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午時取水 ---

 

端午是一年中的盛事,

在民俗生活上是正式告別多變春天的特別日子,

以後就不會有多變的天氣。

而午時水象徵著可以一洗夏日的瘴氣 ,

反映出當年臺灣先民開墾時的心理寄託,

希望平安健康。

 

 

| 點睛祭江 | 午時取水 | 喚醒穿山甲 | 端午立蛋 | 白蛇傳說 | 菖蒲避邪 | 祭江洗港 | 士林端午紀錄 |

 

 

午時取水

 

圖片來源:大紀元新聞網

 

午時水

午時取水的由來

 

「打午時水」可是道道地地我們臺灣本地的習俗哦,相傳和鄭成功當時來臺有關呢! 先來說說什麼是午時水吧!這指的是在端午節的正中午從井裡打上來的水。聽說午時水拿來泡茶、釀酒特別香甜,而且臺灣民間甚至流傳說『午時水』可以治百病。有些老人家就會用臺語唸說:「午時水喝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把這個水講得神奇無比的。不過,現在要在都市中找一口井真的很難,所以很多人就變成是拿礦泉水,在中午11-12前後,放到太陽底下去曬,然後拿來喝,希望可以治百病。反正臺語說『沒魚、蝦也好』,有總比沒有好! 所以臺灣這個端午節喝午時水的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聽說是因為當初鄭成功來臺灣的時候,在端午節這一天來到了我們臺中縣現在大甲鎮的鐵砧山這個地方。那時候因為天氣實在是太熱了,士兵們大家都很渴、偏偏又找不到水源,所以鄭成功就在午時的時候,把他的劍往地上一插,向上天祈禱。 結果,祈禱完把劍拔出來以後,那個地方居然真的湧出了一陣陣的山泉,所以這個地方後來就被稱為『劍井』,而且從此以後,每年的端午節中午,便都會有許多的民眾前往『劍井』這個地方取水。慢慢的,臺灣各地在端午節便有了取午時水的習慣,甚至聽說如果有人在端午節的正中午能夠在水井裡看到劍的影子,那他這一年一定就會過得平安順利、沒有災禍的。

 

資料來源:希望與愛

國姓井

劍井舀午時水 鐵砧山人潮洶湧

陳世宗/中縣報導 

 

端午節到大甲鎮鐵砧山「劍井」舀午時水,是民眾過節的特有習俗!

廿八日吸引來自全國各地民眾,絡繹不絕提著水桶、保特瓶蜂擁到劍井汲水,有人迫不及待當場先飽飲一番,有的則是裝滿水桶帶回家和家人分享。據說飲午時水能延年益壽、避免瘴疫,不景氣中民眾更趨之若鶩。

名列中部八景之一的大甲鐵砧山劍井,每年端午就會重新激起人們記憶,昨天上午十一時未到,各地遊客開車湧上鐵砧山,扶老攜幼提著水桶、保特瓶等,前往水深不及十公分高的井中舀水歡慶端午。

八十六歲的地方耆老指出,相傳明朝永曆年間,鄭成功為平番率部眾來到大甲平原,不幸反被人多勢眾平埔族所包圍,退到鐵砧山上據高自保。平埔族將鄭軍團團圍住,久圍造成鄭軍缺水又斷糧。 各地民眾前來 水桶保特瓶排排站 坐困愁城時,鄭成功抽出寶劍向天禱告,說天若不滅鄭軍請賜泉水一井,語畢隨即將寶劍往地上用力一插,果然劍及處湧出甘泉,軍士歡聲雷動。平埔族見鄭軍如有神助,驚駭之餘紛紛棄甲而逃,劍井又稱「國姓井」。

住臺北縣中和市的大甲女婿王文豪說,他每年端午節當天都會專程開車南下,趕在中午前到劍井舀水,十五年來他的身體從無任何病痛。來自彰化七十五歲的阿嬤卓素,也是年年準時來報到,她說「午時水真得很靈驗!」

衛生單位籲煮沸再喝保健康 衛生單位認為,鐵砧山上的劍井,因長年曝露在戶外,民眾汲取午時水,最好還是煮沸後再喝方能確保安全。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資料整理 / 社子小飛龍