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成長歷程

咱兜•新庄

無私熱忱

探索寶山

另眼相看

永續發展

參考資料

工作日誌

關於我們

 

收音機伴童年

                 

曾文龍先生最早接觸的文化是「布袋戲」,這主要是受到哥哥的收音機影響。大家或許會想說一台收音機怎會影響一個人呢?現在大家隨身用MP3或隨身收音機聽廣播,而且廣播節目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想聽羅志祥、五月天…等偶像的新舊歌、古典音樂欣賞、即時新聞、交通狀況報導…等,都不是件太難的事。

不過,大家想像一下,民國40年代是個貧困的年代,「收音機」對大多數人來說可是件奢侈品,要擁有一台收音機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曾先生的哥哥在台中上班,所以他接觸文化比較早,他不知道去哪裡弄了一台收音機回家。而曾先生當時大約讀小學,他要負責把擴音器拿去吊在外面,為什麼?因為那時候只有曾先生家有收音機,只能從晚上六點開始播放,因為,那時候白天都沒有供應電,只有在晚上六點電燈才來,收音機放在家裡面,連結喇叭,再用電線吊在外面,「一家分享,萬家收聽」。直到晚上十點之後電就被切掉了,廣播節目也就沒有了。

而當時的廣播節目內容沒有像現在那麼多種類,更不用說是流行歌曲,當時流行歌曲是因為電台一天播放二、三十次,節目開始就先播一次,話講一講再播放一次,快到結束時還是再播那條歌。不過,布袋戲應該比流行歌曲更流行,因為,它的廣播內容節目就比較多,從晚上八點到九點用唱片播布袋戲。好像八點檔連續劇一樣,大家一定準時收聽,最常聽的戲碼就是西遊記喔!聽唐三藏一行人如何衝破重重關卡與危難,終於取得經書。電台每天先播十分鐘,再講古十分鐘。所以曾先生對布袋戲印象很深。此外就是廟會的野台戲,廟會的野台戲大都演布袋戲,很少演歌仔戲。演歌仔戲鄉下的人叫做大戲,他們都說:「啊!要演大戲了!」演大戲很不簡單,為什麼?因為很貴!布袋戲比較便宜,所以酬神時大多演布袋戲,而曾先生也都會跑去看布袋戲。

 

還有一件令曾先生印象深刻的事,就是大約民國四十二、四十三年他唸小學時,班上有一位同學的爸爸剛好是布袋戲團的團主。這位同學常常會偷帶一些布袋戲偶來學校和同學一起玩。每到下課時,大家就會迫不及待地搶著拿戲偶來玩。當然,曾先生也不例外,拿到戲偶的人就互相飆戲,你應我和,一來一往地隨性演出,沒拿到的人也會利用桌椅當作樂器伴奏,猶如小型布袋戲劇團在班上隨時演出,真是快樂!不過,他們也玩得相當戰戰兢兢的,因為當這位同學的爸爸發現布袋戲偶不見後,就會馬上騎車到學校來罵人,並把戲偶拿回去。大家只要看到同學爸爸出現在教室門口,就會很快地作鳥獸散,很怕「掃到颱風尾」,當然更怕以後玩不到了!那樣快樂又刺激的景象,猶如昨天才發生一般,深深烙印在曾先生的腦海裡。

        因此,對於曾文龍先生而言,布袋戲是他最難忘的童年生活記憶。他一直有一個夢想:「如果有機會我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布袋戲,不知會有多滿足、多高興!」這個夢想深深烙印在曾先生的心中,也逐步引導他種下喜愛文化藝術的種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