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效焦點─站在巨人肩膀學習

偶像啓蒙--魯賓遜

在印象中,梅老師是在哥哥的圖書堆裡發現這本魯賓遜漂流記,一個利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在荒島上面生存,冒險自立的故事。因此,梅老師書包裡的書,除了一般的教科書外,還有一本也是唯一一本課外書就是--魯賓遜漂流記。當時他覺得這本書實在太有趣了,不論是主角自己做葡萄乾、做肉乾,或自己燒瓦器……。因為清貧的環境,梅老師甚至會模仿魯賓遜所做過的事,如:自己試著露營、做罐頭、做炊具。老師喜歡魯賓遜運用周遭的一切,做出自己需要的工具,這種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態度,深深影響著他,讓他在未來學習的過程中,更重視「從做中學」,也因此更加喜歡科學。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誘因,讓梅老師現在會不斷的推行科學實作,讓科學不再是冰冷冷的書籍或知識,而是活跳跳的生活!

對於科學偉人,我不是盲從

我們總會猜想:「梅老師的偶像一定是愛因斯坦或牛頓等科學家吧?」而梅老師卻認為:以愛因斯坦的角度,你覺得他會希望每個人把它當作偶像來看,還是希望大家當他是一個先行者,為我們開闢新的世界?對於偶像,我們不應該是像現在的粉絲團,而是應該去想他為甚麼是偶像?我們能從他身上得到什麼啟發,不是盲從,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藉由他們看到新的視野。

對於愛因斯坦,梅老師也有自己的想法。「我看過他很多的傳記,裡面的每個字當中,都凸顯出這個人生命過程中的不凡。他讓我們後代少走了很多路,打開了一個新的門,讓我們發現:原來有新的世界是這樣的!」但他也覺得別人的想法不一定就是唯一,能從過往偉人中找到新的看法,這在學習的角度來講更是難能可貴。「江山代有才人出」,前人就是引領我們前進,創造新的發現,我們更應該運用這些智慧去發現更新的世界。所謂:「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勇於質疑,勇於開創,這就是科學智慧的提升。



活用偉人的故事

我們問梅老師是否常用這些科學界的偉人或巨人來闡述一些道理,梅老師毫不猶豫的回答說: 「很多,因為我常在演講,不只是愛因斯坦,只要是它是個能真正剖析出事實的一句話。

我們第一次與梅老師見面時,老師就引用了一句李政道所說的話:「要創新,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問更透,創更新。」以此對我們說明,現今教育制度下,丟給你一個問題,要你給的是答案,但正確的應該是更注重「思考」還有「在不疑處有疑」。

我們第一天在安溪國中的教學觀摩中,老師也說自己的小故事:有一天我在玩一種叫「快速貨車」的玩具,它是在軌道上可以拉著走的小貨車。當我拉它向前,車上的球會滾向後,但我正在拉它走時,忽然停下來,球就滾到車的前面。我跑去問父親為什麼?其實學過牛頓相關定律的人,這個問題都能迅速回答出來,就是慣性。如果我們把它當作一種必然,不會去思考為什麼,就不會去思考下一層的概念。

我的父親回答說:「一個正在前進的東西,會傾向持續運動,而靜止的東西,會想要繼續停在哪裡,除非你用力拉它,這種傾向稱為慣性,可是沒有人真正懂為什麼會這樣?」梅老師的父親不免其俗的用他學過的知識「慣性」來回答他,可是他還是提出另一種重要的觀念--「沒有人真正懂得為甚麼會這樣?」對一個孩子來講,當你提到:「喔!就是慣性」就句點了,你就永遠封鎖他的思想了。梅老師說:「就是因為有後面這段話,父親不是只告訴我一個名稱而已,他很清楚明白,知道某件事情的名稱,和知道某件事,完全是兩碼子事。」父親說:「如果你仔細看,球並沒有跑到後面,而是你拉向前的車,會向前撞上去,球其實是停止不動的。更正確來說,球會因摩擦力而被拖著向前,而不是向後跑。」所以我就跑回玩具貨車然後從車的下面拉,從旁邊觀察,發現他是對的,當我拉車子向前時,球相對於車子是向後跑的,但球相對於地面是向前跑的,這就是我父親教育我的方式。

同一個現象,會產生什麼結果,和同一結果會產生什麼現象,是不能等同討論的。在學習成為一個科學家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從現象的本質去理解它是什麼,而不是我們所看到表面的現象而已。

圖片來源:
魯賓遜漂流記:parents.pixnet.net
愛因斯坦:www.listal.com
費曼:費曼物理學講義@ 藍色情懷:: 隨意窩Xuite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