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俗技藝—舞獅

        傳說臺灣的舞獅是在明末清初時,隨著居住於閩粵及大陸沿海地區的先民搭乘帆船,艱辛的來到台灣,大陸地區的雜技及守護神像也跟著被帶到台灣來。

        時值神明生日時,即會舉辦「迎神賽會」以求居住平安,迎神賽會中各種雜技節目就會隨著神明出巡護駕表演,如舞獅、舞龍、宋江陣、跳鼓陣、高翹陣、布馬陣等,這也就形成現今台灣民間雜技陣頭隨著廟會發展的特殊景況。因此,臺灣的舞獅也多半模仿閩粵的風尚,以新竹為界分「北部獅」與「南部獅」。

        「北部獅」的嘴巴可以啟閉自如,所以又稱為「開口獅」;下軋以竹篢製成,所以又叫「篢仔獅」。「南部獅」因為嘴巴不能活動,所以又稱為「閉口獅」;由於獅頭形狀像莊稼人家裝雞用的籠子,也叫做「籠子獅」,另外,臺灣南部由於宋江陣很多,宋江陣也大部分都有獅陣,稱為「宋江獅」。

【資料來源: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陳正之。台灣省政府,民89】

 

五甲信仰中心—龍成宮

        一百多年前,一位地理師路過五甲莊,見當地居鳳山台地尾翼,地形宛如五龍匯集,又有鳳山溪自東北流經本莊,經前鎮媽祖港入海,山海交會,為人丁必旺之福地,斷言三甲子之後,五甲必出萬人丁。莊民以為:以當時全莊數百人,何來萬人丁?地理師愛說笑?

        沒想到風水輪流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民國六十年代,高雄市前鎮地區趕上加工出口區潮流,外來勞工大量湧入,五甲首當其衝,建商興建大量販厝,以庇無殼勞工,使五甲地區人口暴漲。

        龍成宮在五甲莊原本是一間小廟,在五甲地區人丁未旺之前,僅是莊內居民信仰中心。拜土地與房屋交易之盛,務農的在地人頓成「田僑」,咸認是媽祖庇佑所致。五甲地區因地靈而人傑,近幾十年政壇相繼出現的縣長蔡明耀、議長黃振塊,均為當地旺族。

         龍成宮眾神順應隨之而來的人氣與財氣,經信徒大會於民國七十年間決議,籌組重建董事會,二年後動工,歷經五年,終於七十七年舉行落成建醮。金碧輝煌,高聳的廟脊,從遠處望去,成為五甲顯著的地標。

【資料來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https://isp.moe.edu.tw/】

 

五甲舞獅

        五甲龍成宮獅陣獅頭屬「閉口獅」,又屬「神明獅」,其舞法分為「救獅」、「學弄」、「翻沙」、「吃囝仔」、「清腳」、「拜佛」、「打獅」及「殺獅」等。

        舞獅一般以兩人為單位,一人掌獅頭,一人藏獅尾,二者須相互配合,再加以搭配變化,揣摩獅子各種不同的神情姿態,配合嚴格的動作、步伐訓練,才能將舞獅表演的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