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羚羊~紀政

訪問大綱

紀政是一位在體壇擁有相當響亮名聲,且是60年代受人矚目、受歡迎的運動員,尤其她是一位很傑出女性,因此,我們決定訪問他,並分析其成功的因素

訪問時間:2012年1月6日15:00
訪問地點:希望基金會辦公室

Q1:請問您是如何步上運動這條路?

Q2:請從您的故事中,我們得知您的父親買了一雙釘鞋。可見父親應該是非常支持您在跑步方面的興趣。我們很好奇,當時的社會對於一個女孩子從事運動的觀感是什麼?你又是如何回應他人的眼光?

Q3:在您投入運動界之前,您的父母是否有希望您未來的職業為或者希望你對家庭付出甚麼?

Q4:您在運動這條路努力的過程中,是誰帶給你的影響最大?(教練、朋友),如何影響您?

Q5:就您自身的經驗,你覺得女性在運動界中有什麼限制或差別待遇?若有,您又是如何突破這些困境?

Q6 :體壇上大部分以男性居多,您曾有被性別歧視的經驗嗎? 投入女性較少的運動界中是否遭受他人異樣眼光?

Q7:就您自身的經驗,您認為影響女性要在運動界成功需要具備的條件是甚麼?

Q8:您身為體壇的傑出女性會面對什麼壓力嗎?您又是如何克服?

Q9:對於正在運動之路上努力的女性,您有沒有甚麼勉勵他們的話?
Q10:身為女性是否造成您生命中任何困難或助力?請說明。
Q11:經由您生命的成功經歷、勇於築夢,您可不可以給同為女生的我們一些未來選擇職業的建議?

紀政小檔案


70年代臺灣之光的紀政,1944年出生於新竹縣關西鎮,祖籍福建泉州,在家中為次女(排行第三),爸爸為攤販,媽媽幫人家洗衣服。在鄉下,小孩都在陽光下玩在一起而他們玩的地方就是收割過後的稻田,與住在城市的小孩差很多。盡管家境貧寒,紀政卻從未抱怨。坎坷的經歷讓她的性格更加堅強,更加能夠吃苦耐勞。紀政自幼立志成為作家,在孩提時期課業表現優秀。不過紀政以前家裡雖然很窮,但是生活很單純,過的很快樂。他的個性較為中性,覺得男生女生都是一樣的,而且他人際關係很好,跟男生或女生都處得來。

踏上運動這條路

紀政說到小學時的她很喜歡比賽。她很喜歡那種「贏」的感覺,但是最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比賽,會送獎品──文具給得獎的同學。因為大家都不有錢,如果能夠獲獎,就不用跟家裡開口要錢,這就是她孝順的表現。14歲時由於在運動會田徑成績優異,才逐漸走上田徑運動員之路。她自幼喜愛跑跳,在中學時期就顯露出卓越的田徑才華。紀政說,自己會步上運動這條路,主要是由於鄉下的孩子運動量大,原住民的血統以及天分、基本條件的良好,當然也是紀政會成為如此傑出運動員的原因之一。

生命中的貴人

最尊敬、最感謝的人莫過於她的父親。在家裡,權威在於父親,家事在於母親。父親管教嚴格,對於分數很重視,這是因為他們擁有共同觀念:「窮人要出人頭地,就得把書讀好。」而且當時的父母因為都沒唸書,家裡很窮,因而體會到唸書的重要。但是除了讀書,父親也很在乎運動,因為一定要有適量的運動,才能把書讀好;只要把書讀好,不影響課業,父親都不反對他們參加任何活動,屬於全方位教育。這樣的管教方式,讓紀政全家的孩子功課都讓人滿意。

紀政人生中的第二個貴人,是新光集團董事長的弟弟─吳金虎。紀政三歲時就被送到農家當養女,童年生活相當困苦。直到九歲時養父母過世,才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小時候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把家事做完後,聽人家上課。而紀政考上了小學,要去註冊那一天,她的養母發現無法支付學費,因此不能讓紀政上學。但是原來滿懷期待的紀政賴著不走,於是哭了起來。此時一位家長便好心替他付了學費。編班後,紀政發現那位家長的女兒叫吳京,和他同班,讓紀政一直忘不了他們父女倆。她謙虛地表示,沒有吳伯伯,就沒有現在的紀政。

為興趣放棄公立高中


當年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有個安定的工作。在那個年代,成績好的女生一般都會去讀師範學校,畢業之後就可以直接當老師了。而紀政在初中國中是以前三名畢業,可以直接保送到師範學校。但因為那時大部分的比賽都是在台北,而且去讀私立學校幾乎都不用花錢,基於對體育無比狂熱的興趣,紀政選擇了台北的一所私立學校──勵行中學,讓親友們很訝異。因為在當時,私立學校都是一些不喜歡讀書的人去讀的學校,也就是所謂的「太保太妹學校」。她的家人都認定紀政一定也會變的跟他們一樣,不務課業。不過紀政並沒有,成績還是一往如昔的好。她說,要變好還是變壞都是自己決定的,只要有意志力就不會學壞。

