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社區學校

回首頁 關於樂生 樂生印象 學校簡介 課程內容 人物訪問 進度報告 心得感想 資料來源

關於我們關於我們短片播放短片播放


王字型 | 蓬萊平安福壽舍 | 鍋爐室洗衣房 | 公炊澡堂 | 嘉義玉山處高舍
棲蓮精舍 | 經生惠生舍 | 貞德舍 | 怡園及反省室 | 消費合作社
聖威廉天主教堂 | 大風子樹 | 以院為家石碑

王字型醫療行政大樓

昭和五年﹝1930年﹞完工。早期第一進為行政辦公廳,第二進為 門診部﹝含藥局、掛號處﹞,第三進為重病房﹝又名「四號的」或「回春」﹞。第二進開始為隔離管制區,入口設有消毒池,院民不得跨越消毒池到第二進以外的空間,院民之信件、財物亦需浸泡消毒水後方可進出,而行政人員可不必消毒,經迴廊岔出之別道直通第二進藥局。三進之間以木製迴廊貫穿,古樸的建築常成為電視劇取景的地點。《回選單


蓬萊舍、平安舍、福壽舍

昭和五年﹝1930年﹞完工,為最早期院舍,早期稱之為「一號」﹝蓬萊舍﹞、「二號﹞﹝平安舍﹞、「三號」﹝福壽舍﹞病舍。而四號並舍則為今日之門診處,當時為重病房,亦稱「回春」。《回選單


鍋爐室、洗衣房

昭和五年﹝1930年﹞設立,原名「機關部」,為院內熱源供應的核心,鍋爐室所製造的蒸氣先進到洗衣房,再向上傳到公炊和澡堂,可說是樂生院的食衣核心,洗衣房作為蒸氣到達的首站,是連院內醫護都恐懼傳染的年代中,專供醫護衣物消毒的特殊空間。《回選單


公炊、澡堂

昭和五年﹝1930年﹞設立,日治時期是唯一的營養供應單位,後來才逐漸開放自炊,浴室後方的朝陽舍,將蒸氣管線向上延伸供應癱瘓病房直接使用,這兩部分完整體現樂生院作為社區的意涵。《回選單


新建舍、朝陽舍、嘉義舍、玉山舍、新生舍、處高舍

昭和九年﹝1934年﹞完工,為第二期院舍,包含朝陽舍、新生舍、大同舍、大屯舍、七星舍、竹雅舍、玉山舍和處高舍。這些院舍是早期總督府為了讓臺灣院民有家的感覺而搭蓋的,但最終風格卻非臺非日。此外,從院舍更名的歷程可以看到不同統治者將命名視為權力競逐的思維。《回選單


棲蓮精舍、佛教圖書館

民國41年10院,基督教堂完工,啟用時院內佛教徒紛紛以「人家的天堂蓋好了,我們的極樂世界呢?」相互詢問,院友金義楨寫信向外求援,選定當時院趨低窪陰溼的空地填土,一磚一瓦搭蓋佛堂「棲蓮精舍」,於民國43年5月落成。《回選單


經生一舍、惠生一二舍

經生一舍、惠生一二舍為樂生院中少數建於台灣光復後之建築物。經生一舍建於民國 44-45年間,為了蔣經國先生所蓋,原本預備給有位階的官員居住。惠生一二舍建於民國43年,由美援時期所興建,主要給一般榮民居住。這些來自大陸的軍人成為樂生院中極為特殊的一個族群。《回選單


貞德舍

貞德舍建於美援時期。「這個房子是蓋給沒有對頭的女人住的,整個房子這麼長,當初的位子擺的跟火車的車廂一樣,所以又叫做『火車棟』。其實它的本名叫貞德舍。男生不能靠近,靠近會被抓去關禁閉」﹝院民口述﹞。貞德舍最多曾有38位女性院民同時居住於此。《回選單


怡園及反省室

於1959年由美國協助建立的一個收容精神失序的院民的場所。恐懼、怨忿、悲棲、離別,多重情緒即使常人亦難撐持,遑論與世隔絕、經歷生老病痛的樂生院民。部分的院民最終精神失序,被集中於有鐵絲網及磚牆,外頭難以窺見的二次隔離空間。在院內最後一位精神病患過世後,怡園改提供一般院民居住。在怡園的後方是一個反省室,以前是用來拘禁違反規定的院民。自捷運開挖以來,樂生院內的土石不斷小規模滑動,2007年6月25日,原本居住於怡園的院民被迫搬遷到組合屋。2008年12月3日政府強制拆除貞德舍,原在貞德舍居住的90幾歲的林卻及藍彩雲等人在拆遷後,移到修建後的怡園來居住。《回選單


消費合作社與理髮廳

民國49年蓋,當時由佛教會長金義楨統籌,樂生院提供建材,由院民自行建造,牆上木板刻字,與房頂樂生二字都是院民建造親手製作。緊鄰合作社後面是理髮廳。《回選單


聖威廉天主教堂及天主教圖書館

民國54年落成取名達彌盎教堂(St. Damian church),以紀念18世紀奉獻一生於夏威夷痲瘋島的神父,但達彌盎教父因照顧病患而感染痲瘋病,樂生教友覺得有負面壓力,而改名為聖威廉教堂(Saint William Catholic Church)。民國57年,當時天主教徒約百人,感到無處可聚會,於是增建圖書館一棟。《回選單


大風子樹

大風子樹原生於馬來西亞及印度等熱帶地區。目前院內仍有一株大風子樹。在1943年特效藥Dapsone被發現前,由樹的種子所提煉的大風子油,是大家公認對漢生病最有療效的藥物,但實際上效果不甚理想,服用會使病人感覺噁心,若採肌肉注射又會導致相當大的痛苦。曾經有部分院民承受不了大風子油治療帶來的痛苦,選擇提早結束他們的生命。大風子油最早由加拿大紐芬蘭籍的戴仁壽醫師(George Gushue-Taylor)於1924年正式引進台灣,並提供醫療指引,如肌肉注射、藥膏塗抹或是口服藥錠。《回選單


「以院為家,大德曰生」石碑

光復後樂生第二任院長吳文龍題字的石碑,原來碑上日本貞明皇太后題字,但在新統治者缺乏歷史觀下化為塵煙。 日治時代,六月二十五日日本皇太后生日這一天是「痲瘋紀念日」,皇太后填寫了一首歌詞:「醫護人員要做痲瘋病患的朋友;我不能分身前去,請為我做患者的朋友,代為陪伴他們。」並且發函給日本內地十三所痲瘋病院及台灣本島的樂生療養院。這首紀念歌歌詞鏤刻成「皇太后御歌碑」,光復後,院方用「以院作家,大德曰生」取代原來的碑文,如今已撤下裝箱保留。《回選單


按小圖可放大

王字型醫療大樓
王字型醫療大樓
(第一進已拆除)

王字型醫療大樓內部長廊
王字型醫療大樓內部長廊

蓬萊舍
蓬萊舍

鍋爐室、公炊
鍋爐室、公炊

澡堂
澡堂

嘉義舍
嘉義舍

昭陽舍
昭陽舍

棲蓮精舍-佛堂
棲蓮精舍-佛堂

惠生一舍
惠生二舍

貞德舍
貞德舍(已拆除)

怡園
怡園

怡園庭院
怡園

消費合作社
消費合作社

天主堂
天主堂

大風子樹
大風子樹

「以院為家,大德曰生」石碑正面
「以院為家,大德曰生」
石碑正面

「以院為家,大德曰生」石碑背面
「以院為家,大德曰生」
石碑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