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頁面
仙花奇緣 金盞銀舞 水仙花雕 至聖仙師 美若天仙 水仙雅集 幕後花絮
 
 
仙花奇緣
   
     
   
   
   
   
   
 
dot
 
   
 
dot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仙花奇緣 > 神花傳說
 
神花傳說
 
 
神花傳說-仙花下凡
 
 

漂亮的花總有說不完的美麗傳說,水仙花也不例外。例如:花神傳說、水仙花名由來、水仙化齋…等,這些水仙花的傳說不但為它增添幾許神祕感,更讓它的美深深的烙印在人們的心中。

花神傳說

清代俞曲園「十二月花神議」中以梁玉清為水仙花神。梁玉清其實是中國神話「太平廣記」中的人物,傳說中她是織女的侍女,曾和太白星君逃下凡界,並生有一子,後來太白星君回歸天庭,而梁玉清則被貶於北斗下。

希臘神話-水仙

水仙的英語名稱「Narcissus」其實是來自希臘神話中的一位英俊少年。他因在一池靜水邊看到自己的倒影,從此愛戀不已,當他撲下水中想擁抱自己影子時,竟然化成一株漂亮的水仙。英語中的「自戀」名稱正是源自於這個故事。

「水仙」名稱的由來

在水仙花的產地—福建漳州圓山東南的琵琶阪,代代流傳著一個有關水仙花來歷的美麗傳說。

話說在明朝景泰年間,有一個在河南汲縣當小官吏的人,名叫張光惠。他的老家便是住在琵琶阪下。因為他人正直,看不慣官場的黑暗、腐敗,因此,就辭官返鄉。在返鄉途經江西吉水,正欣賞著湖光山色時,不知不覺地沈浸入夢境中。這時他恍惚看見一位身披著金黃色羽衣的美麗仙子,站在象牙雕成的船頭上,飛駛而來。可是等他驚訝的定睛一看,仙子和仙船卻不見了。只見水中飄來一株花,白花的花大多含苞未放,僅在頂端開放一朵白花。晶瑩的花瓣,花心似乎托著一盞金色的酒杯,清新脫俗,十分可愛。

張光惠非常愛惜這株花卉,就伸手去撈。可是這株花總是在水中飄來飄去,和船保持若即若離,任他如何都撈不到。等到心靜之後,他才想到:「既然她是水中仙子,一定要有禮地接待才行!」於是他恭敬地點了三支香,對著水中仙子,默拜說:「凌波仙子國色香, 湖上飄游欲何往?豈愿伴我南歸去, 琵琶阪下是仙鄉!」

之後,神蹟出現了,這株仙花像是了解張光惠的心思似的,就自己靠近船舷來了。張光惠一見趕緊用雙手恭敬地捧著瓷盆,從水中把仙花托起,供養在艙中的淨桌上。由於這株仙花潔白高雅、香氣沁人,張光惠很是歡喜,整天對著仙花吟詩作賦。沒想到幾天之內,竟作了近百篇的詩詞。

等到張光惠返回他的家鄉-福建漳州南鄉琵琶阪。正是上大年除夕夜,全家按俗團聚「圍爐」,共同歡度新春佳節。於是張光惠不但將水仙花盆擺在大廳的供案上,還用紅絲線綁在花莖上,把仙花打扮得更加美麗。因此,全家都很喜歡這株仙花。到了大年夜,只聽得一連串清響,十幾朵仙花同時綻開,彷彿向人們祝福新春如意、吉祥。此情此景讓張光惠一家人高興極了。

於是花期後,張光惠將仙花的鱗莖分種在花園中,每天用琵琶阪的水泉來灌溉,經過一年花園中竟開滿仙花。因為這仙花來自水中,又喜愛清泉,高雅潔白,國色天香,所以就命名為「水仙花」。從此,每到春節,張家就會將水仙花,分贈給親友,並附上一首詩,祝賀大家新春吉祥如意。詩云:「漳郡圓山鱟穴峰,花含仙露水流香﹔玉盤金盞仙祝酒,送與君家福壽堂。」

只是!隨著時空的不同,千年後水仙花不但成了鹽水小鎮農曆十二月及元月的代表花卉,甚至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花神」-顏豐益、陳進明、蔡宗棋…。

金盞與百葉

水仙花分單花瓣、多重花瓣兩種。單花瓣稱「金盞」;多重花瓣名叫「百葉」。傳說在漳州上南鄉里有一對青年男女,男的叫金盞,女的叫百葉﹔他們倆都是孤兒,靠種田過日子。金盞個性勇敢堅毅,百葉則是心靈手巧,兩人可說是天生的一對。