運動生涯的巔峰


1966年,紀政在曼谷亞運獲得女子跳遠金牌;1970年7月12日在第六屆曼谷亞運獲得女子短跑金牌,成為亞洲跑的最快的女選手。當時的美聯社稱紀政為「地球上最快的女子」,而國人給他的封號則是「東方的飛躍羚羊」,以及其他國家體壇稱她為「亞洲流星」、「田徑女鐵人」…等等,在同一年裡,紀政還打破了五項世界紀錄,所以全球體育界一致公認1970年是紀政的天下。

運動傷害的惡夢

但是,天不從人願,在紀政田徑運動最顛峰的時刻,她卻在一場四百公尺的比賽中腳步嚴重扭傷,使得她不得不在運動生涯最顛峰的時候退出了比賽,離開了她最愛的運動競技場。同年十二月底與年紀比她大一倍的瑞爾步入禮堂,引起國內體育界的震撼,但洋溢著甜蜜的她當時對媒體說:「一九七○年是我這一生的黃金時代,不但打破了許多世界紀錄。

紀政實在非常討厭運動傷害,雖然那是無可避免,但是它仍舊是運動員的噩夢;甚至因此讓她逼不得已退出體壇。當時退出體壇的紀政,情緒低落,連運動節目都不想看。但是,她在美國的教會會>問她一句「妳有沒有想過,是上帝要你受傷的」因為這次令人難過卻難忘的經驗,讓紀政更有同理心與同情心,遇到同樣受到運動傷害的運動員,更了解他們的心境。而且也因為如此,紀政回國後對國內的運動選手也會特別注意這部分,不要再讓更多人向她一樣。「如果都沒有跌倒過,我豈不是變的很驕傲,不知道那些跌倒過的?」

性別不是問題


紀政說,美國對女性的運動員,是比台灣還要歧視的。但是自己一路走來,卻沒有受到種族與性別歧視的經驗。她覺得,其實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態及個性。她並沒有一些性別刻板的印象,也不覺得自己是一個需要被別人保護的女性。而且她興趣很廣,無論跟男生或女生都相處的很好,堅持勇敢做自己。在運動場上,無論是黑或白人都會為紀政加油。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很有禮貌,會跟觀眾問好,而且總是面帶笑容。

轉換跑道後的紀政  

紀政1989年成為全國田協理事長,統領國家田徑發展,不但為田徑選手創造更大的福利,紀政還引進了不少觀念,包括邀請世界頂尖高手來台,著重行銷,加強教練的培育,也能使田徑選手締造更棒的佳績。她的友人說,只要與「體育」有關的事,紀政一定不推辭。    紀政原本不是政治人物,對政治也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為了社會情勢和需要,有關方面要她出來競選“立法委員”。她覺得一個民意的“國會”,並不需要每位議員都是政治專家,也要有不同背景不同經驗的人,從各方面來督促“政府”,貢獻意見。而且台灣應該確立制度,使得那些為國爭光、為國拼命的選手和教練們的前途、生活有保障。因此,秉持這股熱誠,她參加了立法委員的選舉,並以第一高票當選。

       另外,長大從體壇退出後曾擔任九年立法委員,當時的選區沒有像現在這樣分很多區,都是整個縣市一起選的。所以範圍很大,在競選時也花了很多體力。那時女性在選舉時有「婦女保障名額」,使紀政很不為然,因為他覺得這樣感覺很像在歧視女性,感覺女性都是很柔弱,才需要被保護。她很高興看到現在台灣已經進步了許多,有很多女立委,甚至還有女性要出來選總統。而現在的紀政,是財團法人希望基金會董事長 。

       從田徑場退休三十多年來,她才真正把運動融入生活中,不只自己樂在其中,也促使更多人身體力行,體會運動的好處。

訪問感想  

在訪談的最後,紀政對我們說,無論做什麼事情(興趣、工作……),都要問自己:「真的很愛嗎?」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很努力,「一個人的成功要有兩分的天分,八分的努力、汗水」還要熱愛。因為只有你喜歡這件事,你才能受挫折,才願意付出。無論做什麼事,選擇什麼職業,都要真正去愛,而不是被強迫的。因為你很愛,所以願意付出;因為愛,所以才會自我要求、追求完美。

 經過訪問後,我們認為紀政老師是一位樂觀開朗、正向陽光的女性,勇敢築夢、做事認真、積極上進、盡責,是我們對老師的看法,而她堅強、有自信、有毅力、有達成目標的野心、和刻苦耐勞的個性,造就她今天的成就。老師說認為天真單純,是鄉下孩子的共通點,這點,我們在紀老師身上同樣看見。除此之外,孝順、溫柔、懂得自省、滿懷感恩、謙虛、愛國、有親和力、勇敢、大方、熱心助人等等優點,都成為老師的特色;尤其我們認為,懂得珍惜是老師經歷這麼多歲月以後,最寶貴、最難得的特點。當然,好勝也是讓他能以繼續在田徑場上努力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