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越的地理位置 & 豐富的文化背景

 

       萬華地區是台北地區相當早開發的區域。早先在1709年漢人入墾時,看到此地獨木舟匯集的樣貌,便稱此地為「艋舺」,即為平埔族語中的「獨木舟」之意。乾隆年間,此地愈來愈熱鬧、工商業發展漸盛,也因而興建了龍山寺、青山宮和清水祖師廟等寺廟。

 

       18世紀中的乾隆、嘉慶年之後,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說明萬華的重要性,其同時也成為北台灣最重要的政經文化中心。如今的萬華,仍舊留有古城的韻味,也仍能看見屬於那個年代的風華。

艋舺服飾商圈產業歷史

 

       民國40年初至50年以前,台灣物資缺乏,只有中上階層的人,才有能力訂做衣服。至於其他階層的人,則多是到當時衡陽路一帶的布店剪布,自行縫製衣物。

 

       民國58年,政府成立國際貿易局,開始有了紡織品對外貿易發展的機會。在政府的積極推動之下,台灣的服飾業開始萌芽,也開始有了成衣的經營觀念。當時的經營型態多以託售、寄賣方式為主,即使當時已有百貨公司的賣場出現,規模也多不大。當時台北的委託行主要在中山北路的晴光市場,也有部分業者採取「跑單幫」的型式,自行採買或託人帶貨,或也與美軍有接觸的商人提供商品,以滿足部分追求流行的消費者。

 

       民國60年代後期,因我國國民所得大增,國外進口雜誌與服飾引進,除了吸引國內消費者的注意,也使國內業者也開始有品牌建立的觀念。國內的百貨公司或是服飾專賣店如雨後春筍般開幕。

 

 

 

  • 民國45年

    家庭加工到市集販賣

    最早來自洪蔡閃,洪勝美服裝行

    新鞋大服裝行,陳家兄弟

     

     

  • 民國49年

    零售轉批發

  • 民國56年

    已有50-60家成衣店,空間漸不夠,店數增多、員工需求,徵招同鄉親戚幫忙

     

  • 民國60年

    大理街一帶形成服飾批發專區

     

  • 民國61年

    與香港、韓國與日本並列為世界四大成衣輸出地區

     

  • 民國70年

    國外成衣業買主進駐,國內市場呈現供不應求盛況

    經濟成長,消費力增強

     

  • 民國80年

    店家從兩三千家縮減為五、六百家→

    萬華火車站快車過站不停→

    第二代店主接手,中國貨增多→

    五分埔興起→

    東南亞與大陸逐漸取代台灣的成衣製造→

    生產成本升高,工廠開始外移到大陸→

    經濟走下坡,服飾市場需求降低

     

  • 民國100年

    產業轉型、推動再生策略

    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

     

       民國70年代,在政府政策的扶植下,成衣業快速成長,大量生產及外銷,而隨著國民所得的提升,民眾的消費能力提升。需求量增加,使得成衣製造開始步入高峰期。當時萬華的服飾批發業在台灣成衣界頗負盛名、更是匯集南北各地中小盤商的批發中心,當時的大理街與西園路整日人聲鼎沸,盛況空前。

       到了民國80年代後,台灣的勞力成本逐漸失去優勢,使得製造業開始轉向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地,其廉價成衣逐漸取代台灣傳統的成衣市場。另外五分埔等新型態的商圈出現,再加上韓國及日本等地服飾進入台灣,颳起旋風,使得艋舺地區的傳統成衣批發業受到打擊,逐漸下坡。

 

       目前仍在經營的店家約有七成是以家族企業形式經營,而主要的經營項目以女裝約佔六成以上,其他三成多為其他服裝商品。

 

萬華大理服飾商圈萌芽

 

       當時的萬華火車站為貨運轉運地,是中南部民眾到北部的重要據點。彰化芳苑因工作機會少,居民多外出打拚,萬華的成衣產業主要便是由彰化的民眾所開發。北上後事業有成者,也常找同鄉的親屬一同共事或招攬學徒。

 

       艋舺服飾商圈的發跡來自於洪蔡閃女士的兒子洪寬諒所開的「洪勝美服飾行」。在當時並沒有「成衣」這個名詞,衣物多為家中婦女所縫製,因此大大小小的布商特別多。而洪蔡閃女士便與結拜姊妹帶著家鄉的土產到台北販售,再將所得做為購買工廠剩下的布邊(即邊腳布)的資金,並加工拼製為「拼接衣」或內褲等,再販售以貼補家用。

       民國40年代,國小剛畢業的洪寬諒與兄長洪春長離家到台北求發展。初到萬華,兄弟倆並無雄厚資本,因而暫時以小本生意維持。約兩年後,其母親洪蔡閃女士來萬華探視兒子,租了一間房子與兒子同住。這期間母子三人嘗試做些小本生意但都不盡理想,因而洪女士建議繼續做拼接衣的生意。

       由於市場反應不錯,生意日上軌道。民國45年他們租下西園路二段52巷6弄底的舊豬寮,展開了萬華服飾加工業。隨著生意日漸興隆,洪蔡閃女士的工作量增加,便邀請有興趣的親戚前來幫忙。

       民國46年的西園路附近除了「洪家班」外,另外分散「芳蘭」、「柯文」、「鄭姓客家人」三家也是做拼接衣,都曾是洪家的代工對象,可謂艋舺服飾商圈的發跡代表。

       隨著成衣加工業的穩定持續發展,許多人看好萬華一帶的市場潛力,紛紛由各地湧入進駐投資。與傳統商家不同,後來的商人則是擁有充裕的資金,直接開工廠,以較專業的生產模式進行。

 

興盛期的繁榮景象

 

       民國60年,大理街上服飾業結構愈趨完整,不少有興趣的人,買下這邊的房產,開始經營服飾事業。此時加工業逐漸減少或外移,自產自銷的比例提升,並聚集更多服飾批發業者,形成服飾批發專區,也是早期大家所熟知的「萬華成衣批發商圈」。

       商圈逐漸名聞遐邇後,全省各地中盤前仆後繼來此批貨,客戶遍及台灣各地,中南部客戶電話下單後,由批發商用火車將貨物寄下去。

       大理街上的「錦豐批發名店」是當地第一家的高級服飾批發店,第一代老闆曾昭平先生提到,當初住家在大理街,店面開在西門町做百貨委託行。在民國65年左右,他太太在大理街上租下一個店面,他也就跟下來做服飾的批發生意。他表示當時的生意很好做,尤其在民國60年代末,一開始走高檔路線時,連最貴的貂皮大衣都在賣,且銷量不錯。

       民國70年時期,大理批發商家還有來自國外的客戶,從亞洲的香港、新加坡及日本等地到美國、加拿大及法國等歐美國家,皆與艋舺服飾商圈有生意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