他們住的村子附近有一個大湖,四周土地肥沃、灌溉方便,因此五穀年年豐收,大家的生活過得很好。哪知有一天,大湖被天外飛來的一座大圓山給蓋得緊緊的連條縫都沒。從此,水源斷了,連井水也挖不出來,上南鄉年年鬧旱災。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逃的逃,留下來的人只好靠吃草根、啃樹皮過日子,情況很悲慘。

正當危難時,金盞突然覺得頭頂上傳來輕微的聲音:「欲知湖泊遷何方,速向西南尋水源。」這聲音像是仙人的呼喚。金盞聽後又驚又喜,就向百葉說明。得到了百葉的允許後,金盞就扛著大斧,決定出發尋找水源。他一路朝西南走去,一山翻過一山,一嶺爬過一嶺,披荊斬棘、餐風露宿、不畏寒暑,走過九十九個山嶺,還是找不到湖水的影子。他不放棄又走了三天三夜,終於爬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峰-白鶴峰。上了山頂,他低頭一看,高興得狂跳起來。因為出現在他眼前的竟是夢寐以求的—清澈湖水。他心急的想把湖水搬回家,但一想到岩石把湖水緊緊圍住,這該怎麼辦呢?

「沒辦法了,只好開山引水,鑿破峭壁,將湖水引到家鄉了!」於是,金盞抽出大斧,向峭壁一斧一斧的猛砍。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還是沒能劈開山壁。到了冬天,百葉眼見過了約定的時間仍不見金盞,於是也出發去找金盞了。經過千辛萬苦,百葉終於在白鶴峰下找到累得只剩一絲氣息的金盞。金盞看見百葉趕來,微笑的把大斧交給她,指了指峭壁,就倒下來了。百葉望著金盞,悲傷不已,但她化悲痛為力量,掄起大斧繼續砍向山壁,用她生命中的最後一口氣鑿破山壁。頓時,湖水湧出向山下奔瀉,百葉和金盞也被湖水沖下。上南鄉的旱災解了奔來,流離失所的人們也回來了。

可是大家發現百葉和金盞並沒有回來。於是大家沿著流水找尋,上了白鶴峰,只見金盞和百葉正站在湖邊,一斧一斧的砍著峭壁。金盞和百葉聽到人們的聲音,轉頭來向大家微笑致意,之後就化做彩雲不見了。彩雲飛上了天,接著從雲端落下兩朵花兒:一朵似金盞,一朵百葉(花瓣)齊開。終於,大家明白了-金盞和百葉為大家死了,兩人已化身為花兒了。大家把兩株花帶回家鄉,用磁盆養,天天換清水,並供在大廳作紀念。不久,春天過去了,花謝了,但鄉親們不忍丟掉,把它埋在土裡。沒想到隔年春天,它又開起花來,且比以前更加清香、更加美麗。以後,年年鮮花盛開。於是人們為了紀念金盞和百葉,就以他們為水犧牲之舉,將花命為「水仙花」;並以他們之名將單花瓣的叫「金盞」,多重花瓣的叫「百葉」。

龍哥與水仙

大陸最大的水仙花產地位在福建漳州的九龍江畔,水仙花又與水有不解之緣,因此,九龍江與水仙的神話傳說至今仍被廣為傳頌著。

話說古代的漳州既沒有九龍江,也沒有圓山,只有一仙風光美麗的水仙湖。仙湖中住著美麗的水仙姑娘。她有一顆神奇的水晶珠,只要稍微晃動一下,就會放射出燦爛的光芒或是降下雨,滋潤大地。因為她的無私,讓湖水由仙渠灌溉上下南鄉的良田,使得湖畔成了美麗富饒的土地。

湖畔住著一個年青英俊的放牛郎,名叫龍哥,因排行第九,所以乳名叫阿九。阿九早就暗戀水仙姑娘。每當月白風清的晚上,龍哥會在湖畔吹奏銀笛,向水仙姑娘訴情衷。水仙姑娘聽見笛音,有時會坐在湖心的礁石上,對著皓月梳理著頭髮,一邊和著笛音高歌:「日照湖水綠,霞飛山花紅,蕉黃荔枝丹, 麥熟稻花香。月升中天上, 臨湖好梳妝,我愛南鄉美, 安謐勝天堂。」鄉親們聽見了,也都會陶醉在幸福夢境中。

可是好景不常。有一天,從漳州城裡來了個眼斜腿又瘸,心腸又壞的張舉人。他帶來一張漳州府的告示,硬說仙湖是他家的祖產。不講理,在仙渠上造了閘門,人民要用湖水灌溉田地,就得向張家納稅。不但如此,張舉人還強搶走了善良的水仙姑娘。於是龍哥就聯合了仙湖畔十二社的勇士,衝進城去了,燒了官府,毀了張家,救出了水仙姑娘。之後,仙湖的水重歸鄉人所有,龍哥和水仙姑娘也結了良緣。

