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專題網頁內容 》關於鹿港老街 》研究鹿港歷史

鹿港緣起

參訪鹿港老街

1.台灣中部以前有許多梅花鹿,因此常有鹿群聚集,所以被稱為「鹿仔港」,後 來簡稱為「鹿港」。

2.鹿港一帶早年為平埔族巴布薩族(Babuza)的居地,其名稱為平埔族Rokau-an 一語的轉譯。

3.地形像鹿,故名為「鹿仔港」。

4.據說昔日這個地方是米穀集散地,因為用來儲存稻穀的方形倉庠稱為「鹿」而 得名。

在清末日治初期,因濁水溪氾濫,鹿港港囗壅塞,港勢漸走下坡,雖然不如昔時繁榮,但日本政府仍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准與外國通商,與大陸之貿易猶為興盛。迨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以後,與大陸之貿易遂斷絕,乃成為廢港。於是完全喪失往昔之繁榮,商業不振,街巿衰頹,文物古蹪亦漸遺失毀滅。

鹿港老街,俗稱「古市街」,泛指瑤林街、埔頭街、大有街一帶,遠自清朝乾隆年間,鹿港最為繁華時期,碼頭區商行最熱鬧的主要街區,當年大量的大陸先民移居台灣,中部地區便選擇在鹿港登陸生活,為了與大陸往來貿易,便沿著臨河港岸邊一帶紛紛設立商行。

鹿港古市街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空間特色,這些和河道平行的街道如埔頭街、瑤林街等,成為船行集中區域,維持清代的格局和風貌,頗具建築特色,經規劃、重修為古蹟保存區,由建築立面與內部格局,依稀可追尋出當年舊貌。  民國75年由中央政府出資主導補助,漢寶德教授負責修整各戶的第一進門面及整體公共設施,是首次大規模將古蹟全面保存的案例。僅管在修建當中和修建之後爭議不斷,可是重修之後帶來人潮和商機,現在成為鹿港最熱鬧的街道,卻是不爭的事實。

鹿港老街招牌
現代導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