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簡報與導覽歷史淵源與環境建築空間與參觀藝術欣賞吉祥圖案祭祀佾舞與教育

訪談物語調查與分析製作花絮行銷孔廟

 
 
 
 
  祭典由來.儀序
  樂奏
  佾舞
  服裝與祭品
  祭祀人員
  重中畢業巡禮
  觀光教育意義
 
 
 
 
 
 
 
 
 

 

 

 

 

 

  

摘要:祭孔大典的服裝與祭品

尹姝.珮淇 整理

  服裝:

  台北孔廟今日佾生、樂生之服飾,為民國57年 ~ 59年間在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背景下成立的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所制定。樂生、歌生、佾生的衣型皆為通裁之長袍型、盤領右袵。在頭部方面,樂生歌生皆戴「靑纓三黃梁黑冠」,佾生原用假髮作垂髫式髮型,後因容易散亂而改為明式皂巾,皂就是黑色,巾是古代平民或者未成年人的便裝頭衣。

  冠:執事人員之冠為爵弁,青櫻,延前不俛。

  衣:諸執事人員皆衣無文紺繒「單衣」。

  中單:類同今之襯衣。

  大帶:古之禮服必束帶,有大帶、革帶,革帶懸繫附飾,然後加大帶,現僅用同衣色衣質之大帶。

  履:執事紺繒「履」。

  褲襪:古之祭服,褲襪皆絳(大赤),因絳色過強烈,今皆從黑。

  祭品:

  1.豆:裝肉醬、泡菜和醋醬之類帶汁的食物,放在宴會現場,以備食用。

  2.籩:裝乾肉,放在宴會現場,以供食用。

  3.鐙:裝不加佐料的汁肉湯,在宴會現場和豆放在一起。

  4.簋:裝黍稷飯,並用來吃黍稷飯的。

  5.爵:酒杯的一種,飲酒用。

  6.甒:裝醴酒。

  7.勺:從甒裡舀出酒來,注入杯類器物。

  8.罍:裝水。

  9.洗:裝水器,盥手洗爵時放在地上接髒水用。

  10.枓:從罍中舀出水來,盥手洗爵時由上澆下。

  11.禁:放甒在上面。

  12.篚:裝酒杯,如爵、以及舀酒器如勺、柶等。

  13. 音ㄌㄟˊ,為大壺狀,古代本來是酒器,罍上刻有雲雷紋,所以其音與雷同。罍在釋奠禮中是作為盛

              放乾淨清水用,雖與古代用途不同,但仍取其師古之意。

  14. 杓狀,用來自ㄌㄟˊ﹔lei罍中舀水出來,以供正、分獻官清洗用。枓為盥洗用具, 在正、分獻官

              獻祭,及上香前皆須洗手,今典禮中皆擺置在佾舞台前東西兩側的桌案上。

  圖片參考:

  經整理後 如下表(僅供參考):

 

長袍

馬褂

褲子

鞋子

腰帶

禮冠

獻官

藍色

黑色

x

黑色

x

x

禮生

深紫色

x

黑色

深紫色

深紫色

深紫色

樂生

紅色

x

X

黑靴

藍色

進賢冠

佾生

黃色

x

x

黑靴

深綠色

黑色皂巾

罍                       枓

  參考書籍與網站資料

  吳瑞雲、謝慶沛台北孔廟》,台北市大龍國小百週年校慶籌備會

  李乾朗台北市孔廟》,台北市孔廟管理委員會

  葉倫會台北孔廟文化之美》,葉倫會

  孔廟文化資訊網站:http://confucius.culture.tw/index01.htm

  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站http://www.ct.taipei.gov.tw/zh-tw/Home.htm

 

2011~2012 台北市立重慶國民中學©版權所有

Copyright © Photography. Design by Chongqing Jun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