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置 ─ 首頁 / 專題簡報 / 計畫要素

計畫要素

我們的「臺灣學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與九年一貫課程相結合:

【語文學習領域】

團隊首次參與專題的製作,先藉由馬祖文化童書系列的繪本進行閱讀活動,再挑選旅遊雜誌開始學習如何表達、整理書面筆記;然後規劃好請益對象後,開始擬定訪問稿,練習打逐字稿,再學習如何從受訪者的訪談筆記中,建立第一手資料的蒐集與彙整,充分運用及加強「聽、說、讀、寫」各項語文能力。 學習將掌握口述資料的重點、重點提問、補充資料的閱讀,對文字內容進行段落整理與文章編排,並將自己的意念和情感轉換成文字,能言簡意賅的流暢表達。參與專題製作的團員們皆進行不同單元的文字編撰,透過這段時間不斷琢磨文句的敘述與修飾,在與字詞辨識和文章表現上,皆有語文組織能力的增進。

聲瑨負責「馬祖卡蹓卡蹓」的導讀

文彥負責「擺暝」的導讀

承佑負責「北海大英雄」的導讀

秉宏負責「守燈塔的家族」的導讀

社會學習領域

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的學習是以兒童意識周遭生活環境與自身關係為重心,尤其是「家鄉」的議題。而馬祖—西莒是我們生長的地方,透過此次「卡蹓趣西莒」的網博專題研究,積極了解多元的社會歷史文化,而如何描述居住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表達對家鄉的關懷、欣賞與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等議題,則是由老師帶領團隊成員思考如何從歷史文化的源由、地裡位置、現代的變遷、人口組成的演變、傳統與現代生活習慣的差異、鄉土語言、地名探源、觀光與國際交流等議題,進行討論與實地踏查,讓學生整理出能成功推銷西莒成為馬祖觀光新亮點的網路行銷,故團員們讓自己化身成觀光導覽員的角度,選擇如何表達家鄉的文化內涵的主題旅遊方式,並以更鮮活的表達以推廣家鄉之美;經過專題的洗禮,從學生呈現的角度中更能發現,他們對家鄉文化的認同並做到傳承地方特色的內涵,期待有更多的人一起漫遊西莒。

搜尋網路上有關馬祖、西莒的旅遊網或部落格的資料,了解遊客來西莒的旅遊內容

尋找教室跟馬祖有關的介紹書籍,整理成閱讀清單,玟諺說還可以利用網站首頁的搜尋鈕找尋跟西莒有關的書籍

田沃村長正在講解擺暝的供品典故、排列順序及意涵

明、清時期的地圖來講述西莒地名的由來

自然學習領域

透過本次專題的探討可以將學生的舊經驗進行新的聯結,以課程習得的知能對應區域本身的自然資源進行觀察、蒐集、分類、紀錄的印證與對照,把資源和觀光結合,發揮學以致用的能力。植物部分,因為四鄉五島的植物種類大致相同,僅有一些少部分的特有原生種不一樣,所以我們先從縣政府出版的「北竿濱海植物學習手冊」開始進行,分組討論並觀察自己村落的植物種類及分布狀況。此外,還規畫西莒菜圃澳地質公園的多次踏查,因為菜浦澳具有特殊岩石性質,更有狹灣式海岸的地景風光;強勁海風造成不同植被分佈,值得細心考察研究。且西莒的漁產多元豐富與海流、季風有密切關係;西莒地處偏遠、人口雖少但分布集中,有助於特有種植物繁衍、潮間帶的生態與候鳥生態復育,可隨時令進行不同的生態觀察;地方上有定期的淨灘、愛鄉踏青等活動,尊重生態平衡、落實環保;學生進行資料收集、分析整理的過程中,能察覺家園這塊土地的優缺點,進行創造性思考、提出嘗試解決的方法,並以具體的行動讓家園變得更美好。

