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建築構造
 
建築外觀
 
建築內部擺設
   
地理位置及環境
   
關於博物學家史溫侯
 
 
 
 
 
 

館建於西元1865年,是台灣的第一棟洋樓,但他另人驚訝的不止於此。首先介紹他的建築構造,它的每塊磚塊都遠從廈門航運來此,是一種中國古式的手工磚,而灰縫則是使用平縫式,至於磚柱方面,在館中有方柱、併柱及轉角柱三種,轉角柱併柱轉成曲尺形,轉柱上端以兩片磚作出柱節及拱基,拱基也作出凸凹齒,以美化外型,而粘合用的灰漿則使用石灰、糯米、糖汁及少量蠣殼粉混合形成的三合土,這種古老的灰漿在凝固之後會出現比現代水泥還要堅硬的程度,在鋼筋混泥土尚未普及的時代,能夠有如此程度的建築,也是打破歷史的盛舉。設計如此完美的建築,當然在常碰到雨季的台灣就要多特別注意排水的設施,設計師以精良的磚功砌出的空花洞欄杆,小孔開三個,大孔開五個,每道欄杆的的下緣設有許多排水孔;欄杆下的台基石呈45度斜角,以利排水,再加上清末洋樓的建築特色「竹節狀排水管」,作為排水之用,至今仍使用中。此外,洋樓牆壁厚度皆為0.5碼,當年採用英制度量單位建造,由此點可以推證出設計此館的人應為英國的知名建築師。

下室通風小窗也是石雕的,且是使用中國式的「錢紋」,非常有趣,或許是當年也有不少中國匠師共襄盛舉所留下的證據吧。曾經飽受摧殘的領事館,在建築的維修改造方面,運用以舊換舊的古蹟修護工法,使其原貌重現;至於經過整修的本館還有另一特點,運用已舊換舊的修護工法後,本館屬精美的紅磚建築,兩側皆設有拱型迴廊,舉頭仰視一樓迴廊上方,可以看見一種罕見的浪形鐵板拱構造,架在工字鐵樑之上,上面則鋪平,作為二樓的地板。這種極為特別的構造,是十九世紀末期的發展「波浪鐵板拱」(Corrugated-Iron Arches)樓板,具有防火功能的構造,且又能避開南台灣的夏日、驟雨,有冬暖夏涼之功,精美的半圓拱呈韻律感的排列,花欄石雕、圓拱設計,充分顯現後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建築風格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