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成長歷程

咱兜‧新庄

無私熱忱

探索寶山

另眼相看

永續發展

參考資料

工作日誌

關於我們

      

     

曾文龍先生(右二)與三位好友在「咱兜‧新庄」共同談天說地

(吳鵬飛老師提供,線上好小子掃描)

曾文龍先生口述加入台文聯誼會的想法→

                    ※記得打開喇叭喔!(線上好小子錄音)(請允許被封鎖的內容才可聽到)

        曾文龍先生除了有企業經營理念外,他也有很強的文化背景。曾先生長年蒐集古典布袋戲偶便是一個很好的文化薰陶。他大約蒐集將近一千個古典布袋戲偶,可算是台灣古典布袋戲偶的大收藏家。然而真正帶領曾先生進入文史大門的,則是透過「台文聯誼會」。民國70年(1981)時,先生有一個朋友在「台文聯誼會」上課,學台語文字,他就找先生一起去上課。當時「台文聯誼會」借新埔國中的教室上課,那時候一個禮拜上一次課,而且都是晚上上課,有很多學員都是遠道而來,甚至有來自台中的。先生當時很感動、也很好奇,為何有人會為了上課,千里迢迢從台中坐火車來板橋,再轉車到新埔國中?先生一直想說這個人到底怎麼了?怎樣可以瘋成這樣?他自己不僅研究台灣話的文字怎麼寫,每次來上課都很熱烈的和老師、同學討論。先生當時因為「侑能」剛創立,公司業務很忙,沒參加多久就打退堂鼓。但是那位同學的好學精神卻深深地震撼著先生,引發他對文史的興趣,從此踏上這條文史的不歸路!

長年參與地方文史工作過程中,先生一直秉持著以下四點理念,忠於自己的良知,為推動地方文史貢獻一己棉薄之力。

 

(一)文化就是生活

文化在曾先生的生活中並不是裝飾品,而是生活品,和生活緊緊結合在一起,文化就是曾先生生活的一部分。曾先生收藏許多布袋戲偶,在曾先生家處處可以看到布袋戲偶當作擺飾。若有人帶小孩到他家去,他會說:「帶小孩來我家玩布袋戲」。我們第一次去拜訪曾先生時,大夥玩布袋戲也玩的非常高興。曾先生收藏民俗文物的目的是「為了生活」。只要所收藏的民俗文物還能使用,曾先生就會把它們拿到日常生活中來使用。像我們去曾先生家拜訪時,一進門便看到長板凳充當的鞋櫃、菜廚充當的酒廚、以及當作隔間功能的廟門等,在曾先生家處處可以看到民俗文物應用在生活中的巧思與創意,甚至曾先生招待我們吃的水果也是裝放在一個大陶盆裡。「文化生活化」,曾先生認為一般文藝創作者理念很高,然而曲高和寡,一般民眾不易親近、了解。但如果文藝創作者能放下身段,多創作一些能與生活結合的作品,那麼喜歡文藝的人就會愈來愈多,一般民眾也會有更多機會接觸文化,文化也才能真正走入生活中。

曾文龍先生(右一)與新莊現代藝術群首屆會長洪新添老師(左一)

(吳鵬飛老師提供,線上好小子掃描)

 

(二)文化和企業結合

文化是曾先生生活的一部分,當然也自然地融入曾先生的企業中。曾先生從「侑能」創立起,便嘗試將文化帶入公司當中。曾先生和公司客戶的互動過程中,「布袋戲偶」常常是他們的共同話題。尤其曾先生有許多對文藝有興趣、對「人形」有研究的日本客戶,「戲偶」經常成為對話焦點。之後往返,以「偶」為話題、以文化為背景,進行商務交流。曾先生常以「戲偶」作為禮品贈與客戶,表達最大敬意。客人受禮,以「戲偶」為榮,永相難忘!

