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宜活動

  十宜樓之「十宜」意指宜「琴、棋、詩、酒、畫、花、月、博、煙、茶」,過去文人雅士常相聚於此吟詩、品茗、望月……。為了重現當時現場,並讓小組成員親身在十宜樓上感受人文氣息,我們安排一系列活動,並邀請本校南管社、素描社同學支援,使活動內容更加專業。活動分述如下:

  文人雅士稱琴棋書畫為「君子四藝」。「琴」是文人抒發情感、修身養性的工具,善琴者個性通達從容,文人雅士常常彈琴賦詩,以琴會友,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情趣。為了更專業的呈現,我們邀請本校南管社同學演出,下面影片中左邊黃昱翔同學彈奏的樂器是「三弦」,右邊黃銘辰同學彈奏的樂器是「琵琶」,請大家用心觀賞聆聽!

 

 

  下「棋」可以交朋友,增加智慧。「閒敲棋子落燈花」是文人的生活樂趣。下棋講究棋品,往往表現出棋手的性格修養。棋盤雖小,卻變化多端。棋局如戰場,雙方運兵布陣,有攻有守,鬥智鬥勇,歷史上很多知名人士都從中獲益匪淺。我們特別找到木製棋盤與象棋,重現往日情景。

 

  「詩」是古代文人傳情達意、抒發心志的創作,日治時期台灣成立很多詩社,文人聚會往往互相酬唱應和,彼此交流。我們安排同學念誦有關十宜樓的詩作,更詳細的活動紀錄,可以觀看「文士閒吟」中的「宜樓詩作」。

 

 

  文人飲「酒」是一種感覺,一種感情的宣洩。無論是聚會喝酒,還是自斟自飲,都可以激發靈感、或觸發情懷。端起酒杯,把心事融入酒中,甚至化為文字,寫成動人的詩文。酒在文人中,是一種無法替代的溝通媒介和催化作用。由於學生還未成年,下圖只是示意圖,杯中並未有酒。

 

  繪「畫」是文人雅士抒發情感,或與朋友交心的一種方式,不論是創作或收藏,乃至居家布置所掛詩畫,都可以呈現文人欣賞的風格及寄寓其中的理想。「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文人嚮往的一種境界。為了更專業的呈現,我們邀請本校素描社同學外出寫生,過程與作品以輪流播放的方式呈現如下,滑鼠移到圖片上面會暫時停止播放:

 

  自古文人賞「花」、愛「花」,都是他們的風流雅趣。在十宜樓中自然也少不了花卉的布置,至今還可以看到牆角蘭花,不禁想像當年多少詩人聚此,共享眼前美麗花景。梅、蘭、竹、菊,花中的四君子,文人純粹欣賞,或藉花表達自己志向,或是花與美人相伴,可以有諸多聯想,下圖只是示意圖。

 

  「月」是指賞月,在十宜樓上視野良好,明月清風甚是逍遙。月有陰晴圓缺,自有人生悲歡離合之感。在月色下,不論是文人聚會,共賞一輪明月的歡喜心情,或是面對時局、自身遭遇、人生點滴的感悟,而起了惆悵、落寞之感,月娘總是默默相陪。更何況創作時,月夜就是一種最好的催化氛圍。

 

  「博」是泛指遊戲,清代的泉州、漳州、潮州,民間流行著「中秋博餅」的習俗,後傳到台灣成為一種民俗活動,到現在鹿港每年中秋節仍有「博餅」的活動。玩法是投擲六顆骰子,利用結果的組合,按照各級科舉制度的頭銜,設有「狀元」1個,「榜眼」2個,「探花」4個,「進士」8個,「舉人」16個,「秀才」32個。

 

  「煙」在以前專指鴉片煙,現已全面禁止。清朝道光年間,鴉片是王公貴族的奢侈消費品,後來擴散到整個社會,士紳文人、販夫走卒、名伶僧侶都開始吸食這種富貴口味。吸食鴉片在當時可算是一種待客的禮俗,東南沿海「十室之邑,必有煙館」,一些高級煙館,就成為社交場所,多設于商業中心區。

(圖片引用自「典藏台灣」網站 擁有人:賴貫一 創用CC授權)
 

  「茶」是指泡茶、品茗,文人雅士特別喜好與講究,是休閒交誼、吟詩創作、高談闊論時不可或缺的活動。以茶當酒,或是評賞各地好茶,茶香氤氳,不僅是品嘗茶的滋味,也享受泡茶的過程,大家都可以喝得喜笑顏開,通體舒暢。品茗的當下,似乎也是品味人生。

 

(圖片 、影片由小組成員拍攝)

 

 
 

 

● 最佳瀏覽效果:解析度1440x900 ● 瀏覽器:Chrome、IE、Firefox ● 開啟  JavaScript ●

◆ 2019 鹿港國中 製作團隊:蜂蜜檸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