但是,張舉人不甘失敗。他逃到海外,投靠島上的毒龍,並慫恿毒龍攻打南鄉。毒龍聽信後就就耀武揚威地噴出火焰,把南鄉的果樹、房屋、人們燒得面目全非。但是不久後,龍哥和水仙就帶領鄉親們,前來抵擋。毒龍凶惡地張開大口,噴出火焰。但水仙姑娘搖晃水晶珠,讓傾盆大雨把毒龍噴出的火焰澆熄了。打得毒龍落荒而逃,張舉人也被氣憤的村民剁成肉醬。

毒龍吃敗仗,懷恨在心。於是趁強烈颱風從海外搬起一座圓山,想要填平水仙湖。水仙姑娘知道大事不妙,於是將水晶珠交給龍哥保護,便急忙跳上雲端,觀察狀況。沒想到水仙姑娘被毒龍打倒,掉入仙湖,又被毒龍用圓山填平了仙湖,慘死在湖底。龍哥一見,便悲憤的將水晶珠一口吞下腹內,決心為水仙報仇。只見龍哥化身為小白龍,勇猛的和毒龍打得天翻地覆,最後終於把毒龍的火熄滅了,並精疲力竭地從天空墜落地面。鄉人民見狀立刻一擁而上,就把毒龍剁成萬段。

小白龍打敗毒龍後,便在圓山上空盤旋鳴叫。他一邊思念水仙姑娘,又一邊擔心南鄉斷了水源。便騰雲駕霧,翻過九十九座山峰,劈開白鶴峰的萬丈峭壁,讓泉水順流而下,沿途繞過九十九道灣,把泉水引到南鄉來。最後遍體鱗傷的小白龍,靜靜的躺在圓山腳下,和他的最愛的水仙姑娘永遠在一塊了。
第二年的春天,在圓山腳下,遍開美麗的白色花朵,水仙姑娘一樣美麗。因此南鄉人民為了紀念水仙姑娘,就把這種花,命名為「水仙花」。而那圓山下曲折的江流,便是龍哥的遺骸,所以叫「九龍江」。

水仙化齋

傳說很久以前,在漳州南鄉的圓山腳下的小村庄。住著一家窮苦的農民。老夫妻住著破茅屋,種著貧瘠的三畝田,辛苦的撫養著一個獨生孩子。好不容易獨生子長大成人,可是老頭子卻累死了,只剩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可是,三畝的砂質田,一年的收成,還不夠母子吃上半年。所以,兒子只好上圓山砍柴,賣點錢來補貼度日。

一年寒冬,兒子照樣上山砍柴。老媽媽心疼兒子,趕緊把米缸裡僅存的一點米,全煮了。自己卻用剩下的米湯,和上一點糠菜,熬成稀粥,喝了墊肚子。

這時,已過了中午,雨下得很大,老媽媽坐在爐下烤火,等兒子回來。忽然,卻聽到門外傳來一聲淒慘的聲音:「好冷啊,可憐可憐我,餓呵…」這悲慘的聲音,打動了老媽媽的心,她急忙到門口一看,原來是個要飯的老頭。老媽媽看他衣衫襤褸,冷得發抖,趕緊把他扶進茅屋,讓他在大門口烤火。老頭子一邊痛苦地呻吟著,一邊說冷叫餓,老媽媽只好倒了一碗開水給他喝。老頭子喝完水還是一直喊餓。老媽媽不忍心,心想:兒子年輕,餓一餐無所謂;可是老頭子身體弱,不能挨餓。於是,她打開鍋蓋,把熱氣騰騰的白米飯,端給老人吃。老頭子一見熱飯,捧起飯碗狼吞虎咽,很快得就把飯吃完了。吃完了,有精神了,他連忙向老媽媽道謝。老媽媽見老人元氣恢復,心裡很欣慰。但是,想到苦命的兒子回來沒飯吃,不禁一陣心酸,嗚嗚地痛哭起來了。老頭子轉身問:「您哭什麼呢?」

老媽媽回答:「我可憐的兒子回家沒飯吃了!」老頭子聽了十分感動,就說:「好心人總會有好報的。你家種了幾畝田呢?」老媽媽難過地說:「就是那三畝砂質薄田啊!」老頭子一聽,便轉身直奔到田裡,把剛吃下的白米飯粒都吐撒在田地上。然後回頭對老媽媽說:「從今以後,你們就靠賣花為生吧!」說完,老頭子就跳進湖水中,不見了。

第二天早上,這三畝田裡,果然長岀暴牙且肥碩多汁的花種。再過幾十天,正趕上春節,田裡便開滿潔白的香花。後來,這花便取名為「水仙花」。而那戶窮苦人家也因販賣水仙花而改善了家裡的生活。

文獻參考: 龍海鄉訊 http://www.lhxx.net/Article_Special.asp?Special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