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殼
很多人會覺得陸寄居蟹從舊殼脫出來,理應身體會變小,否則不能從舊殼脫出。
其實剛好相反,牠們在脫殼後反而會成長是因為在被稱為脫殼前期的準備時,在舊殼下面已準備了新的肌肉。隨著脫殼進行 後,新殼還未硬時,牠們會急速地將水份吸收,身體膨脹,將新殼撐開,經過一段時間,鈣質沉積,所以牠們是先把身體縮少,脫出舊殼後再藉水份把柔軟的身體撐大,因而得到成長。
陸寄居蟹是節足動物,除腹部之外,整個身子也被披著甲殼。牠們的甲殼堅硬,雖然能保護身體,但卻限制了牠們的成長。 所以陸寄居蟹要成長,必須經過間歇性脫殼 (又稱脫皮) 這一個階段, 即每隔一段時間便會進行脫殼。簡單來說, 把舊的外殼脫去,身體也隨之長大(斷腳也會再生), 這個階段稱之為脫殼或脫皮。
「脫殼」是指陸寄居蟹脫下身體的舊甲殼,而肌肉組織會長大並逐漸變硬,形成新甲殼。
陸寄居蟹和蝸牛不同,因為螺殼是「寄住」的,所以螺殼是不會成長的。
牠們和蝦蟹一樣需要經過不斷的脫殼才能成長,隨著身體成長,便需要找個更適合的螺殼更換。
細小的個體脫殼次數比較頻繁,大的個體脫殼次數則較少。
生活在海洋中的螃蟹,海水中有足夠足夠的鈣離子可供新殼的礦化,因此可盡情的揮霍,不需要對鈣離子做任何脫殼前的回收儲存。生活在淡水中的螃蟹,雖然不
像海洋蟹類一樣擁有豐富的鈣離子資源,但仍可以藉由提高對鈣離子的吸收能力,從水中獲取足夠的礦化材料。但對於生活在陸地上的螃蟹而言,即使居住的洞裡有
水,其中所含的鈣離子含量還是微不足道,因此對陸蟹來說,鈣是一項稀有珍貴的資源,是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寶藏,必須想辦法在一次又一次的脫殼間保留存,如此
陸蟹才能生存下去。許多陸蟹為了保留鈣,發展出種種的方法。螃蟹在脫殼前會在舊殼底下形成新殼,舊殼也經過部份的分解回收。海洋蟹類一般隻回收舊殼裡的幾
丁質及蛋白質,但許多陸蟹則還會同時回收鈣質。舊殼裡的碳酸鈣會被分解為鈣離子及碳酸根離子,鈣離子進入螃蟹體內後又再被形成礦物儲存起來。
絕大多數的陸蟹還有另一種最直接的回收舊殼裡鈣離子的辦法,就是在蛻殼後,將脫下的舊殼吃掉,回收舊殼裡的物質,如此可做到最徹底的舊殼回收工作。而且
除了鈣離子外,還可同時回收幾丁質及蛋白質。不過要吃掉舊殼必須要有堅硬的口器,而且胃齒也要夠硬才能把舊殼磨碎消化,因此還是必須配合前面所提的脫殼前
回收功能,才能以此方式回收舊殼內物質。
陸蟹脫殼除了面臨必須回收鈣的問題外,蛻殼後如何把新的身體撐大也是一個問題。螃蟹脫殼是為了成長,但由於新殼是在舊殼底下形成,一開始一定比舊殼小。
新殼在舊殼底下是以摺起的軟殼形在舊殼下形成,蛻殼後再把新殼撐開。生活在水裡的螃蟹都用水來把新的身體撐開,然後再迅速的讓身體變硬,如此便可達到脫殼
成長的目的。許多陸蟹的洞裡有水,因此可利用相同的方式來把脫殼後的新身體撐大。不過,也有不少種類的陸蟹洞內無水,因此需要在脫殼前先再身體內儲存足夠
的水份,然後利用這儲存的水把蛻殼後的身體撐大,這些螃蟹體有特殊的儲水器官,可在蛻殼前儲存水份。
脫殼次數與所需時間沒有一定的確實數字,所需時間因不同獨立個體而異,一般來說小個體約1年脫殼約2~3次,大的個體則1年脫殼約1~2次。
脫殼週期縮短:
陸寄居蟹的脫殼週期也會受突發原因影響而縮短,例如為了使斷腳再生而脫殼,螯腳等較大部分在一次脫殼後還未能完全再生時,會在短時間內再重新脫殼。
〈資料來源:http://www.tonycoenobita.com/molting.htm〉「脫殼」是指陸寄居蟹脫下身體的舊甲殼,而肌肉組織會長大並逐漸變硬,形成新甲殼。
〈圖片來源:http://www.tonycoenobita.com/molting.htm〉
〈資料來源:http://www.tonycoenobita.com/molti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