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現代舞         認識民族舞         認識芭蕾舞         舞團介紹










 

認識民族舞

        由於世界各民族地理風土文化環境的不同,自然就形成了許多不同的舞蹈形式,這些舞蹈充分表現了各民族特殊的文化風格,而被稱之為「民族舞蹈」,指的是各族群地區所跳的傳統舞蹈,通常與該族的文化背景、宗教生活等息息相關,而且帶有鮮明的民族色彩,在舞步、服裝、音樂、道具等,都有一定的傳統,形成民族文化的特色。而中華民族由於幅員廣大,融合了許多民族,各族舞蹈也有全然不同的風貌,在古籍《尚書•虞書•益稷》當中記載「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是說人們敲打著石製的樂器,模仿鳥獸跳舞,這種反應狩獵生活,以人裝扮百獸跳舞的方式,除了慶祝狩獵的成功之外,也藉由這種舞蹈方式祈求獲取更多的獵物,如今日常見的龍舞、孔雀舞等,大多可溯源到史前模仿鳥獸的舞蹈。而在原始的社會當中,由於許多無法理解的自然界現象,讓巫術儀式或是宗教祭祀成為生活重要的一部份,而舞蹈在這些儀式當中,也佔有相當的地位,無論是巫師在請神、降神的時後,或是乞雨、驅邪逐疫、或甚至是慶祝豐收答謝神明的祭典,都有部分中國民族舞蹈的最初原型。到了春秋戰國時代,純粹娛樂性質的民間歌舞逐漸興起,隨著各個朝代的演進,各種不同的歌舞表演型態相繼衍生而出,有匯集武術雜技等技巧的刀、槍、劍等舞蹈等,有利用各種服飾道具的巾舞、袖舞、盤鼓舞等,及融合戲曲的舞蹈等等,都勾勒出中原民族舞蹈豐富的面貌。 而在台灣,原有的原住民舞蹈以不同族群的歌舞與衣飾型態,表現風格獨具的舞蹈特色,1949年政府播遷來台,中原舞蹈隨著一些舞蹈家與教育家大量融入,豐富島內舞蹈文化的發展,另外,世界各地舞蹈團體的來台演出,也拓寬了民族舞蹈欣賞的視野,傳統的民族舞蹈,也不斷在時代潮流以及文化交流之下,融合吸收而產生創新的風格。

        台灣民族舞蹈包括台灣原住民的舞蹈,溯源自中原民族的傳統舞蹈,以及以閩南、客家移民為主的民間舞蹈基礎,加上共同生活在台灣之後的地域發展。另外,世界各地民族舞蹈團體的來台演出,拓寬了民族舞蹈欣賞的視野,使得傳統的民族舞蹈,在文化交流之下,融合吸收而產生創新的風格。
《中原民族舞蹈》
         目前台灣常稱的民族舞蹈,承襲自中原漢族的傳統舞蹈,由於歷史悠久,舞蹈種類豐富,例如宗教儀式舞蹈飛天;源自宮廷的禮儀的祭孔佾舞;娛樂宴饗的扇舞、彩帶舞;以及融入戲曲元素的舞蹈如水漫金山寺、霸王別姬等,表現形式燦爛可觀這些來自中原舞蹈面貌,主要由大陸遷移來台的舞蹈前輩李天民、劉鳳學、高梓、高棪等人引入;並在「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積極推廣下,透過民族舞蹈比賽而蓬勃發展,基於傳承中華文化精神,從五O年代到七O年代,影響台灣舞蹈界發展方向。之後,一些大陸舞蹈家來台發展,如1985年間來台的陳華、閻仲玲,1991年來台的孔和平、郭曉華夫婦,為台灣的中原民族舞蹈注入新的氣象,而民族舞蹈團體也不斷從民族素材中發展,編創結合現代的舞作。《台灣民間舞》
        
台灣民間舞蹈發展與信仰息息相關,每逢神明誕辰舉行的迎神賽會活動,最早是由村民自組而成,在廟會廣場排練「陣頭技藝」,並將這些陣頭技藝代代相傳,成為每個村莊慶典例行的表演。
       「陣頭」的種類繁多,有宗教功能的雜技陣頭、反映民間藝術趣味的小戲陣頭,具有台灣本土的草根色彩。譬如:龍陣、獅陣、車鼓陣、布馬陣等等,它們充分展現台灣各地表演藝術的特色,具有濃厚鄉土情懷,這類題材引起許多編舞者興趣,結合到創作表現,例如台北民族舞團,以台灣民間陣頭為素材而編創演出,成功將民間舞蹈推上現代舞台。
《原住民舞蹈》
         台灣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達悟族、邵族等十族,歌舞的類型豐富,可以說有舞就有歌,有歌就有舞,與生活密不可分。根據生活目的之不同,原住民舞蹈可以概分為祭儀的舞蹈、生命禮儀舞蹈、以及娛樂舞蹈等。
         祭儀舞蹈包括農耕歲時禮儀,又有定時與不定時之分,如拔草、收割、入倉、豐年皆有時間,而祈雨、祈晴、防蟲則視情況而定。生命禮儀舞蹈則有出生、命名、成年、結婚、喪葬等儀禮。娛樂歌舞則包括迎賓、喝酒、聚會同樂等。
        從光復以來,諸多專家學者從事原住民的舞蹈調查,如民國41年高棪女士與李天民先生等人參與「改進山地歌舞講習會」,劉鳳學女士從民國47到67年期間所從事有計劃的原住民舞蹈田野調查,民國62到64年由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師生組成的台灣山地舞蹈研究隊,民國78年起由國家劇院資助明立國先生所做的台灣原住民樂舞系列研究等。
而原住民舞蹈也成為許多編舞家創作的題材,如新古典舞團的《沉默的杵音》就是從原住民舞蹈動作與音樂取得編創的靈感,台北首督芭蕾舞團《高山印象》,首次將台灣山地舞融入芭蕾舞中;台北民族舞團的《飛魚祭》將原住民文化融入到民族舞蹈動作中等。1976年屏東排灣族原住民首次離開家鄉,在中山堂與雲門舞集同台,演出排彎族傳統歌舞。1990年國家劇院策劃「原住民樂舞系列」,將九族舞蹈帶進國家藝術殿堂,1991年第一個由原住民組成的舞蹈團體「原舞者」成立,由族人親自參與,透過長老口耳相傳教授瀕臨式微的歌舞,透過舞台充滿活力的表演,呈現祖先遺留下的祭儀歌舞。
資料來源:
國立藝術教育館(舞在台灣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