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
潑水節的意義:
潑水節也稱宋干節(สงกรานต์,Songkran),4月13日至4月16日,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中國雲南等地,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這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新的一年重新出發。
每年傣曆六月作為一年的起始,潑水節的時間在傣曆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推移,大約是中國清明後的第七天,即四月十三日至四月十六日,相當於中國的新年。節日活動持續3天或4天,第一天叫「宛多尚罕」,意為除夕;最後一天叫「宛叭宛瑪」,意為「日子之王到來之日」,即傣曆元旦;中間的一天或二天稱作「宛腦」,意為「空日」。節日第一天清晨,人們沐浴盛裝,到佛寺堆沙造塔,浴佛聽經,然後青年男女互相潑水祈福,繼而形成全村性的潑水高潮。
潑水節的由來:
近代的潑水節起源於中國雲南,在泰國尚未成立之前,他們的祖先都聚居在中國雲南一帶,後來逃避蒙古人入侵,一部份人向南逃走;沒有逃走的,就是中國境內的傣族。「潑水節」是傣族的重要節日。中國境內的潑水節稱為「桑乾比邁」,「桑乾」發音與「宋干」(Songkran)相同,而「比邁」則與泰國的「新年」(Bee Mai)同音同義。
潑水節的起源與小乘佛教的傳入有密切關係,其活動包含許多宗教內容。但就這一節日以潑水為主要活動的原始意義來說,也反映出人們征服乾旱、火災等自然力的樸素願望。
關於潑水節的由來,原來還有一段神話。傳說,以前有個惡魔,他娶了七個妻子,她們天生麗質、心地善良,後來她們得知惡魔經常傷害百姓,到附近的村莊大肆破壞,於是決定要大義滅親。後來,惡魔在談笑中透露了他刀槍不入的原因,那是因為他的頭上長著一根很特別的頭髮,只要這根頭髮被拔掉,他的命子便保不住了。有一次,他那七個妻子故意把惡魔灌醉,然後把他頭上那根特別的頭髮拔掉,他的頭便不斷燃燒起來。七個妻子唯有輪流抱著他的頭一年,然後在新年時交給另一位妻子,當時傣族人便在她們身上潑水,希望能撲滅她們身上的大火。後來,人們便以潑水節來紀念七個姑娘的勇敢和機智。
潑水節為期三天,其間傣族男女老少都會沐浴更衣,盛裝帶備鮮花、供品到佛寺,誦經諗佛,把水潑在佛像身上洗禮。大街上,不論男女,都互相向對方潑水,一起嬉戲玩樂。村內老少更會從水桶裏拿出竹葉向對方灑水,表示對對方的愛和尊敬,他們認為水是萬物之神,是純潔、美好的象徵,透過潑水,可以解除厄運。震撼人心的象腳鼓舞聲更是響遍整個村莊,男女老少皆大歡喜地聚首一堂,跳起優美的孔雀舞,大家都會在笑聲中度過一個喜氣洋洋的潑水節。
不過,由於各地的風俗不同,各地對於潑水節的由來也不盡相同。以下另舉出兩個例子。
宋干節的來歷據說是這樣子的;有一位富翁無子嗣,到河邊大榕樹下祭祀求子,遂得下凡仙童為子,取名護髮童子。童子天資聰穎過人,會聽各種鳥語,預言天下事,因而觸怒了仙師伽賓婆羅門和摩訶婆羅門。為了比個高低,仙師伽賓婆羅門出了三道題,限童子七日之內解答出,輸者要被砍下頭顱。童子如期回答了問題,仙師就割下了自己的頭顱,讓七個女兒輪流捧著,並說;倘若頭顱落地,人間將遭大火之災,若上了天空,世間會鬧旱災;若落入大海,海水會乾涸。七仙女托住其父頭顱周遊彌山後,供奉在坎健陀都里山中。每年七仙女輪流前來將其父頭顱請出周遊須彌山。後來,拍威薩素干神為此修建了一座水晶宮。眾神每年到宮裡聚會一次,分飲用蛟狀蔓藤泡浸過七次的水以作紀念,並將聚會的日子命名為”宋干節”也就是潑水節。
還有一種比較浪漫說法則是遠古時期,傣族有一對相愛的戀人,由於火魔愛上了少女,為了拯救家鄉父老,少女只能割捨愛情,陪伴火魔,並趁著火魔熟睡時殺了火魔,但火魔頭一著地便引發大火,少女只好緊抱著火魔頭不放,而鄉民為了救少女,便不停的朝少女潑水,此後為了紀念這名少女,便將這天定為潑水節,潑水也成了傣族人的習俗。
潑水的方式也有輩份的分別,基於對長輩的尊重,通常只用葉子沾幾滴水象徵一下,不過大多數都是屬於瘋狂潑水的情形,一桶一桶的往身上倒,而被潑水的對象也不能躲,否則就是躲掉福氣。
此外,潑水節還給男性表達愛意的機會,心有所屬的男性,在潑水節期間會透過潑水的方式,向心儀的女子表態,成為另一種紅娘。
中和潑水節活動:
台北縣中和市南勢角的華新街是很多外籍族群的聚集地,其中又以三大外籍族群居多:
1. 泰國
2. 緬甸華人
3. 傣族/白夷
其他為香港、廣東、廣西、與雲南裔……。等
中和華新街之所以被稱為緬甸街,是因為早期中和此地段房價較低、吸引多數緬甸華僑到當地定居,久而久之,專屬於緬甸華僑的餐廳、便利商店蜂湧而起,造就了一 股只有當地才有的民俗風情街道,細數整個南勢角區域,您會驚訝的發現,週遭竟擁有大大小小約40餘間泰國緬甸美食的餐廳。
由於緬甸華僑希望延續傳統文化,並且呼應台灣本地民眾一起參與潑水節,每年的潑水節人潮都將整個華新街塞爆,架設舞台表演傳統舞蹈、唱著傳統歌謠來敬神明、來自各地的男女老少一起鼓譟同樂,隨著歡欣鼓舞的氣氛,好玩的水仗便拉開序幕了!
緬甸潑水節小檔案
.時間:每年4月中旬,慶祝緬甸新年
.方式:互相潑水,或從缽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灑向他人
.寓意:水象徵幸福,潑水有洗舊迎新之意
.由來:緬王在宮中遇到神仙下凡,緬王龍心大悅,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潑灑在文武百官身上,表示洗舊除污、迎新接福
近幾年中和潑水節活動主要的儀式和程序有: 浴佛祈福儀式、灑淨、千人做湯圓、啟水儀式、緬甸歌舞秀、傣族舞蹈、緬甸潑水舞、印度舞、雲南泰族孔雀舞……等。除了傳統儀式外,主辦單位也邀請了不少當今的知名藝人參與活動表演,及趣味競賽活動等,為潑水節的活動再添了不少樂趣。
緬甸的送舊迎新開場舞
緬甸的皇家宮廷祈福舞
現場祭祀的佛像
中午前準備傳統小吃
潑水活動時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