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林端午歷史紀錄 ---

 

士林被基隆河淡水河緊緊的環繞,

有山、有水,

有渡船人、有划船人。

士林人不忘記端午划龍舟的傳統,

賣力的在屈原宮祭江,在河道上與水花共舞。

 

 

| 點睛祭江 | 午時取水 | 喚醒穿山甲 | 端午立蛋 | 白蛇傳說 | 菖蒲避邪 | 祭江洗港 | 士林端午紀錄 |

 

士林端午歷史紀錄

 

圖片來源:蔚藍手札

 

祭江
點睛

祭江點睛

 

端午節即將到來,臺北市長郝龍斌今天一早循古禮,在全臺唯一以屈原為主神供奉的屈原宮舉辦龍舟點睛祭江大典。另外,主辦單位也邀請臺北市各社區民間藝陣一同踩街,讓整個龍舟點睛祭江儀式,在傳統中透露濃濃的文化傳承氣息,讓參與祭典的外國朋友大開眼界。   

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吸引來自國內外一百六十五支隊伍參加,創下最多隊伍紀錄,為祈求今年國際龍舟錦標賽能順利平安,同時也為「水岸臺北2008端午嘉年華」活動暖身開場,市府特別選在一早良辰吉時進行點睛暨祭江大典。   

儀式由郝龍斌擔任主祭官,在屈原宮廟方的帶領下,依序完成上香、獻燭、獻花和獻酒等傳統的「湘水忠靈祭典」儀式,隨即恭請「水仙尊王」屈原的神像,進行遊境踩街儀式,一路由屈原宮到龍舟點睛會場。   

遶境隊伍抵達洲美碼頭,隨即請神上拜桌,進行拜神和點睛儀式。郝龍斌為龍舟開光點睛完成下水典禮後,加入龍舟划行隊伍,進行長達六公里的傳統祭江儀式;屈原宮廟方人員將屈原神像恭迎上龍舟出發前往大佳河濱公園,沿途工作人員配合道士的誦經將貢品一一扔往基隆河,一切祭江儀式都依循古禮進行完成。   郝龍斌表示,由於時代的改變,端午節對現代人的意義似乎只是一個假日,但事實上,端午節應該可以是一個親子同樂的節日。   

他說,大佳河濱公園原本就是一個親子休閒運動的好場地,因此,六日起一連三天的端午嘉年華活動中,除了國際龍舟錦標賽、選手創意造型比賽、好吃好玩市集外,還規劃許多民眾可共同參與的項目,如龍舟體驗、親子樂園、端午包粽、立蛋等,歡迎民眾在連續假期一同參與挑戰!

 

資料來源:Wikipedia

龍舟
競渡

洲美里龍舟文化季

 

洲美里內有座屈原宮,是本里居民共同的信仰中心,也是臺灣唯一一座以奉祀【三閭大夫 屈原】為主神的廟宇,每逢端午佳節,地方居民總是自發性全體動員,舉辦隆重莊嚴的祭典儀式──湘水忠靈祭典儀式及獻江儀式、龍舟競渡、謝江儀式等,此傳統一直傳承至今。至於,為何祭拜【水仙尊王屈原】是本里居民的共同信仰,乃肇因於兩百多年前(西元一七二一年、清康熙六十年),本里郭姓先祖從福建渡海來臺時,隨身攜帶奉祀的保護神,定居在洲美地區後,逐漸發展成為地方上的共同信仰,每年農曆十月十日為本里的大拜拜日期,當天會擲筊選爐主,擲最多次者為爐主,擲中爐主者,當年一定好運道,也因為如此,每年擲爐主時人氣鼎盛,人人爭相祈禱期待能擲中爐主,當然,一輩子能擲中一次誠屬不易,此傳統也一直延續至今,未曾間斷。

本里龍舟競渡的傳統由來已久,目前的兩艘龍舟已經是第三代龍舟,原始目的為祭祀屈原,並驅除水鬼邪氣,故由里內居民自組「頂洲美協勝和」與「下洲美金蘭社」兩支隊伍於端午節時,進行龍舟競渡。目前的第三代龍舟是於民國七十三年端午節前完成,由三腳渡阿正師依照本里第二代龍舟的樣式建造,第二代龍舟則是由洲美先民自行建造(16對槳、乘坐35人),其龍骨(中間樟木大樑)則是日據時代日本皇太子來臺,在明治橋觀賞洲美划龍舟(第一代)所贈送的,可惜大約於民國三十七年的一次水災中損壞,中間相隔了三十六年,這段期間洲美居民仍然有斷斷續續向外地租借龍舟來舉辦龍舟競渡。

近年來,社區居民為延續此一具有地方特色之傳統民俗文化,特別將單純的祭祀活動擴大為多元的端午龍舟藝文活動,並邀請士林、北投地區的團體組隊參加龍舟競渡,每年都有十隊以上參加龍舟趣味競賽。由於端午節是國人三大節日之一,本里衷心期待除了能夠舉辦一個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端午節藝文活動外,也能提供參加選手及其家屬與現場觀眾有一個快樂、充實且深具文化意涵的特殊假期,因此今年本里計劃進一步辦理社區老照片展、音樂表演會、洲美國小畢業生搭龍舟奪旗領取畢業證書與親子民俗園遊會等活動,尤其是老照片展、音樂表演會,它可提供龍舟隊選手在練習划龍舟時,其家人也可一起來本里做半日遊或一日遊,觀賞音樂會及參觀老照片展了解本地歷史文化,並可悠閒漫步於臺北市區內的鄉村田野間。

 

資料來源:洲美龍舟文化全球資訊網(屈原宮)

 

 

資料整理 / 社子小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