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學習
北斗
舊名: 東螺西堡、東螺街、寶斗
寶斗:彰化北斗地區原屬平埔族<東螺社>社域所在,<東螺社>社名,「寶斗」兩個字的閩南語發音和東螺社的平埔族語音相近
北斗:當時的北斗,文化氣息很重,地方士紳依天象地理,以南一里有文昌祠,符合「北斗魁前六星」的徵象;南二十里又有斗六作為朝山,符合「南斗六、北斗七」的跡象。故更名為北斗。
簡介: 清代乃南北物流、東西山上水貨聚集地,為早時商賈南來北往必經之渡口。人來人往、市況殷繁,因舊濁水溪河道帶來了無限商機,躋身為全台四大都市之一,自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至日據時代初期約一百年間,民間流傳『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之諺語,很能說明當時北斗熱鬧之景象。
北斗鎮舊名寶斗,水曾經屬於東螺,是獨水溪一條支流上的河港,與大陸有船隻來往,因此為彰化縣南部的要地,清代末期周圍有竹柵,開有隘門,柵內染坊、糖廓(糖廠)林立商業之殷繁,僅次於鹿港:所以當地曾流傳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的諺語。
北斗鎮最初的地名是東螺,最早的街市是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時興建於時東螺溪南岸的舊社檨仔庄,也就是是現在溪州鄉的舊眉。到了嘉慶十一(西元一八0六年)由於激烈的漳泉械鬥,舊街市的房屋及田園都被破壞殆盡,才於道光元年(西元一八二一年)又在河洲內的寶斗庄另建街市,並改為寶斗;又由於南邊有雲林縣的斗六門,是就取「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的星象意義,再改北斗。
北斗是南彰化開發的中心,以東螺溪與鹿港相連成為了鹿港經濟圈,在水運方面可達鹿港、林圮埔(今南投縣竹山)、西螺,陸運方面向東經過赤水進入今南投縣內,向西可至番仔挖(今彰化縣芳苑),是山海間的集會點、交易中心,陸運與水陸的中心。
最繁盛時期有分早市、下午市,早市主賣山產,下午市主賣海產。兩市結束後在奠安宮前廣場的北斗夜市便開始營業,可說是全臺第一個夜市。北斗的衰退從鹿港沒落開始,鹿港除了淤積外,1860年的開港通商鹿港不在其列,使鹿港失去與台灣其他商港的競爭,屬鹿港經濟圈的北斗也受影響。而後北斗受洪災與回祿之災,再加上河道改變,終使盛極一時的北斗街榮景散去。
日治時期的北斗是北斗郡一街七庄的行政兼經濟中心,北斗由完全的商業機能轉為兼具商業與行政機能的都市,此時的北斗除了有機關林立,更有僅次於臺中、彰化兩市,全台中州第三擬定的都市計畫。在日治時期的北斗有「三員」之說:一為警員,北斗身為行政中心,擁有不少警備人員;二為教員,北斗是北斗郡最主要的教育中心,不少居民也由商業轉而投身教育,北斗出了不少校長人士;三為肉圓,北斗的肉圓是向來是北斗傳統美食,在地方上有一定名氣。
北斗現今還是北斗地區四鄉鎮的商業中心,也是南彰人口密度最高的聚落生活圈。
註: 東螺西堡:今埤頭、溪洲及田尾局部,北斗鎮全部。 東螺東堡:今天二水鄉全部、永靖、田中、田尾的局部。 東螺 :最早的街市是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時興建於時東螺溪南岸的舊 社檨仔莊,(屬於今日之溪洲鄉舊眉)(今埤頭鄉元埔村)附近的東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