的難啊,經過好多細節,原來做一尊神將的骨架,要有很好的技巧,不然背的人可是會很吃虧的!我發現製作好的骨架也要經過晾乾。以前我只認為直接砍樹做成骨架要的竹子模型,然後直接組裝,但不是,是我大錯特錯了,還要經過:晾乾、邊緣也要清乾淨才不會刺到人、還有竹子彎曲的地方用火爐烤一下...等等的過程,看到那些師傅在製作骨架的畫面,還真是辛苦啊!
何冠霆:原來製作神將的骨架的過程是這麼的辛苦,我真的是要好好的給這些師傅們感謝了。如果沒有這些師傅的話,蘆洲就不會有神將窟的美稱了,而且看到這些師傅的手藝,更是覺得不能讓它逐漸走向沒落,記得王兩傳師傅說過,所謂的手藝、工藝,就是要用手去做出來的藝術品,也可以說,用手做出來的才能稱作藝術品,這樣做出來的藝術品才有包含製作者的用心及感情,東西才會傳神、傳意,這也是我們特有的技術,所以我們不能讓它失傳了!(感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