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立面形式 昭和10年(1935),日本人因為衛生、安全等考量,將五福大街(今中山路)兩旁建築物,各往內拆除一進,拓寬成十五公尺的大街,兩側店屋並設騎樓。建築立面屬日治後期風格,以鋼筋混凝土為結構主體,立面採淺色面磚或洗石子,大面積開窗、少做半圓拱窗 ,整體外觀顯得簡明、平坦,裝飾單純。
149號(右側)立面保存完整 1.女兒牆:女兒牆成水平矩形,無任何花飾處理,兩側以方柱收頭。 2.開窗:二樓中間開口為門戶,可通往陽台,兩側的窗戶為日治時期特有的上下拉窗,三樓則開三扇窗,窗戶開窗型式與二樓相同。 3.裝飾:由單純的幾何圖案排列而成,簡單不繁複。中間「SO」的英文字樣,為日語「莊」之意。為店主的姓氏。 4.陽台:設於2樓,用水泥塑製而成。是中山路近代建築立面常見裝置。 5.店號:樑上以比較深色的洗石子作出「順元興」字樣,直接嵌在門楣上,以突顯招牌,也是裝飾之一。 6.托架:扇形托架,原具支撐作用,現已成裝飾。 7.騎樓:一樓店面向內退縮,形成走廊,除了適應台灣炎熱多雨的氣候外,也是戶內與街道的轉換空間。
(文字資料整理自《彰化縣歷史建築鹿港十宜樓調查研究》、《鹿港深度旅遊 》) (圖片由小組成員拍攝及繪製)
|
||
|
● 最佳瀏覽效果:解析度1440x900 ● 瀏覽器:Chrome、IE、Firefox ● 開啟 JavaScript ●
◆ 2019 鹿港國中 製作團隊:蜂蜜檸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