馬祖四鄉五島都濱海植物大致相似,所以我們先從北竿濱海植物學習手冊開始,然後規劃島上各村落的植物學習計畫

除了書本的學習,更走出戶外踏查,請在地的專家長輩為我們解說導覽,眼見為憑,真實觀察,專心聽、認真看

台大教授來為大家講說菜浦澳地質內容

台大教授來為大家講說菜浦澳地質內容

因為有專業解說,讓我們能對在地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藝術與人文領域】

藝術是人文的精粹,讓孩子用美的角度去欣賞自己生活環境的美好,珍愛這片培育自己的土地。平時將這塊自然美景視為平常的孩子,寫生時如果聽見遊客說西莒的自然風光的美好、生態的物種豐富、濃厚時代更迭痕跡,都會不自主的嘴角升起,一邊興奮的說「是呀!邊還有很多很棒、很美的特色喔!」。孩子們寫生的過程將最貼近自己生活的景觀,用很細微的觀察和長時間相處產生的情感做很直接的紀錄,發現到原來看似微小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在此時此地得以保存下是多麼珍貴的資產、用心欣賞家鄉之美,也從畫面去發現自己該如何對建立生活環境的維護、美化及美感營造。為了讓更多人看見在觀光地圖中被遺忘的珍珠,孩子們設計了西莒的觀光地圖、景點標示、問路站的LOGO貼紙,並放置在西莒碼頭兼遊客中心內,可供初次來訪民眾諮詢。

小小的插畫都是團員自己繪製,花了很多時間才做好

藉由親身走訪西莒、老師指導構圖,我們畫起圖來得心應手

綜合活動領域

以參加大型比賽擴展學習經驗,激勵學習以多種感官來體驗世界,提供開放多樣的學習環境,擴大訊息選擇的範圍、來源與方式,來強化關懷自己、他人與自然環境的態度,並促進個體適性發展與環境永續發展。藉由學生參與多元的活動方式,讓其開展、發掘並分享屬於個人的意義,尊重他人的體驗,並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以促進個性與群性的調和發展。 團隊成員在蒐集第一手資料時,必須親身參與許多特色文化活動、走訪現場拍攝景點照片、實地走過推薦的導覽路線、更新最即時的導覽資訊、進行對文史工作者的訪問活動、與家人一同製作家鄉美食的親密互動,以及設身處地的為遊客貼心設計導覽地圖、借問站的安排與借問站提示標誌,團隊成員發現到原來人與人之間相處互動,會因為一個共同的生活記憶而從陌生到親切,這就是「鄉親」的概念。團員學習友善的態度溝通意見、如何親切待人、尊重自己與他人、學習服務,與綜合活動領域強調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和諧互動原則相扣。團隊成員們不只完成專題的網頁部分,自身能力也足以擔當一名優秀的小小導覽員。

大家一起學作在地美食─魚丸

學習在地的民俗技藝─鼓板樂

重大議題方面~資訊教育

我們使用3C產品做為專題計畫的重要的串連工具,例如:數位相機、掃描器收集第一手的現場資料;團隊利用瀏覽器聯結網路搜尋專題的相關資料、繳交作業;運用文書處理軟體來整理及撰寫專題簡報、活動心得等;也使用了繪圖軟體做到影像處理和設計美編等用途;寒假期間團隊成員分散各地,利用通訊軟體的群組傳遞訊息的功能可以即時溝通,讓討論和資源交流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在過程中,我們接觸很多平常不太使用的3C產品,也發揮自己所有會的電腦技巧,也努力的克服許多電腦操作上的問題,經過這次實際應用以後,我們的資訊能力有大幅的進步,也深深的體會到資訊科技進步可以解決我們在偏鄉小島生活上許多的不便利和提高團隊做事情的效率,還有在找資料時可以接觸到很多用心在經營的優秀網站,讓我們不斷吸收很棒的最新訊息。

