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專題簡報|返回首頁|

首頁→老街古今→老街改建

總計長逾260公尺的民權老街,共有100多間古老街屋,全盛時期老街,商行林立,除了染坊外,還有醫院(位於興隆宮後方)、紙糊店、理髮店、壽材店、中藥行,加上附近又有台車軌道經過,又有七股(三峽、鶯歌、大溪中庄、樹林柑園)信眾信仰中心的清水祖師廟及宰樞廟等,盛極一時。

曾經繁華一時的三峽老街,同樣面臨過歲月摧殘的威脅,所幸政府於民國九十三年投入經費,全面整修老街建築、街道,在保存老街建築風格的原則下,重現老街風華。

三峽民權老街的重建工程並非一蹴可及,而是歷經了20多年的爭論、整合,才讓老街得以呈現出新風貌。民國80年間,民權老街一度被指定為三級古蹟,當地居民對「保留」與「拆除」態度兩極,經過多年努力「保留」聲音終被認同,行政院文建會補助三峽民權老街改造整建,台北縣政府城鄉局以「原建築、原材質」方式修復,並補強建築主體,把過去老街著名的拱型騎樓、原木建築完整保留。


老街街屋復舊整修工程,分成公辦復舊整建工程(包含街屋第一進、騎牌樓及景觀道路)及民眾自辦獎補助復舊工程(街屋第二進)兩部分。工程施作初期加入復舊工程施作之街屋數僅49戶,但經縣府努力協調,截至94年底加入復舊整建戶達94戶,已占街屋總數95%,目前值得縣府與老街居民慶幸的是老街的復舊整建,於956月獲得「2006國家卓越建設獎暨國家環境文化季」優良環境文化類全國首獎卓越獎獎項的肯定,而公辦復舊整建工程也於957月完成。完工後的老街預期將以嶄新且傳承歷史意義的建築風貌與世人見面。

三角湧老街區包含騎樓連續拱圈,三拱牌樓面富涵巴洛克風格,為台灣少數保存完整且具歷史價值之傳統街區。為了兼顧保留老街建築與居民實際使用需求,整個保留整建案內容以老街房屋外觀整建及電桿地下化為主,同時也保留第一進的拱形亭仔腳、立面,讓老街建築得以在改建後煥然一新;第二進則是開放讓民眾興建房屋,讓居民得以在第二進後的基地上,興建四層樓(約15公尺)的房屋;民權路及週邊道路也鋪上石板路,未來將規劃為行人專用道,而老街的人孔蓋、門牌也都經過設計,呈現出盎然古意,也將為民權老街及其週邊,帶來商機。

   

 


整建工程特別採取「復舊工法與創新」為施工法則,不論公辦或民辦部份,縣府對於屋頂、木構樓板的修護、騎樓面扶正及補強工程甚或門窗修復準則的訂定等要求,處處可見古蹟保留與現代生活共存的用心。

資料來源:陳俊雄撰文,三峽老街─風華再現  城鄉改造,(http://www.taiwanfun.com/north/taipei/recreation/0609/0609SanXiaTW.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