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sitemap    

日治時期拼街

日治時期福安宮媽祖生日時,會有「迎熱鬧」的活動,當時頂、下街的居民為了互競財力與聲勢,常有藉廟會活動而相互拼陣頭與拼戲,每當活動進行時,整個溪湖市街以十字路南北縱線為界,分成東西兩邊於晚間「拼藝」,據老一輩的回憶,當時大家都帶手電筒出門看熱鬧以便照明,希望己方的陣頭能壓倒對方,還會派密探去刺探對方「軍情」。參加的陣頭很多,有布袋戲、牛犁歌等。這些陣頭到晚上八、九點時集結好開始繞街,往往到十一、二點才會結束,競爭激烈時,還會持續比拼十多天。

其中最激烈,印象最深刻的拼鬥有二次,一次是有一年在福安宮前的南、北管相拼,由於當時請曲館來表演的人士也在相互比拼,故又調了口庄、彰化、豐原等地的人前來助陣,一連延續好幾天,後來其中一方的支持者楊傻「大舌傻」(楊春木之父)聲言要抽掉三塊「倉仔板」漏出稻穀供人吃喝繼續拼鬥,此豪舉使得對手打退堂鼓。

另一次是發生在南北管相拼之後,有一年福安宮作醮,中街的富戶大杉與製糖會社的「西工」(日籍技工) 衝突而藉此機會互相較勁。據說日籍工人經常在酒樓喝酒鬧事頻發糾紛,引發台人不滿,在日本嚴格統治下不敢以私鬥解決,乃藉由拼街來互別苗頭,台人這方由富戶大杉出資與糖廠的「西工」二造「拼街」,於是有「街頂靠大杉,街尾靠煙囪」的地方俗諺。雙方也是互比陣頭,比較精彩度,中街二側居民則憑靠著二樓欄干欣賞精彩的藝陣表演,留下令老一輩津津樂道的傳奇。

北管陣頭(模擬情景照片)

繞街至基督教會前的人力藝閣

牛車拖曳的藝閣(模擬情景照片)

 

 

<top>

圖片來源:北中南北管子弟珍貴老照片、溪湖三叔公開講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