我們利用資訊設備剪接影片

每次進度都要撰寫活動心得並且用文書軟體撰寫網站內容

重大議題方面~環境教育

在以前的學習經驗中,我們雖然從老師的教導了解西莒島上的許多豐富的生態和特殊的地質環境,但是透過網博專題的製作,我們又重新對自己的家鄉的自然與文化民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團隊的討論、分工合作及仔細的蒐集許多資料,再次的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做了一次統整的總複習,我們更用心觀察與體驗自然,透過與往常不一樣的角度,表現西莒自然環境之美與對這片環境的關懷,團隊的每一個人感覺到和在島上要與生態共生的和諧原則,了解人類和自然要和諧共生到永遠,因此住在西莒的我們比日常用心維護生態的平衡、對環境的友善,每一次的用心,都將會迴向在一同生長在西莒的自己身上。我們也應該將把對西莒的愛護情感傳達給每一位來訪到西莒的客人,讓人人一同珍惜島上資源。

重大議題方面~海洋教育

我們的學校面海,吹著的是海風、聽著的是浪淘聲;島上的物資要利用貨船載運;人們出門坐船到其它的島之前,要注意當天的天氣變化,還有潮汐和大浪;我們可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吃到最新鮮的漁獲,但也有更小心守護大海生態環境的責任。我們每一刻都和這塊土地、這片海洋密切相處,我們是最道地的海島居民。

從教育活動與省思中激發熱愛海洋情操,善用海洋、珍惜海洋的各項資源,並維護海洋的生態平衡,積極保育海洋資源,涵養人與海洋和諧共處的價值觀,以培養熱愛家鄉,熱愛海洋的思想情感。增加對海洋的知識,瞭解海洋的生物與生態、海洋文化、海洋自然科學、海洋資源,覺察海洋與家鄉發展的相互關係,以及認識所處家鄉海洋環境與遠景,進而建立海洋意識與積極關心家鄉海洋的發展。

西莒夕照的美好,需要我們去愛護

海洋的資源就在眼前,我們學習善用並且珍惜

本專題符合九年一課程的相關指標

領域
代碼
指標

社會
學習領域

1-1-2
1-2-1
1-2-3
1-2-4
1-2-6
1-2-7
1-2-8
1-3-2

1-3-8
1-3-11

描述住家與學校附近的環境。
描述居住地的自然與人文特性。
覺察人們對地方與環境的認識與感受具有差異性,並能表達家鄉的關懷。
測量距離、閱讀地圖、使用符號繪製簡略平面地圖。
覺察聚落的形成在於符合人類聚居生活的需求。
說出居住地方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
覺察生活空間的型態具有地區性差異。
瞭解各地風俗民情的形成背景、傳統的節令、禮俗的意義及在
生活中的重要性。
瞭解交通運輸的類型及其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瞭解臺灣地理位置的特色及其對臺灣歷史發展的影響。

自然
學習領域

1-2-5-3
2-2-2-2

2-3-2-1

2-3-6-2
2-4-8-8
5-3-1-2
6-3-2-3
6-3-3-2

7-3-0-2

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
知道陸生(或水生)動物外型特徵、運動方式,注意到如何去改善生活環境、調節飲食,來維護牠的健康。
察覺植物根、莖、葉、花、果、種子各具功能。照光、溫度、溼度、 土壤影響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各不相同。發現植物繁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認識房屋的結構與材料。
認識水、陸及空中的各種交通工具。
知道經由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面對問題時,能做多方思考,提出解決方法。
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應用於生活中。

藝術與人文領域

1-1-2
1-1-3
1-3-2
1-4-4
2-2-6
2-2-9
3-2-12

運用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創作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使用媒體與藝術形式的結合,進行藝術創作活動。
構思藝術創作的主題與內容,選擇適當的媒體、技法,完成有劃、有感情及思想的創作。
結合藝術與科技媒體,設計製作生活應用及傳達訊息的作品。
欣賞並分辨自然物、人造物的特質與藝術品之美。
蒐集有關生活周遭本土文物或傳統藝術、生活藝術等藝文資並嘗試解釋其特色及背景。
透過觀賞與討論,認識本國藝術,尊重先人所締造的各種藝術成果。

