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而不困─生活就是最好的實驗教室

家是我們最早接觸的地方,是個人最初接受社會化的地方,也是影響我們一生最深遠的地方。若父母從事醫理,那自小就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若父母長年奔波,則自小就培養獨立的個性;若父母寵溺兒女,則自小就養成驕傲放縱。從前父親的嚴厲、母親的 關心、姊姊的教誨、弟弟的戲弄,一切家庭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深刻的勾勒出自己的種種。既然如此,梅期光老師當然也不例外。

從貧困中觀察 從生活中科學實作

梅老師在貧困的家庭中長大,一飯一粥得來不易,但是他並沒有被逆境所打倒,而是自己從無到有,一個一個動腦去研發,一件一件動手去創作。凡事觀察思考自己操作的習慣,早已潛移默化深根於態度中。 訪談時,梅老師提起了小時候的故事:「以前想吃蔥油餅時,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掏錢去買,必須自己在攤販旁研究蔥油餅的製作過程,再想辦法弄到材料或其他的食材,並自己動手做。」這樣的成長環境,成就了今天的他。 梅老師除了學習自己料理食物,兒時也嘗試組裝玩具,每當遇到困難或無法突破的難題時,梅老師會動腦思考:何處步驟有問題?抑或是比較哥哥姊姊和他作品, 兩者究竟為甚麼會不一樣?詳細比對,最後再進一步進行修改。「這是一種以模仿來學習的學習方式。」梅老師表示。

從小就要養成動手做的習慣,因為利用操作的方式,在操作的過程中就能夠去學習到許多不是能用文字來傳達的知識。「做中學」,從過程當中必然能得到經驗,也 將得到成就感,或者挫折感。雖然挫折感常讓人感傷,但其實只要找出問題、放下成敗,挫折感即可漸漸被淡化,最後灰飛煙滅。不斷創造出新的想法,並持恆嘗 試,相信即便金石,也將為開。這是家庭帶給梅老師的啟示。

好險當初沒跑船 否則便跑掉了希望

梅老師高三的時候,因家境貧困,而想去跑船。但因家人及時阻止和對他的期許,他只好繼續升學,最後他努力的考上了大學,雖然原本能就讀台大,但因有優渥的公費支持,選擇了師大物理系。畢業後,因為自己的學習經驗,他有了實作的教學理念,卻因與現今的教育不合,他所決定的不是無 奈,而是去改變,這樣便開始了他的奮鬥歷程。 現在的梅老師已經不是當初那一心追求財富的高三生,而是追求理念實踐,為台灣更多的孩子,開啟實作學習之窗,落實真正正確的科學教育。如果當初跑了船,那麼他也不會有推廣實作的想法,也就沒有今天的梅老師,更沒有讓臺灣改變的機會!

追尋想法、自我摸索

梅老師的父母對他的期許就是去追尋自己的道路,希望他不要一味的依循別人的步伐。也因梅老師的父母提供自由,他大多是自己摸索、研究。梅老師說:「父母給我們生命,然而人生就是要我們自己去探索、去經歷,不是誰教你,或是去模仿別人的成功。」無論我們想要榮譽,還是成功,都必須靠自己爭取。喜歡動手操作,學習以雙手解決家中的小問題,漸漸的,自行實驗操作已成梅老師的習慣與樂趣。生活就是最好的實驗教室,家境的清苦與家人的勉勵,都是醞釀梅老師未來科學發光的搖籃。


圖片出處: 實際操作圖片來源---梅老師提供
梅老師全家福圖片來源---梅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