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緣起
基金會創辦人林金悔,於76年11月26日起在台南縣將軍鄉漚汪文衡殿廟口廣場策劃展開五天的文化薪傳。
這是「民間劇場首度下鄉暨漚汪人的薪傳」系列活動,由台南縣政府及文化中心主辦的這場系列活動,凝聚了漚汪及北門區藝文及人才與智慧,以「鄉里培育人才,人才回饋鄉里」的精神,使源自民間的活動,回饋民間,藉此不但結合更多的民間藝人,也期望喚醒地方民眾重視,保存在自己鄉里產生的民藝。
小庄頭大轟動,台南縣將軍鄉漚汪庄,獨立撐起長達五天的「漚汪人的薪傳」,吸引十萬人前來参觀,並於普渡大拜拜之後圓滿落幕。「漚汪人的薪傳」重頭戲是文建會的「民間劇場」下鄉,在五天會期內,國內知名的明華園歌劇團、南聲社、黃俊雄布袋戲團、新合興歌劇團等,以接力棒方式輪流在漚汪廣場獻藝,贏了千萬個的掌聲。除了戲曲外,民間劇場的民俗技藝人馬,也在臨時搭建的帳棚內,展現令人嘆為觀止,目眩神馳的手藝,無論女紅、書藝、塑藝、童玩、編藝、雕刻等藝人,時時刻刻都被好奇、仰慕的四周鄉民所包圍,一而再、再而三的施展絕藝,做的人高興,看的人也眉開眼笑。許多人遠從全臺各地慕名而來,將廣場擠的水洩不通,木偶戲震天的砲聲,與小吃攤的吆喝,人潮喧囂,組合成熱鬧的交響曲。
於是基金會創辦人於民國七十六年邀請北門區(鹽分地帶)藝術家返鄉寫生,並出版《北門區寫生作品集》。從此與北門區旅外鄉親密切往來,深切體會北門區人才之多及對於家鄉惦念之熱情,遂於民國八十六年與在地人士成立「財團法人西甲文化傳習基金會」。民國九十二年五月改稱「財團法人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持續推動北門區文化工作。長時期的努力,累積甚多地方文物和工作經驗,激發更多理想,是故在原鄉興建「鹽分地帶文化館」對於北門區人和基金會創辦人而言,遂成勢在必行之重要而美好的大事。
基金會會址:臺南縣將軍鄉西華村66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