語文
學習領域

1-3-3-2
2-3-2-4
3-2-1-1
3-2-1-2
3-4-3-5
5-2-6-1
5-4-7-3
6-1-1-1
6-2-6
6-3-6-1
6-3-7

能運用注音輸入的方法,處理資料,提升語文學習效能。
能簡要歸納所聆聽的內容。
在討論問題或交換意見時,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意思。
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能以完整語句簡要說明其內容。
能靈活利用電子及網路科技,統整言語訊息的內容,作詳細報告。
能利用圖書館檢索資料,增進自學的能力。
能從閱讀中蒐集、整理及分析資料,並依循線索,解決問題。
能學習觀察簡單的圖畫和事物,並練習寫成一段文字。
能正確流暢的遣詞造句、安排段落、組織成篇。
能理解簡單的修辭技巧,並練習應用在實際寫作。
能練習使用電腦編輯作品,分享寫作經驗和樂趣。

綜合活動
領域

2-3-4
3-1-2
3-1-2-1
3-1-2-2
3-1-2-3
3-4-2-1
3-4-2-2
3-4-2-3
3-4-2-4
3-2-4-3
4-3-1
4-3-2
4-3-3

熟悉各種社會資源與支援系統,並分享如何運用資源幫助自己與他人。
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並能關懷團隊的成員。
從活動進行的歷程中瞭解團隊為何需要合作。
體會團隊合作可達成共同的目的。
在與團隊成員合作時能互相幫忙,彼此關懷。
從團體活動歷程覺察其意義與價值。
體會個人的努力與貢獻對團體的影響。
省思自己與其他成員在團體活動中的表現。
思考團體活動可再改進之處,提出具體策略以促進團體效能。
參與社區文化活動,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係。
探討周遭環境或人為的潛藏危機,運用各項資源或策略化解危險。
參與計畫並從事戶外活動,從體驗中尊重自然及人文環境。
覺察環境的改變與破壞可能帶來的危險,並珍惜生態環境與資源。

資訊教育

2-2-4
2-2-6
3-2-1
3-2-3
4-2-1
5-2-1
2-3-2
3-3-1
3-3-3
4-3-1
4-3-5
4-3-6
5-3-4
5-3-5

能有系統的管理電腦檔案。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
能使用編輯器進行文稿之編修。
能操作常用之繪圖軟體。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
能遵守網路使用規範。
能操作及應用電腦多媒體設備。
能操作掃瞄器及數位相機等工具。
能使用多媒體編輯軟體進行影音資料的製作。
能應用網路的資訊解決問題。
能利用搜尋引擎及搜尋技巧尋找合適的網路資源。
能利用網路工具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
能認識正確引述網路資源的方式。
能認識網路資源的合理使用原則。

環境教育

1-2-2

1-2-3
1-2-4
1-3-1

1-4-1

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欣賞自然之美,並能以多元的方式表達內心感受。
察覺生活周遭人文歷史與生態環境的變遷。
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覺知人類生活品質乃繫於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維持生態平衡。

海洋教育

1-3-6
1-3-7
1-3-8
3-2-1
3-3-3
3-3-4
3-4-1
3-2-8
4-3-1
4-3-7
4-3-8
5-3-1
5-3-2
5-3-7

瞭解漁村景觀、飲食文化與生態旅遊的關係。
透過訪問、調查或蒐集資訊,探討漁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發展。
說明社會發展與漁村生活型態、自然環境的關係。
認識家鄉或鄰近的水域環境變遷。
說明臺灣不同時期的海洋文化,並能尊重不同族群。
發現臺灣海洋環境的特色,瞭解其海洋環境與人文歷史。
瞭解臺灣地理位置在航運史上的重要性。
瞭解海洋民俗活動、宗教信仰的故事與緣由。
觀察河水或海水的波動現象。
辨別各種船舶的種類與外形。
分享漁船、貨船、軍用船舶及港口的功能
探討水產產業與居民飲食文化之關係。
說明海洋生物種類及其生活型態、棲地。
探討河流或海洋生態保育與生活的關係。

本次專題使用下列資訊科技來完成我們的專題研究

這部分的設備與軟實力都要大力感謝敬恆國小的總務主任—黃祥晟主任,每次踏察時都借我們畫素很高的單眼相機與DV攝影機,還有開放設備齊全、效能很好的電腦教室,還有影音後製的教學,讓小組團員無論在照片的處理、影片的剪輯、音效的後製、網頁的設計都能順利的進行,達成每一次的任務,真的很謝謝主任的幫忙!

