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專題簡報|返回首頁|

首頁→老街古今→老街歷史

明末清初,渡海來臺開墾的移民,坐著船沿淡水河,逐漸往上游大漢溪畔的三峽地區開墾,形成村落。為了取水及灌溉方便,橫溪、三峽溪、大漢溪附近遂成為三峽最早開發的地區。三峽山區範圍廣大,先民耕種之餘,除了上山伐木、採藤、燒炭外,也採集了藍染的原料─大菁,加上運用清澈的三峽溪水,與由淡水河運進的布匹,造就了染布業之發展。早年三峽老街的商店就以染布業為最多。之後因外國人發現三峽地區的山地很適合種茶,又有天然資源樟樹,於是三峽居民又開始種茶並製作樟腦,染布、茶、樟腦於是成為三峽早年三大物產。清乾隆年間,安溪移民入墾漸增,「溪聚落」的形成讓三峽的第一條街「三角湧街」(今民權老街)於此時初具雛型。

日治時期第五任三角湧支廳長達脇良太郎於大正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四月到任,看到當時三角湧的街道狹窄,屋簷不整齊,亭仔腳〈騎樓〉也危險,且無排水溝,極不衛生,便決心要進行街區改正,好好加以整頓。於是開始著手規劃,計畫將原來的亭仔腳部份室內拆除,拖寬街道。建起磚拱騎樓和三拱式牌樓街面,屋簷利求整齊畫一。

街區改正的龐大費用需全由各戶自理,加上街區住戶們並不覺得街區的現況對他們有甚麼不便,改築工程的進行並不順利。達脇良太郎於是一方面要其部屬去監督,一方面則親自在下班後著草鞋到工地視導,並激勵街庄民眾。在他的熱誠感召下,起初裹足不前的民眾,也漸漸加入改建行列。不久,全部的街道拓寬,整齊毗連的磚造二層樓房聳立在三峽街上,整齊美觀,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而現今所見老街建築巴洛克歐風立面的形貌,便是始自當時。

    

〈圖文資料來源:認識三峽國小版(史蹟篇)。三峽鎮公所編印,87/6/30出版。〉

民權街68號白松樹手染店的白松樹阿公跟我們介紹三峽老街在以前的時候,單號門牌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商店,而雙號門牌的只有五分之一是商店,其他大部分是住家。因為單號的店面後方就是三峽溪,那兒有個渡船口,很多做生意的船隻在上面航行;而雙號房子的後方是鳶山,靠山邊的地方做生意的就比較少。
阿公還說,他們家在第一代是幫人理頭髮的,第二代是賣鐘錶,到了他這一代則是做旗袍的。只是現在穿旗袍的人愈來愈少,訂做旗袍的生意也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