藉由「戲偶」的商務行為,不僅為曾先生帶來商機,文化的魔力,也因此而無遠弗屆的傳播開來。立榮航空雜誌、中國信託的《白金世紀》雜誌、台新銀行的《玫瑰雜誌》,以及各大報紙都曾經為文報導過曾先生和他的公司,這對公司的形象、對企業參與文化工作,是一種正面的鼓勵與肯定,也對文化藝術團體有直接幫助,三方受益,一舉數得。

曾文龍先生正細心整理著他心愛的尪仔

  (詹鵬如先生提供)

先生不僅將將文化帶入公司企業中,他還獨自出資成立「咱兜.新庄」,透過「咱兜.新庄」贊助地方文史團體、地方文史工作者、以及地方文藝創作者。今日漸受重視的「企業社會責任」、「企業回饋」,早在二十年前先生便已默默的從事、推動。如今企業經營者贊助文化工作,已經普遍為社會所接受。曾先生認為回饋文化藝術應被企業視為健康的作為。除了可以贏得企業無形的資產,也可以享受政府的獎勵政策。企業更可以用健康的文化藝術氣氛,激發潛能及創造力,凝聚員工的向心力,培養團隊精神和力量,營造『公司是我家』的軟性環境。

文化和企業的結合,曾先生算是一個相當好的典範,台北縣書香協會會長蔡淑媖老師認為先生雖然不是最有錢的企業家,卻是她見過對文化工作投注最多心力的生意人,老師稱讚先生是一位有氣質的生意人」,所言確實不虛!

曾文龍先生〈右一〉與吳鵬飛老師〈左一〉

〈吳鵬飛老師提供,線上好小子掃描〉

 

(三)強調社區意識(社區主義)

社區是一個自然形成的社會組織,範圍可能是一棟公寓、一條街巷、一個村落、一個鄉鎮,只要居住在其中的人彼此接觸頻繁,而產生「我是這裡人」的認同感,就構成一個社區。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就是「社區意識」。先生認為既然他住在新莊,在新莊創業,他就應該喜歡這個地方,要不然他要喜歡誰?喜歡哪一個地方呢?一般人對日本、美國歷史瞭若指掌,對黑龍江、長江耳熟能詳,然而對自己所居住的這塊土地又了解多少呢?因此先生非常強調社區意識(社區主義),對他所住的新莊、林口都有一份特別的愛與付出。先生積極參與新莊、林口地區的地方公共事務,甚至帶領地方人士一起推動社區營造。先生參與推動過的活動有協助林口麗園國小成立麗園國小布袋戲劇團」,透過「咱兜.新庄」主辦或協辦「209文化˙生活兒童冬令營」、「永寧街社區營造」、兩次「社區文化藝術發展座談會」、新莊老街導覽等等。先生本著對所居住地區的認同,進而以實際行動參與、推動社區事務,也正好讓我們在社會課堂中所學的理論能和實際得以印證。

線上好小子二訪曾文龍先生

(線上好小子拍攝)

 

(四)文藝不是政治的化妝師

先生在推動地方文史過程中盡量不動用到政府資源。曾先生覺得這些不需文史工作者來說,也不需文史工作者來做,文史工作者要做的應該是基層的事。但也因為這種想法,曾先生常得罪很多同樣從事文史工作者人,他們就會和曾先生有些距離,他們會覺得曾先生都是在吐槽。但是曾先生認為大家都說好,就是一言堂。總是要有啄木鳥,啄、啄、啄,樹木才會漂亮。大家一言堂,何必要有我們?

因此先生常自許為啄木人的角色,長期以來對於時政總是勇於提出批評,因此得罪許多人。先生認為文化工作是需要長期累積性的,而政府長期以來充斥著政治考量的「口號式文化政策」,說是舉辦「文化活動」,不如說是「活動文化」。長久以來,當政者一直是文化資源的支配者;而一些藝文工作者,也因惡劣的社會環境,而甘願成為被支配者。從事文藝活動多年,曾先生的內心其實是有著難以言喻的感慨!地方文史工作者應該本著良知、忠實地反映出地方的聲音與需求,並且用民間角度檢討公共政策,讓公共政策能更貼近民眾的需要。

看看我們的大合照,笑的燦爛哪!

(線上好小子拍攝)

◎資料來源:

1.曾文龍2008)。戲偶姻緣─兼談企業文化。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北縣文化97,30~36

2.蔡淑媖。(2006 )「咱兜‧新庄」與曾文龍先生。檢索自蔡淑媖的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sueying3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