設備

用途

桌上型電腦

文書處理、網頁製作、影像處理、範例教學、傳送資料

筆記型電腦

文書處理、傳送資料

數位相機

拍攝影像紀錄

掃描器

掃描圖片、相片

錄音筆

訪問紀錄聲音

影印複合機

印製借問站貼紙及資料

隨身碟

儲存備份資料

數位攝影機

拍攝景點介紹影片、訪談紀錄片

軟體

用途

Adobe Dreamweaver

製作編輯網頁

PhotoScape

GIF動畫影像處理製作

Photocap

照片尺寸格式編修

Microsoft Word

文字編排

Internet Explorer

搜尋拳術資料

Google Chrome

搜尋地方文史資料

Windows Movie Maker

影片的剪輯與壓縮

Photoshop

網頁按鈕與背景圖製作

本專題研究讓我們擔任卡蹓趣西莒的小小解說員

鄉親們聽到團隊想為自己的家鄉留下紀錄後,紛紛給予我們很多的協助,例如順壽伯伯帶著大家介紹西莒島各村落、田沃村長詳細告訴我們擺暝的每個細節;我們拜託敏玲阿姨接受我們的訪問,跟我們討論西莒旅遊旺季的盛況外,還和社區媽媽一起教我們做手工魚丸;而蛇島是海鷗保護區,神話之鳥的照片不易取得,最後我們想辦法當面拜託馬祖國家風景區的許課長和瑩潔姊姊能否提供照片讓我們轉載在網頁上,並且撥冗幫團隊校稿菜浦澳的介紹文。這一路上,大家都鼎力幫忙,使我們有資源、有能力的突破每一次的瓶頸,累積足夠的能量擔任「卡蹓趣西莒!」的小小解說員。 我們相信越在地的,越能立足於世界,所以我們要努力把掌聲留給這片滋養我們成長的土地!

本專題研究對我們產生的影響與衝擊

經由這個專題,我們才知道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島是這麼的不一樣,不僅是反共前哨戰,更是富含著好多的閩東人文歷史,島上的一磚一瓦都有它的故事!以前不知道擺暝對馬祖人來說不僅是新年要熱鬧,而是一群移民望著海的另一端想回家的寄託!也不知道每餐必吃的魚丸,做工如此繁複、用料是如此實在,於是我們更加懂得珍惜與感恩! 莒光因為藍眼淚而興起觀光,但以往都東島熱、西莒冷,甚至未被排入行程。反思原因,或許是行銷宣傳的曝光率不夠高,所以我們希望把自己化為解說員把菜浦澳的地質公園、蛇島的燕鷗保護區,分享給大家,邀請大家來此留宿一晚,在夏日星空下,看藍眼淚、踩星沙,然後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除了回憶以外什麼都不帶走!

尊重智慧財產權與引用說明

我們的專題以網站方式呈現,因此不論是文字、插圖、相片、影片等,都更應該重視「智慧財產權」。專題網頁中有關鳥類的圖片、瀕臨木、野百合...等圖片,由馬祖國家風景管理處直接提供,部分資料則是由團員彙整後所得的第一手資料,同時以上資料均經風景管理處授權使用且註明引用來源。另外,關於團隊自製插畫與風景畫,由於是為了這個專題研究而製作,網頁上的相關圖文也是由團員們自行拍攝撰寫或繪製而成。因此,在此提醒您,若需要引用本網站之圖文,都請您務必取得授權後方可使用。

授權書

圖文資料來源:山本軍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